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丸 (消積導滯法)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山楂六兩 神曲二兩 半夏 茯苓各三兩 陳皮 連翹 萊菔子各一兩 為末,煮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遠服。 【主治】食積停滯,消化不良,口粘、脘痞,噯氣惡食,便通不爽,舌苔粘黃,脈滑有力。 【方論選萃】 晚近·朱良春:山楂、神曲、麥芽,助消化,消食積;茯苓、半夏、陳皮,化濕濁,降脾胃;萊菔子寬胸下氣,降濁益胃;連翹散結 消壅。合為治療小兒食積濕滯的常用便方(《湯頭歌訣詳解》)。 清·汪讱庵:此足太陰陽明藥也,山楂酸溫收縮之性,能消油膩腥羶之食,神麴辛溫蒸×之物,能消酒食陳腐之積,菔子辛甘下氣而 制面,麥芽咸溫消谷而軟堅。傷食必兼乎濕。茯苓補脾而滲濕,積久必郁為熱。連翹散結而清熱,半夏能溫能燥,和胃而健脾,陳皮能降 能升,調中而理氣,此內傷而氣未病者,但當消導,不須補益。大安丸加白術,則消補兼施也。 本方加白術、白芍,去半夏、菔子、連翹,蒸餅糊丸,名小保和丸,助脾進食。本方加白術二兩,名大安丸。或加人參,治飲食不消 ,氣虛邪微。本方加白術、香附、黃芩、黃連、厚樸、枳實,治積聚痞塊。本方合越鞠丸,扶脾開郁(《醫方集解》)。 明·吳昆:傷于飲食,故今惡食,諸方以厲藥攻之,是傷而復傷也。是方藥味平良,補劑之例也,故日保和。山楂甘而酸,酸勝甘, 故能去肥甘之積;神曲甘而腐,腐勝焦,故能化炮炙之膩;卜子辛而苦,苦下氣,故能化面物之滯;陳皮辛而香,香勝腐,故能消陳腐之 氣;連翹辛而苦,普瀉火,故能去積滯之熱,半夏辛而燥,燥勝濕,故能消水谷之氣;茯苓甘而淡,淡滲,故能利濕傷之滯(《醫方考》 )。 清·張石頑:本方加炒白術二兩,名大安丸。按保和九、大安丸中麥蘗傷腎,菔子傷脾胃之氣,恐非丸劑所宜久服之品,當易枳實、 香附子,功用不殊,而不致傷犯先后天之真氣也(《張氏醫通》)。 清·費伯雄:此亦和中消導之平劑,惟連翹一味,可以減去(《醫方論》)。 清·張秉成:此為食積痰滯,內瘀脾胃,正氣未虛者而設也。山楂酸溫性緊,善消腥羶油膩之積,行瘀破滯,為克化之藥,故以為君 。神曲系蒸窖而成,其辛溫之性,能消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辛甘下氣,而化面積,麥芽咸溫,消谷用行瘀積,二味以之為輔。然痞堅之 處,必有伏陽,故以連翹之苦寒散結而清熱。積郁之凝,必多痰滯,放以二陳化痰而行氣。此方雖純用消導,畢竟是平和之劉,故特謂之 保和耳(《成方便讀》)。 【近代驗證】 例一 郭炳森治不能食肉癥案(選自《河北中醫》1987;(3):20) 張某某,男,5l歲,干部。患者5年前因食不潔肉引起嘔吐,腹瀉,以急性胃腸炎住院1周痊愈出院。后每因寒冷,飲食欠當,即脘腹 不舒,便溏日3~4次,食肉更甚,故以素食調養。僅遺不能食肉,見肉即惡心欲吐,欲食而不能食,多處求醫,久治不愈,主訴無不適, 肝、膽、胰、胃、腸等檢查,均未發現陽性體征。舌淡,苔薄白,脈緩。考慮病起于傷肉食,投以保和丸,重用山楂, 處方:焦山楂20克 神曲10克 麥芽10克 法半夏10克 茯苓10克 陳皮10克 連翹10克 水煎服,日服1劑。 二診:患者服藥7劑后,見肉已不惡心欲吐,近2日少進肉食亦無任何不適。囑其再進7劑,追訪2年未復發。 例二 郭炳森治頑固性嘔吐案(選自《河北中醫》1987;(3):20) 田某某,女,19歲,工人。患者因重感冒住院,經治療而愈。繼則出現惡心嘔吐,食后l~2時即頻頻嘔出,甚則為黃色膽汁,有時不 進食也惡心嘔吐。身體瘦弱,心慌氣短,動則加重,每日需補充液體支持。發育正常,營養差,心肺正常,肝脾不大,血、尿、便常規、 肝功能檢查均正常,胃及十二指腸經胃鏡檢查無異常發現。患者住院期間予以對癥治療,曾用愛茂爾、滅吐靈、阿托品、魯米那、氯丙嗪 、安定等藥無效。中藥先后應用舒肝解郁、降逆止嘔、通腑瀉濁、養陰和胃、清熱止嘔等法經治月余無效。嘔吐嚴重時,被迫應用亞冬眠 療法使患者入睡才能緩解。診斷為神經性嘔吐,用保和丸加減,處方:山楂15克,神曲15克,麥芽15克,萊菔子15克,陳皮IO克,連翹10 克,竹茹5克,每日1劑。 二診:服藥1周,惡心嘔吐已愈,觀察10日,未復發,痊愈出院。 【按語】 此二陳湯衍生變化者也。蓋胃主承納,以通為用,飲食多飽,胸膈飽悶,食臭噯腐者,食積停滯中焦,胃失充和之用也。方以二陳降 逆;山楂、神曲消食化滯,萊菔子尤為消化食積之要藥;連翹之用,在清熱散積,蓋食積停滯,郁而化黃也。 附方一 大安丸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 山楂二兩 神曲炒 半夏 茯苓各一兩 陳皮 蘿卜子 連翹各半兩 白術二兩 上為末,粥糊為丸服。 【主治】小兒飲食酒積停滯,胸膈痞滿腹脹。 【按語】 此方乃保和丸變化之方也,此方制小其劑,而加白術二兩,則消中有補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