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紹正(加拿大華人藝術家) 在歷史文化長河中,領略中國山水畫的精致時,我們與傳統從未割裂過。但曾經有個香港的朋友,他用勾勒葉脈的小筆寫出近似鋼筆字的毛筆,以別格自居,還信口雌黃:能入字帖的是天才,臨帖的是愚才,一時蒙了不少無知的人。否定傳統,與傳統隔絕,可能會有自己的面目,但可以說那肯定是野狐蟬。歷代山水畫家融前人之藝術精髄,釆山川之精靈,繼承并發展了許多畫法,留下來的都是珍貴的畫跡,加上那些精僻的畫論,使我們面對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時,有個清醒的認識。 寫意山水畫在中國傳統繪畫的輝煌中最具風彩,它涵蓋了中國畫中表意寫心的深刻底蘊,特別是以水墨來表現得極致?!暗教幵粕绞俏壹摇保覀儾粦w淺地將傳統山水視作單一的筆墨經驗,而應該從一個更高的精神層面去理解,原來山水畫不是自然山川的真實描摹,而是畫家心靈意象的自然流露。黃賓虹曾說:“畫者以得章法為自滿,而不知章法之中,高低疏密,非用意不顯。”當年中國畫壇的主導畫風受院體繪畫影響,追逐以外表“章法層次重疊,用筆細謹為毫發,而色彩烘染皆極修飾”為最高境界美的大有人在,真與今年的全國美展有雷同之處!那些從照片搬過來的所謂有人情故事,“亦猶攝影,非不形似,而畫者以不似為得其真?!?黃賓虹《畫法臆談》)。黃賓虹堅信:中國畫的生命和魅力不僅僅在“看得懂”上。所以他提出“工在意不在貌,當于筆墨之內觀神理,非僅于章法論疏密”的觀點。 所謂意象妙得,中國山水畫重意象的表現形式,注重寓意抒情,求象外之意,旨在通過精煉雋永的筆墨意趣,表達藝術家的主觀意念,寄托情懷,抒發個性。要從摹擬自然走向表現,轉向自由自在的創造,從描寫客觀對象轉向透露自己的心境,把自己的感情、感覺、所思、所想通過意象來傾訴于畫面。 中國畫講究筆墨,筆墨本身便藴含獨立的審美因素,更有東方人的哲學思想內涵。筆墨之際,筆與筆,墨與墨,都在運動中相互生發而不斷變化中,筆不再是筆,墨不再是墨,筆與墨會產生意象,氣韻生動,意境之美也便在其中。黃賓虹的山水畫就是從“筆不筆,墨不墨,畫不畫”中形成個性獨特的心靈意象,透露出耐人尋味的“內美”。 書畫作品與客觀對象拉開距離,更多的是個人主觀的表現,不要把藝術表現的自由引伸到日常生活的翻版中來。當自己不再為畫什么而苦惱,不再只把注意力集中放在主導題材意義上時,或許就會有更多時間去思考用筆墨去產生有意味形式的意象上,花更多時間靜處書齋,多讀書,多練書法。書畫筆墨有永不可分割的“不了情”,黃賓虹異乎尋常的深厚筆墨功夫就是他最強的看家本領。“以書法透入于畫,則畫無不妙?!彼麙仐壛似赜谠煨蛢A向的復雜的皴擦,將畫法回歸于書法:“筆法成功,皆由平日研求金石、碑帖、文詞、法書而出?!币詴ㄏ到y地規范畫法,成為他的畫論的亮點。 中國水墨畫發展到今天,絢麗至極后,應歸于平淡,畫法也應走向筆墨單純,更耐人尋味,偶然成趣,決非雕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