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孝心從哪里來
同事說,孩子的學校留了一道特殊的家庭作業:給父母洗一次腳。但孩子要為他們洗腳時,他們兩口子互相推讓。我聽了以后感覺怪怪的,如果是我的孩子,我恐怕也不愿意讓他洗,不為別的,只是感覺不自然。
學校的出發點是好的,想通過這件小事來培養孩子的孝心,甚至還看過新聞某學校組織學生在操場上集體給父母洗腳,在我看來,這就是作秀了。通過激情洗腦的方式培養孝心,不敢茍同。孝心是培養出來的嗎?家長的言傳身教才是根本。孩子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吸收的是養分還是濁氣,就看做家長的給的是什么。
家庭教育是培養孝心最好的方式。空閑的時候,帶孩子常去問候父母,買上禮物,給父母做頓愛吃的飯菜,幫父母把衛生打掃干凈;偶爾做點兒孩子不愛吃的東西,告訴他這是父母愛吃的,讓孩子學會遷就長輩。父母不僅是孩子孝敬的對象,也是學習的好榜樣。說破嘴皮子不如做出樣子,記得有一句話:要想孩子孝敬你,你就玩兒命對父母好。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強,你對你父母怎樣,他都看在眼里,日后就會怎樣對你。不要小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天長日久地潛移默化,一點點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只有讓愛駐扎在心底,孩子日后才會有能力去愛別人。
我的一個朋友父親早逝、母親改嫁,母親老年去世后剩下孤獨的繼父。因繼父貧寒,親生子女都不愿意照顧他,朋友卻把他接到家里一直贍養到老。他兒子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懂得了一個男人的擔當。工作后,不管多忙,也要一星期回家看望父母一次。朋友說,工作忙別總回來了,想你了我就去看你吧。可是兒子卻說:“那哪成啊,兒子必須回家看老子!你付出多少愛,到晚年就能收獲多少孝。”孝是一種優質的品格,值得尊重,在人際交往中有個說法,“不孝敬父母的人不可以深交”,是有一定道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