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何要在都市農業中加入養老元素? 1、養老地產經營模式單一 現今市場上的養老公寓、養老社區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三種:持有租用、單純出售、出售與持有相結合。而效果較好的方式是出售和持有相結合。這種模式可以通過出售地產以快速回籠部分開發資金,再通過出租、經營配套來獲得長期收益。而單純的靠一些健身、休閑(兵乓球、臺球、象棋)的附屬設施雖然可以讓老年人“打發時間”,但老年人沒有老有所成的心理成就感,而加上農業元素,同樣靠出租獲得收益,恰恰解決了這類問題。 2、老年人自身需求 通過對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調查,我們不難發現,老年人在退休后如何豐富完善日常生活,甚至發揮余熱,實現自身社會價值是首要解決的問題。部分養老機構、社區開設大量的棋牌室,填補了老年人大量的時間,但不利于其修養生息。 如果在養老地產中為老年人提供小塊耕地,耕種蔬菜、花卉等,既為其找到了“工作”,鍛煉了身體,且能讓子女們吃到自己種的蔬菜,也是對其年老后社會價值的肯定。調查發現,許多老舊小區,都多少有老年人將門前的小塊地自行開墾種菜的現象,可以抓住這個需求,構建適合老年人的養老生活方式。 3、有利于社區環境改善 現在國內出名的養老社區大都是高檔次、高門檻的社區,在配套設施建設方面,盡管相對普通社區較為齊全,有醫療、健身、保健、餐飲、休閑等相關配套,但如果能在社區中加入菜地等生態元素,會使社區環境大大改善,將整個社區構建成一個生態休閑園。 二、如何在都市農業中加入養老元素? 都市農業中融入養老產業在國內市場還沒有成型的案例,可以說養老地產和都市農業結合發展的市場還屬空白,這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在都市農業中融入養老產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養老產業與都市農業同時開發 在建設初期,預留出部分農業用地,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耕地出租,老年人可以在出租土地上種植作物。前期這部分地不宜多,形成稀缺效益,讓其他老年人都有羨慕、想種的欲望,今后在進行大規模開發時便可推廣。 2、預留土地進行“經營”耕種 在留出客戶耕種的土地的同時,預留出公司的“經營”用地,這部分土地可以進行統一種植、統一管理,要種植綠色健康的蔬菜,開展參觀、體驗采摘等活動,提高知名度。 3、建立會員制采摘機制 由于土地面積的限制,不可能所有的公寓都能夠配備相應的菜地,而那些沒有買到配套土地、或者是自己不愿意耕種的老年人,可為其辦理采摘會員證。每年繳納一定的年費,便可定量在公司自行耕種的菜地里進行采摘。采摘的蔬菜在滿足老年人自己需求的同時,也可送給子女,一舉兩得。 4、提供免費農業技術服務 公司可在種植自有菜地的同時,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技術指導,提高公司在整個社區中的公信力、影響力,打造品牌效益。 5、將“菜文化”融入社區文化 可打造社區內部的“菜文化”,邀請參與耕種菜地的老年人參加類似蔬菜評比的活動,評選出優秀者,在進行物質獎勵的同時,推廣經驗,將社區打造成現代都市的“世外田園、菜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