“90后”“00后”過敏率高竟是保護太好 文/賀天寶 吳瑞蓮 今年7月8日是第十個世界過敏性疾病日。最新調查顯示,現在的“90后”、“00后”人群動不動就發生過敏癥狀,過敏性鼻炎、哮喘高發,對海鮮敏感,對花粉過敏、連牛奶、雞蛋、甚至室內氣味都過敏。而上海兒童哮喘發病率每10年翻一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過敏疾病防治中心主任郭胤仕教授表示,研究發現,城市孩子過敏幾率是農村孩子的2-3倍,這是因為城市里的孩子大多在生活中會受到更多“保護”,洗手用消毒液,口渴喝純凈水,餐具預先消毒,活動多在空調房……這種看似安全衛生的生活減少了孩子們鍛煉自己的皮膚、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及整個免疫系統適應外界環境的機會,從而頻頻出現過敏。 孩子太干凈反而易過敏 郭胤仕教授指出,孩子們出生后,外界環境中的一些臟東西對他們的免疫系統而言都是一個個挑戰,只有在迎接這些挑戰的過程中,免疫力才能不斷地增強,這樣一來,即使以后遇到一些細菌、病毒等不良分子,也會“處事不驚”,不至于發病。可是如果從小就生活在非常潔凈的環境下,機體的免疫系統由于“沒怎么見過世面”,戰斗系統激發不出來,一點點小的刺激就會讓身體做出強烈的反應,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疫系統失衡,對周圍環境缺乏免疫耐受,也就是在身上所體現出來的過敏癥狀。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和過去相比,現在的90后、00后過敏的孩子越來越多。 同時,郭教授也指出,現在,不少家長一看到自家寶寶發燒了,就擔心得不得了,不是急忙送醫院,就是趕緊給孩子吃退燒藥。其實一個人的免疫力是在外界環境的刺激下不斷“成熟”起來的,只要在孩子的耐受范圍內,采用物理降溫,如敷冰袋、酒精擦浴等,沒有必要一生病就馬上送醫院打針、輸液。 適當“放養”刺激免疫系統成熟 既然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把家里的小環境弄得再干凈,孩子也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外界五彩繽紛、新物質不斷出現的大環境,所以郭胤仕教授建議,不妨放開點,對孩子采取適當“放養”策略,孩子可能更健康、更強壯。 ★玩得一身泥,洗干凈即可 他表示,讓孩子講究衛生當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要把握好一個度,別再斥責孩子這不能摸,那不能玩。玩玩沙土、抓抓小蟲或者與狗狗一起在草地上打個滾都是可以的。孩子一身汗,一臉泥地回來,只要洗干凈就行了。注意飯前便后洗手,別讓孩子吃不干凈的食物,只要注意這些基本的衛生事項,孩子就不會有大問題。 ★不宜過度依賴消毒劑 有些家長過于關注寶寶“干凈”,甚至經常用消毒劑給孩子的衣物或是皮膚消毒,這種做法也不可取。其實,少量的細菌并不會對寶寶的健康構成威脅。而過度消毒實際上會導致正常生活環境中的細菌明顯減少,對人體免疫刺激不足,反而容易生病。正常細菌刺激減少,還會導致免疫失衡,出現免疫系統疾病。此外,消毒劑本身也是誘發過敏的重要因素。夏天出汗后,衣服用清水漂洗兩三遍,去除汗漬即可。 ★空調房保持通風良好 室內保持良好的通風很重要,經常開窗通風可以把很多有害的病菌吹出去,而且空氣流通的居室也不利于塵螨的生長,有助于防止過敏的發生。 過敏不是免疫力低下,不能“惡補” 郭胤仕教授指出,免疫力是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但許多人往往會有這樣一個錯誤概念,認為過敏性疾病是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其實這是自身免疫功能紊亂造成的。“紊亂”是指免疫細胞功能或免疫因子異常分泌,產生了一些不正常的抗體。免疫功能低下時可以想方法增強免疫力,而得了免疫力紊亂就不是增強免疫力的問題了,這時如果稀里糊涂地吃增強免疫力的補品、補藥,反而更糟糕。 人們往往不了解或不重視免疫力“高”了會如何,甚至誤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這就大錯特錯了。免疫力只有保持平衡才是健康的狀態。 此外,有些補益類藥物,如冬蟲夏草是真菌類物質,而恰恰很多人對真菌類過敏,這時進補本身則變成了致病,適得其反。 來源: 新民晚報(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