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倫斯語錄:參與者的偏見和機制內在的缺陷,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壟斷真理,看不見的手也不是萬能的。 從雙鷹基金到索羅斯基金,再從索羅斯基金到量子基金,索羅斯在金融市場上經歷了多年的投資實踐以后,在其重要著作《金融煉金術》中提到了對投資者認識金融市場,指導投資具有重要意義的幾種理論。在這幾種理論中,最為基礎也最為核心的就是“反射理論”。 所謂“反射理論”就是指在投資活動中,投資者的動機、期望或者認識與他們所投資的對象的發展、變化之間有一種相互的作用關系。這種相互之間的作用關系表現在:一方面,投資者總是希望完全了解投資對象,據此對投資對象的未來做出預期判斷,并根據自己的預期采取相應的行動,而這些行動會影響、改變投資對象的發展進程和可能的未來狀況;另一方面,投資對象的發展進程的改變又會反過來影響投資者對自己的預期判斷做出調整。通過這種投資者的思維與他們所處的境況和他們的投資對象的發展變化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會使整個的金融市場和投資環境形成一種變幻莫測的動態關系,從而使投資者無法以通常的邏輯捕捉到其規律。 索羅斯的“反射理論”是建立在他對金融市場的一種認知上的。這種認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投資者并不能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做出完全的認知,因為他們并不能像經濟學家假定的那樣掌握全面的市場信息。不全面的市場信息就會造成投資者對市場認知的偏見,從而做出的預期也具有片面性。而且,每個投資者對市場的偏見又有所差別,這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在不斷的發展變化著;而且由于受時間、認知能力、信息渠道等方面的限制,他們對有關市場信息的獲取能力有差異,這就造成了他們對市場現狀的認識和未來趨勢的預測千差萬別。投資者們根據自己的偏見所做出的預期進行實際操作,這樣,偏見就對市場的走勢造成了影響。又由于不同的投資者對市場的偏見不同,所以有的投資者看多,有的投資者看空。當其中一方面的偏見形成主流時,就形成了市場的走勢。也就是說,市場的走勢不是由其價值規律決定的,而是由投資者的偏見促成的。 第二,市場的運行并不是理性和有效率的,市場的價格往往偏離其價值,是錯誤的價格。由于投資者對市場的認識是有偏見的,而且投資者又是在這種扭曲的認識的指導下進行操作,所以其造成市場的走勢并不會按照理性和效率的方向運行,而這種走勢反過來又會加重投資者的偏見,形成“羊群效應”①,從而使市場的發展趨勢更加偏離其價值。這種投資者的偏見與帶有偏見的操作和市場的走勢之間相互作用,互相影響。市場被投資者夸大的偏見所左右,偏見所造成的市場走勢又反過來令投資者陷入盲目的狂躁情緒之中。于是,趨勢越強,市場的價格與其價值偏離越多。 第三,市場的內在價值終究會起作用,會對過度偏離的價格進行調整。當市場價格過度偏離其內在價值時,說明投資者的偏見對市場走勢的反應已經過度,過度的反應使市場的趨勢越來越脆弱,當它達到一定極點時,市場的內在規律性就開始起到一定的作用,如經濟形勢、政治形勢、資金的供求關系等會給投資者們提供一個依據,此時投資者們會根據這個依據來反思自己的行為,糾正自己的錯誤,于是市場開始發生轉變,想著另一個方向發展。 總的來講,索羅斯的反射理論的中心思想就是:投資者對市場的認識總有偏見,要么看空,要么看多,因此市場總是處在波動之中,但被投資者的偏見所決定的價格又反過來成為左右投資者們認識市場的基本因素。 索羅斯就是根據“反射理論”的指導,在由投資者們的偏見形成的市場預期中尋求投資的機會。他從不會讓刻板的經濟學原理來左右自己的思想,反而更加關注由投資者預期所形成的人氣對價格變動的影響。然后他會對市場的運行趨勢進行跟蹤,當他發現已經形成過度反應的市場時,便會加入市場并推進其發展,最后在市場由過度繁榮轉向衰敗的那個時刻進行投機。 注:①:羊群效應: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過去,第二只、第三只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樣,向上跳一下,盡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它是指由于對信息不充分的和缺乏了解,投資者很難對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作出合理的預期,往往是通過觀察周圍人群的行為而提取信息,在這種信息的不斷傳遞中,許多人的信息將大致相同且彼此強化,從而產生的從眾行為。“羊群效應”是由個人理性行為導致的集體的非理性行為的一種非線性機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