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館藏評價指南

     小朱收藏館 2015-02-05

      指南說明

      館藏評價(Collection evaluation)也稱藏書評估、藏書計量,就是對圖書館現有館藏體系所具有的各個屬性進行檢測、評定,包括對館藏數量、館藏結構、館藏本身的學術價值以及館藏使用效果等各個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與總體評價。通過館藏評價,圖書館可以了解館藏發展是否符合本館的方針任務,是否可以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是否可以支持本校的教育、科研和學科建設;可以對圖書館過去的館藏發展狀況進行回顧與總結,以便做好館藏發展工作。

      制訂本指南的目標是:⑴確定館藏評價的基本范圍;⑵建立館藏評價使用的標準術語;⑶確定館藏評價的指導原則和程序;⑷提出一套完整的館藏評價方法。

      本指南可單獨使用,制訂單獨的館藏評價制度;也可作為《文獻資源發展政策編制指南》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編制文獻資源發展政策時,對館藏評估工作做詳細的規定。

      1 館藏評價的目的

      館藏評價是圖書館館藏發展工作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館藏發展中重要的一環。它的重要性不僅在于通過評價正確描述館藏,并獲得有關館藏的范圍、深度、可支持教學和科學研究程度等可靠信息,還能確認館藏的強弱,把過去一個時間段里館藏發展工作的情況反饋給圖書館員,為制定或修改館藏發展政策、開展館藏補充、復審、滯書剔除等一系列工作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指導作用。通過定期和持續的館藏評價,可以幫助圖書館:

      ⑴了解館藏發展是否符合圖書館的方針任務;對圖書館過去一個時期中的館藏發展狀況進行回顧與總結,了解圖書館是否能滿足讀者對文獻信息的需求,是否能支持本校教學與科研發展;

      ⑵提供客觀、標準化的館藏狀況的信息,幫助管理者做出正確的判斷,確保館藏文獻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⑶向上級部門和讀者顯示圖書館的價值;

      ⑷作為向上級部門申請增加經費的依據。

      2 館藏評價的指導原則

      ⑴以所在高等學校的學科發展規劃和學生培養目標為依據,了解學校教學科研計劃和讀者的需求,據此對館藏進行評價;

      ⑵根據圖書館的實際情況進行館藏評價。評價的對象,可以是館藏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全部館藏。例如,可以單獨對館藏電子文獻進行評價;

      ⑶根據圖書館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方法對館藏進行評價。例如,可以從館藏數量、館藏質量、使用狀況和使用成本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

      ⑷館藏評價應有利于與學校主管領導、院系和職能部門之間的交流,使他們了解館藏發展和圖書館服務的情況;

      ⑸館藏評價應有利于與其他圖書館的交流與協調,促進文獻資源共建共享。

      3 館藏評價的范圍

      館藏評價的范圍是經過圖書館選擇、加工和組織的各種類型文獻,它包括:

      ⑴圖書館收藏的各種印刷型文獻,如圖書、期刊、地圖、畫冊等;

      ⑵圖書館收藏的各種音像制品和縮微制品,如磁帶、錄像帶、CD、VCD、DVD、縮微膠卷、縮微平片等;

      ⑶圖書館具有所有權的電子文獻,如各類數據庫的本地鏡像、光盤等;圖書館自己建設的特色數據庫、本館印刷型文獻的數字化制品;

      ⑷圖書館購買了使用權的非本地鏡像的電子文獻,如:全文電子期刊、電子圖書、電子百科全書、文摘和題錄數據庫、事實數據庫等;

      ⑸經過圖書館整理加工的網上免費信息資源。

      4 館藏評價的計量標準

      下列國家或有關機構頒布的文件可作為館藏評價的計量標準:

      ⑴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合格標準》(教發[2004]2號)

      ⑵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評估指標(修改稿)》

      ⑶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管理中心:《高等學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計量指南(2007年)》

      5 館藏評價的實施程序

      圖書館在實施館藏評價工作時,一般應先成立圖書館館藏評價委員會(小組),由圖書館館長或分管館藏發展工作的副館長主持館藏評價工作。該委員會(小組)的成員應由來自文獻采訪、典藏、參考咨詢和流通各個部門的,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圖書館員組成。

      在館藏評價前,應事先確定本次評價的目的和希望達到的目標,并據此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和館藏評價的范圍。如果館藏評價中需要做抽樣調查的,應盡量保證調查樣本的正確性和代表性。圖書館館藏評價委員會(小組)應在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與研究的基礎上,客觀評價館藏情況,撰寫館藏評價報告。館藏評價報告應呈交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并在一定范圍內公布。

      6 印刷型館藏評價的基本方法

      印刷型館藏評價方法可以分為三大類:數量評價法、質量評價法和使用狀況評價法。在具體運用中,每個圖書館應根據自己的特殊情況,有區別地選擇各種評價方法并綜合運用,盡量達到準確、細致和客觀。

      音像資料和縮微資料的評價方法與印刷型館藏相同,可與印刷型館藏評價一起進行,也可單獨進行。

      6.1館藏數量評價

      館藏量是圖書館文獻收藏規模的標志,也是文獻收藏質量的依托和保障,因此,合理的館藏數量是圖書館評價館藏的標準之一。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合格標準 》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評估指標(征求意見稿)》的規定略有差別。

      館藏數量評價的數據比較容易統計,可以用來對本館的不同時期館藏增長進行縱向比較或與他館進行橫向比較,方便圖書館對館藏的規模進行測量。其缺點是無法測量館藏的質量和效用。

      6.2館藏質量評價

      6.2.1書目對比分析法

      書目對比分析法是將本館的館藏與一些標準書目、核心書目或權威性機構制定的館藏目錄進行比較,檢查本館的館藏文獻在品種、數量、語種以及某些重要著作收藏方面有何不足,從而評價館藏的質量。在實際操作中,一般將圖書館的書目與標準書目或核心書目逐一進行對比,檢查館藏文獻在品種、數量、語種及某些重要著作收藏方面的差異,以評價館藏的質量。所謂標準書目,主要是指由有關權威機構或專家編制的,進行有關學科的學習或研究所必須具備的文獻目錄,或專門為有關圖書館編制的必備書刊目錄。核心書目是由有關單位編制的、反映具有較高學術價值或讀者經常利用的書刊目錄,這些書刊將構成圖書館館藏的核心部分。例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國外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總覽》、國家圖書獎目錄等。附件1是幾個常用核心書目的例子。研究級館藏主要是針對文獻的完備程度而言的,相應地應選擇容量大的書目作為標準,使書目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雖然國內近年出版的綜合性圖書大型書目較少,但書目對比分析法仍是測量館藏質量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別是可以作為評價期刊收藏質量的主要方法。

      6.2.2館藏結構分析法

      館藏結構分析法是依據圖書館館藏發展政策,對本館館藏的學科、收藏等級和文獻語言結構等進行定性分析:

      ⑴學科結構:即各學科館藏的比例,是否和本館讀者需求相適應及相適應的程度;

      ⑵等級結構:本館收藏的各學科、各類型文獻是否與館藏發展政策中規定的等級結構相符合,體現了一定的層次級別;

      ⑶文種結構:統計館藏書刊的文種比例,分析這些比例是否與館藏發展的規定相符合,是否與本館讀者掌握的語種狀況相符合。對研究型大學圖書館來說,大多數情況下,某學科外文文獻收藏的比例越高,間接地證明支持該學科科學研究的能力就越強;

      ⑷文獻類型結構:印刷型文獻與電子文獻、非書資料經費、入藏數量的比例;印刷型文獻中圖書與期刊的比例、以及它們與讀者需求相符合的程度。

      ⑸時間結構:主要考察新入藏文獻的比例狀況。只有新書占總館藏的比例達到一定的數值,才能保證館藏的信息知識含量和被利用的活力。

      6.3使用狀況評價

      館藏使用狀況評價是對讀者利用館藏資料(外借、閱覽、復制、引文)的記錄進行統計分析,掌握館藏的實際使用狀況,以此來確認館藏的強弱之處、館藏對讀者的適用程度,并據以修正館藏發展的實施政策,從而使圖書館館藏更能符合讀者的需求,真正能做到藏有所用。常見的館藏使用狀況分析法包括流通記錄分析法、閱覽記錄分析法、引文分析法以及用戶評價法四種。

      6.3.1流通記錄分析法

      流通記錄是了解讀者使用館藏情況的一種具體依據。圖書館可依據流通記錄中所記載的讀者類型、文獻類型、語言種類、出版年、入館日期等內容來分析讀者對館藏的使用情況。分析流通記錄有以下幾個目的:

      ⑴了解讀者在近幾年不使用或很少使用的館藏,以便把它們移至儲備書庫或較經濟的儲存場所,為今后滯書剔除做準備;

      ⑵了解占流通量一定比例的核心館藏,根據具體情況增加其復本數量或改進服務方法來增加讀者獲得這些館藏的機會;

      ⑶分析和比較各個學科館藏的流通量在全館總流通量所占的比例及其在館藏中所占的比例。如果兩個比例相似,則館藏學科分布比較合理。否則應修改館藏發展政策,合理分配圖書館經費。

      ⑷了解館藏使用者的特性。

      流通記錄的數據可以從圖書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中獲得。

      6.3.1.1館藏利用率統計與分析

      館藏利用率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讀者外借和閱覽館藏占館藏總數的百分比,館藏利用率又可分為“種利用率”和“冊利用率”兩種。其計算公式如下:

      種(冊)利用率=讀者利用的館藏種(冊)數/館藏總種(冊)數*100 %

      館藏利用率是衡量圖書館業務水平、館藏質量和流通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指標之一。一般來說,圖書館館藏利用率越高,其館藏的質量也就越高。但是由于各個圖書館情況不同,館藏利用率很難在各個圖書館之間進行橫向比較。比如,藏書久遠的圖書館館藏利用率會低于新建圖書館;研究型圖書館館藏學科外延總是要大于讀者的學科范圍,因此其館藏利用率也會低于以教學為主的大學圖書館。

      6.3.1.2 館藏拒借率統計與分析

      雖然現在圖書館大多采用圖書開架借閱方式,此方法使用較少,但對于某些圖書館的基本書庫利用情況仍然具有參考意義。其計算公式如下:

      館藏拒借率=未借到館藏的數量/讀者要求借閱的總數量

      一般而言,拒借率越高,表明館藏的質量不高或復本量不足。圖書館可以采取復制、館際互借、預約借書以及適當增加復本量等措施來降低館藏拒借率。

      館藏利用率和拒借率僅僅說明了館藏使用狀況某一方面的問題,如果單獨從館藏利用率或拒借率來評價館藏可能會出現片面性,進行評價時,我們需要把兩者綜合起來進行考察:

      ①如果館藏利用率較高,而拒借率較低,表明館藏的規模和內容比較好;

      ②如果館藏利用率較高,但拒借率也高,表明館藏的內容較好,但館藏的完備性不足,需要增加常用書刊的復本量;

      ③如果館藏利用率較低,而拒借率也低,表明館藏內容較好,但過于完備,應降低某些館藏的復本量;

      ④如果館藏利用率較低,而拒借率較高,表明館藏不僅內容不合適,而且還有過分的完備性。這樣就應該大量剔除無用的館藏,同時改善館藏的結構[i]。

      6.3.2 閱覽記錄分析法

      通過閱覽記錄分析法,可以了解閱覽室館藏被讀者利用的情況,將很少被讀者利用的館藏調整到其他書庫。

      ⑴要求讀者將閱覽過的圖書、期刊放在指定的地方,如閱覽室內的小書桌、書車上;

      ⑵圖書館定時收集讀者留在指定位置的圖書、期刊,并進行統計。例如,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的“館內流通”功能統計被讀者利用過的館藏記錄

      根據某時間段統計結果,分析館藏,進行評價。例如:找出利用率高或利用率低的館藏,分析其原因并進行處理。

      6.3.3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館藏支持讀者從事學術活動的能力,評價館藏被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情況。引文分析法不僅可以了解館藏過去被使用的情況,而且可以籍此來預測讀者未來的需求模式。

      ⑴選取有代表性的本館讀者(如各學科的專家、學科帶頭人、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專著、論文、研究報告、學位論文);

      ⑵對選取的研究成果中參考、引用文獻的情況(成果中的參考文獻和腳注、尾注等)與本館館藏進行比對;

      ⑶統計參考、引用文獻被圖書館收藏的比例。比例越高,表示館藏支持學術活動的能力越強。

      通過引文分析,可以推算出文獻完備程度。例如,在引文分析中,外文文獻滿足率達到70%以上,中文文獻滿足率在90-95%以上,即可認定該學科館藏達到研究級水平。

      6.3.4讀者評價法

      讀者評價法可分為專家評價法與一般讀者評價法。讀者評價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圖書館對讀者進行調查和分析的過程。讓讀者對館藏進行評價,主要可以了解讀者的背景、文化程度及興趣愛好,同時也可以了解哪些讀者經常使用館藏,使用哪些館藏,并了解讀者使用圖書館的目的和對圖書館的滿意程度。圖書館應該把獲取讀者對館藏的意見作為館藏發展的日常工作之一,經常用面談或問卷的方式與讀者進行交流,調查讀者使用館藏的情況及其對館藏發展的建議。

      附件2是一份綜合性讀者書面調查表的樣例(含電子文獻)。各個圖書館可以根據本館實際情況進行增減。進行讀者調查時應注意選取讀者樣本的代表性,不僅要選取經常來圖書館的讀者作為調查樣本,還要注意對很少來圖書館的讀者調查,了解他們不來圖書館的原因。

      7 電子文獻的評價

      電子文獻的評價在許多方面與印刷型文獻的評價方法相同或相似,如文獻計量方法、館藏結構分析、引文分析和讀者調查方法等。電子文獻也具有與紙本文獻諸多不同的特點,有時必須采用專門針對電子文獻的評價方法。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和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管理中心于2004年頒布了《高等學校圖書館數字資源計量指南》,并在2007年進行了修訂,該指南已成為大學圖書館電子文獻的計量標準。所以,本指南重點關注電子文獻的基本情況評價和績效評價。

      7.1電子文獻基本情況評價

      電子文獻基本情況評價是圖書館在購買電子文獻所有權或使用權之前,對電子文獻的品種、結構及其本身學術價值等屬性進行檢測、評定,得出電子文獻基本情況的綜合評價。大學圖書館參加地區、系統集團采購電子文獻的,應要求組織者提供電子文獻基本情況評價報告;各個圖書館單獨采購電子文獻,應單獨對電子文獻基本情況進行評價,考察電子文獻是否符合本館電子文獻館藏發展政策。

      電子文獻基本情況評價可以分為七個一級指標:文獻的內容、檢索系統及功能、訪問性能、供應商服務、試用情況、價格因素、存檔,每個一級指標下又可分為若干個二級指標;圖書館可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和評估目的,自行確定權重系數。

      7.1.1內容

      從電子文獻的學科范圍、適合的用戶對象、權威出版物收錄比例、數據來源情況、收錄年限范圍、內容的唯一性、更新周期、撤銷期刊品種的情況和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獲得的便利程度等幾個方面來綜合評價電子文獻與本館《電子文獻資源發展政策》和《文獻采選原則與標準》的匹配程度。

      (1) 與本館重點采選學科的匹配程度:考察電子文獻的學科主題占本館重點采選學科主題的比重。

      (2) 電子文獻適用對象:考察電子文獻適用的用戶對象為全體讀者,還是教師、研究生、大學生或低于大學水平。

      (3) 收錄權威出版物情況:該指標適用評價外文全文電子期刊,具體方法可考察電子文獻中被SCI、SSCI、A&HCI、EI收錄的期刊比例。

      (4) 數據來源情況:考察數據是否來源于權威機構、學術性較強的出版社或專業學會,以評價數據的權威性及學術性。

      (5) 收錄年限: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二次文獻數據庫對收錄年限有不同的要求,考察該項指標以評價所收錄的年限能否滿足需求。

      (6) 電子文獻的唯一性:考察電子文獻與本館已有印刷型和電子型資源的重復程度。不同類型的電子文獻對重復程度有不同的要求。紙本和電子版本捆綁訂購,且不重復計費的可不按重復文獻計算。

      (7) 更新和滯后情況:考察電子文獻的更新是否及時,有無滯后及滯后程度對電子文獻使用價值的影響。一般而言,電子文獻的更新頻率越高,其時效性就越強,通常以日更新或周更新為最佳。

      (8) 電子文獻撤銷情況:考察電子期刊數據庫中原來包含的期刊被撤銷的情況,以評價是否因部分期刊被撤銷而影響電子文獻的使用價值。

      (9) 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可獲得性:該指標適用于評價高價全文電子期刊數據庫,考察通過館際互借/文獻傳遞方式獲得目標文獻的方便程度。

      7.1.2檢索系統及功能

      (1) 檢索功能:考察是否提供可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檢索功能。

      (2) 檢索技術:考察是否提供可滿足查全、查準需求的各類檢索技術。

      (3) 檢索結果:考察是否提供可滿足各種需求的檢索結果處理、保存和鏈接功能。

      (4) 檢索界面:考察檢索界面是否友好;檢索平臺是否整合了其它資源,可實現同一平臺的跨庫檢索。

      (5) 用戶服務:考察供應商提供用戶幫助及個性化服務的內容和質量。

      7.1.3訪問性能

      (1) 訪問方式:考察電子文獻提供的訪問方式適合本校的程度,包括單機使用,網絡訪問方式等。

      (2) 訪問速度:考察訪問速度是否影響數據庫的正常使用及影響的程度。可在相同外界條件、相同時間測試不同數據庫間的訪問速度,包括登錄速度、檢索速度、下載相同字節文獻的速度。

      (3) 訪問失敗的比例:考察訪問失敗的比例影響數據庫正常使用的程度。

      (4) 校外訪問限制:考察是否提供校外訪問功能或允許圖書館為合法用戶提供校外訪問功能。

      (5) 并發用戶限制:考察并發用戶限制影響數據庫正常使用的程度。

      7.1.4供應商服務

      (1) 使用統計報告:供應商是否按月提供使用統計報告,提供的使用統計報告是否符合最新的COUNTER實施規范。

      (2) 數據更新情況:考察供應商是否按協議規定及時更新數據及更新的準確性。

      (3) 免費試用:考察供應商是否提供足夠時間的免費試用。

      (4) 是否可供文獻傳遞:是否允許向校外提供文獻傳遞。

      (5) 單篇文獻傳遞服務:是否提供單篇文獻傳遞(Pay-per-view)服務。

      (6) 提供培訓情況:是否按用戶需求提供培訓及相關培訓材料。

      (7) 對建議和問題的反饋:對用戶提出的建議和問題的反饋速度及解決問題的效果。

      (8) 對不合法使用問題的處理:對用戶方不合法使用問題的解決是否合理。

      (9) 提供管理系統的訪問權限:是否為圖書館提供管理系統的某些訪問權限。

      (10)提供電子文獻相關文件情況:是否為圖書館提供全文資源的URL列表和MARC數據。

      (11)功能的改進:是否能根據用戶需求不斷改進各種功能和服務。

      7.1.5試用情況

      (1) 用戶反饋:試用期間用戶的反饋意見。

      (2) 試用統計情況:考察本校試用時段的使用情況及本校使用量在采購集團的排名。

      7.1.6價格因素

      電子文獻價格模式的合理性是購買電子文獻的重要因素之一。

      (1) 折扣幅度:考察電子文獻的折扣幅度是否優惠。

      (2) 每年上漲幅度:考察電子文獻價格的年漲幅是否合理。

      (3) 集團補貼/集團共享:集團購買是否有圖書館以外的經費補貼,是否可共享同一電子文獻中集團購買的其它文獻。

      (4) 學校或院系補貼:學校或院系是否有補貼。

      (5) 已訂購紙本期刊沖抵數據庫費用情況:已訂購紙本期刊的費用是否可以沖抵電子期刊數據庫費用。

      (6) 要求每年保持的紙本期刊的訂費:是否要求每年保持紙本期刊的訂費,訂購品種是否可以更換。

      7.1.7存檔

      (1) 是否提供存檔或永久使用:電子文獻停訂后是否能繼續使用已購買的數據。

      (2) 存檔方式:提供存檔的方式是否符合本館要求。

      附件3《電子文獻基本情況評估表》是模擬某大學情況構建的外文電子文獻評價體系。由于國內出版的電子文獻與國外電子文獻相比有許多特殊性,如價格比較低廉,大多數需要在本地做鏡像,不提供遵循COUNTER規范的使用統計數據,大多不提供含URL的期刊列表和MARC數據,期刊數據庫與印刷型期刊重復率高等,因此,在評價國內電子文獻的基本情況時,需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如必須考慮建立本地鏡像站點的支出,不考慮電子期刊與印刷型期刊的重復率等。

      所以,各個圖書館在評價電子文獻基本情況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評估目的,對該表中的指標和建議權重系數予以增刪。

      在《電子文獻基本情況評估表》中:

      一級指標得分=∑1n選用的二級指標得分*相應的二級指標權重系數

      電子文獻的總得分=∑1n選用的一級指標得分*相應的一級指標權重系數

      7.2電子文獻績效評價

      電子文獻績效評價主要是對電子文獻使用情況以及作用于學校教學和科研效用的測度和評價,即投入與產出之間效益的評估。它是對圖書館先前訂購電子文獻計劃和決策的重新審核。通過電子文獻績效評價,評判先前電子文獻發展政策的得失,修正電子文獻發展政策,為以后的管理與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和印刷型館藏評價一樣,電子文獻的績效評價也需要多種方法相互佐證,最后得出客觀的結論。

      7.2.1瀏覽/下載文獻數量統計

      有足夠數量的檢索或下載全文是該電子文獻得到有效利用的證明。通過瀏覽/下載文獻數量統計,可以了解電子文獻被利用的情況;與其他同類圖書館利用情況比較,可以了解與他館讀者利用同類電子文獻的差距。

      瀏覽/下載文獻數量統計的使用,還可以引申到電子文獻的使用頻次統計。對于捆綁式銷售的電子文獻而言,其內部不同品種(組)的使用量是不一樣的。考察電子文獻內部不同的使用頻次,以確定讀者實際需要的核心部分。在此基礎上,為今后購買整個數據庫的商務談判或單獨訂購核心電子文獻提供依據。

      電子期刊每年使用頻次,可以分別按100次、50次、10次、5次以上進行測度,計算相應的比例。

      擁有永久使用權的電子圖書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評價所購買電子圖書的效益。使用頻次越高,說明其利用價值越大。

      7.2.2單次使用成本統計

      單次使用成本從一個角度說明電子文獻使用情況。讀者利用得越多,單次使用成本就越低,資金的投入也就越有效。

      使用單次使用成本評價電子文獻時應注意:

      ⑴電子文獻使用統計報告應遵循COUNTER規范。否則不同數據庫計算出來的單次使用成本沒有可比性[ii]。

      ⑵不同圖書館之間的比較應該依據相同的使用成本統計標準。例如,以電子文獻價格+捆綁紙本文獻價格作為購買電子文獻總成本。

      ⑶通常電子文獻試用期間,瀏覽、下載數量都很大。應以正式購買電子文獻之后的使用統計作為單次使用成本評價的數據。

      ⑷需要有其他方法來佐證瀏覽/下載文獻的有效性。

      單次使用成本較高時,圖書館可以考慮通過文獻傳遞獲取文獻。但也要考慮文獻傳遞的成本,包括讀者使用不便和等待文獻的時間成本等。

      7.2.3目標讀者使用情況分析

      通過目標讀者使用情況分析,可以了解目讀標者電子文獻使用率,為進一步分析提供數據。

      ⑴目標讀者電子文獻使用率:

      目標讀者電子文獻使用率=目標讀者中使用目標電子文獻人數/該電子文獻的目標讀者人數

      目標讀者電子文獻使用率可通過IP地址使用統計或抽樣調查方法獲得。

      ⑵目標讀者人均使用電子文獻的次數

      目標讀者人均使用電子文獻次數=目標讀者使用電子文獻總量/該電子文獻的目標讀者人數

      7.2.4引文分析與讀者評價

      讀者瀏覽、下載電子文獻只能算是非正式的使用,并不能證實讀者瀏覽、下載的資料確實對他的研究很重要,而引文分析則直接證明了這些文獻已被使用過,同時也間接證明了電子文獻被使用過,因而引文分析法比其他方法的直觀性更強。

      讀者在從事科學研究時可能同時使用多種載體的文獻資料,因此綜合地對讀者使用文獻進行分析,既可以得出數字-紙本館藏支持科學研究與教學的綜合實力,又可以了解讀者使用各種類型文獻的大致比例。

      印刷型館藏評價中使用的引文分析方法和讀者評價信息獲取的方法均適合于對電子文獻的評價。

      7.2.5圖書館員評價

      圖書館員是電子文獻的管理者,比讀者更了解更新周期、數據的完整性、檢索系統的功能、界面的友好程度、供應商的售后服務等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圖書館員在參考咨詢和情報服務中也經常會利用電子文獻。因此,圖書館員,特別是參考咨詢館員對電子文獻的評價是電子文獻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7.2.6影響績效評價的幾個因素

      在進行績效評價時,必須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⑴讀者利用電子文獻的條件,如上網的設備、網絡資費等;

      ⑵圖書館的數據存儲設備、網絡條件,如存儲設備的容量與運行速度,校園網內部以及校園網與電信的接口帶寬等;

      ⑶電子文獻宣傳和培訓等因素。

      8 術語

      8.1生均圖書

      生均圖書是指“折合在校生數”平均擁有館藏的數量。即

      生均圖書=圖書總數/折合在校生數

      “折合在校生數”的計算方法為:

      折合在校生數=普通本、專科(高職)生數+碩士生數×1.5+博士生數×2+留學生數×3+(預科生數+進修生數+成人脫產班學生數+夜大(業余)學生數)×0.3+函授生數×0.1

      8.2生均年進書量

      生均年進書量是指“折合在校生數”平均每年新增圖書的數量:

      生均年進書量=當年新增圖書量/折合在校生數

      根據教育部教發[2004]2號《普通高等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合格標準》規定:生均4冊?凡折合在校生數超過30000人的高校,當年進書量超過9萬冊,該項指標即為合格。

      8.3電子文獻的單次使用成本

      購買電子文獻的總成本分攤到每次檢索或下載全文的金額即為單次使用成本(Cost per use Data):

      單次使用成本=購買電子文獻的總成本 / 使用量

      購買電子文獻的總成本有兩種不同的定義:

      ⑴狹義的電子文獻總成本僅指訂購某個電子文獻總的費用,即

      狹義電子文獻總成本=購買電子文獻的價格+與電子文獻捆綁的紙本文獻價格

      ⑵廣義的電子文獻總成本除了上述費用之外,還應包括本地鏡像及存儲設備、網絡通訊設備的折舊,維護這些設備的后續投入與人力開支等,即

      廣義電子文獻總成本=狹義電子文獻總成本+用于該電子文獻的服務器支出+用于該電子文獻的網絡設備支出+系統軟件支出+維護電子文獻的人工支出+信息流量費

      8.4 COUNTER實施規范

      COUNTER是Counter Online Usage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Resources的縮寫,即在線網絡電子資源使用統計規范,是用以規范電子資源利用統計數據的采集、報告和傳遞的標準,使不同數據庫之間的統計數據具有可比性。目前實施的COUNTER規范有:2005年4月發布的適用于電子期刊和數據庫的COUNTER實施規范(第2版)和2006年3月發布的適用于電子圖書和參考工具書的COUNTER實施規范(第1版)。[iii]

      8.5目標讀者

      目標讀者是指使用特定學科和文獻類型的讀者群體。它包括這些文獻的使用者和潛在的使用者。

      8.6電子文獻滯后

      電子文獻滯后是指電子文獻供應商實際提供電子文獻使用的日期與其相應的紙本版或最早的網絡版發行日期之差,這個時間差就是滯后(即Embargo Periods不為零)。電子文獻滯后情況可以根據滯后比例和滯后程度來測量:

      ⑴滯后比例:供應商提供的文獻中,滯后文獻與文獻總量的比例。

      ⑵滯后程度:電子期刊的滯后程度為“滯后天數/出版周期”;二次文獻的滯后程度為“滯后天數/更新周期”;電子圖書的滯后程度僅用“滯后天數”來測量即可。

      9 附件

      9.1部分圖書期刊評價工具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編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國外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總覽(2004年版):北京大學圖書館編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國外科學技術核心期刊總覽(2003年版)南京大學圖書館,全國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編制,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

      4.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編輯委員會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西文工具書概論(第3版):邵獻圖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6.Guide to reference books:edited by Robert Balay,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0th ed., 1996

      6.Best reference books ( 1986-1990 ): titles of lasting value selected from American Reference Books Annual. compiled by G. Kim Dority; edited by Bohdan S. Wynar. Libraries Unlimited,1992.

      7.國家圖書獎榮譽獎、國家圖書獎和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圖書(刊載于《中國出版年鑒》)

      8.茅盾文學獎獲獎書目(刊載于《中國出版年鑒》)

      9.全國科技圖書獲獎書目(刊載于《中國出版年鑒》)

      10.葉篤正科學著作目錄(刊載于《大氣科學》2005年第1期,科學出版社)

      注釋:

      [i]吳慰慈:圖書館藏書,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第219頁。

      [ii]目前除本地鏡像外,電子文獻統計報告主要由數據庫供應商提供,部分電子文獻統計指標不規范,定義混亂,有的電子文獻索性根本沒有使用統計報告或統計數據不完整,圖書館無法掌握購買數據庫的真實使用情況。

      [iii]http://www. (2006-4-9)

           附件: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館藏評價指南.doc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久女女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狂桶女人高潮嗷嗷| 无码H黄肉3D动漫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极品| 夜色爽爽影院18禁妓女影院|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亚洲|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艳女性享受在线观看|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观看| 真实国产老熟女无套中出|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 动漫AV纯肉无码AV电影网| 欧美又粗又大XXXXBBBB疯狂 | 动漫av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蜜TV|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丰满| 亚洲AV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潮喷水无码AV电影|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爱情岛亚洲论坛成人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人妻|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韩国三级理论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成人片在线播放| 少妇富婆高级按摩出水高潮| 亚洲高清WWW色好看美女|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一区二区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 成年在线观看免费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