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專欄 風尚標 鮑芳
自從立春日,芭書君與諸位約定,開始挑戰每周一本書的“讀書之年”,每天晚上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不再是打開iPad追劇集了,而是端坐書桌前,打開小臺燈,仿佛回到學生時代。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周,感覺整個人生都亮了。
芭書君第1書

然而,這種因閱讀鼓舞起的滿滿自信,被一枚小小的杯子蛋糕,瞬間秒殺。當時芭書君正在辦公室里奮力做PPT,為某一頁的圖拼不好看而心煩意亂,那枚討(mei)厭(wei)的杯子蛋糕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趁虛而入的。等意識到這件違禁品時,它已經被芭書君吃得只剩下包裝紙了。說好的節食呢?
這樣的橋段,你是不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明明已經為減重五公斤喝了六天代餐果汁,卻在最后一天答應同事去吃火鍋;明明夜里12點在朋友圈曬完了“晚安”照片,12點半卻還在給朋友點贊;明明說好周五下班前寫完下周一開會用的總結,卻磨磨蹭蹭直到周日深夜才動手……
芭書君“讀書之年”讀的第一本書《自控力》,就是用來拯救我們這些總是容易在時間和生活面前失控的人。
這本書來自斯坦福大學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一門公開課——“意志力科學(The Science of Will Power)”,老師凱利·麥格尼格爾教授是一名健康心理專家,她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們管理壓力,并在生活中做出積極的改變。她運用心理學、神經學,甚至經濟學等學科的最新洞見,開設了這門課程。據說,上過這門課的人能“改變一生”,包括克服30年的嗜甜癥、堅持一個運動項目、不再動不動對伴侶大吼大叫等等。上這門課需要10周,芭書君只用了5天讀完這本書,雖然還沒有神奇到立刻重新做人,從此變成“意志君”,但關于自己究竟為什么常常失控,終于發現了一些關竅。
以下是芭書君最常見“失控癥候群”Top 4,以及《自控力》一書給出的解釋:
1.節食與寫稿,總是顧此失彼。
《自控力》回答:當生活處處需要自控時,反而會榨干你的意志力。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早晨的意志力最強,然后意志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減弱,這是意志力的天性。因此,假如你有特別重要必須調動最多意志力去做的事,比如健身、寫作、做人生規劃,請放在早晨。難怪幾乎所有成功人士都早起。
2.健身的日子總是吃得比平時更沒有節制。
《自控力》回答:不要把支持目標實現的手段(比如鍛煉),誤認為是目標本身(比如減肥)。不是說你做了一件和目標一致的事,你就不會再面臨危險。當覺得鍛煉是多吃的許可時,其實就是在破壞減肥的目標了。需要將鍛煉看成是完成目標的必要手段,而更健康的飲食是另一個獨立的手段。它們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即使一個取得了成功,也不能對另一個放松要求。
3.情緒不佳時不由自主吃進大量甜食(一如本文開頭),然后后悔,導致情緒更壞。
《自控力》回答:神經科學家證明,壓力包括憤怒、悲傷、自我懷疑、焦慮等消極情緒,會使你的大腦進入尋找“獎勵”的狀態,而激活大腦獎勵系統的方法,就是讓大腦釋放大量多巴胺——靠吃東西、喝酒、購物、看電視、上網和玩游戲,就能做到。然而,這些“簡單粗暴”的快樂,并不持久,甚至會帶來更多壓力。真正能緩解壓力的不是依靠釋放多巴胺或激活大腦獎勵系統,而是增加大腦中改善情緒的化學物質,如血清素、γ-氨基丁酸和讓人感覺良好的催產素。這些物質還會讓大腦不再對壓力產生反應,減少身體里的壓力荷爾蒙,產生有治愈效果的放松反應。但因為它們不像釋放多巴胺的物質那么令人興奮,所以大腦往往會本能地先切換到多巴胺“頻道”。那些最有效的解壓方法包括:鍛煉或參加體育活動、祈禱或參加宗教活動、閱讀、聽音樂、與家人朋友相處、按摩、外出散步、冥想或做瑜伽,以及培養有創意的愛好。
4.一想到要開始健身了便興奮得仿佛已經擁有了人魚線,但真正鍛煉起來卻半途而廢。
《自控力》回答:這叫“虛假希望綜合征”。對大多數人來說,下決心是改變過程中最容易的環節,但之后就越來越難了——做出改變需要你控制自己,在想說“要”時說“不”,在想說“不”時說“要”。不切實際的樂觀,可能給我們一時的快樂,但接下來我們就會感到失落。這大概就是所有和芭書君一樣,立志減肥一萬次,但失敗了一萬零一次的真正原因吧。
找到這么多失敗原因,那什么才真正可以對自控力起作用呢?芭書君總結了以下幾個聽起來可能管用的方法(到底有效沒效,還得親身試驗多幾次):
1.10分鐘法則:
在所有誘惑面前安排10分鐘等待時間,如果10分鐘后你仍然想要,那就去擁有它吧,但在10分鐘之內,你一定要時刻想著長遠的獎勵,以此抵抗誘惑(比如在購物前想10分鐘財務目標)。當遇到難做的事時,可以堅持先做10分鐘,還不行再放棄,以此克服拖延癥(比如一想起收拾換季衣物就崩潰,那就先收拾10分鐘,也許一動手就停不下來了呢)。
2.公開意志力挑戰:
如果你相信別人會支持你走向成功并觀察你的行為,你就會更有動力去做正確的事。想象一下你在意志力挑戰中取得成功后會多么自豪。這樣,你就能充分利用“被認可”這個人類的基本需求。芭書君發起讀書挑戰,用的就是這個辦法,督促自己多讀書。
3.接受負面想法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
通常情況下,最讓人心煩的事都很相似——同樣的擔憂、同樣的自我批評、同樣的不堪回首。當煩惱又來時,不要抑制想法,接受它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你要接受的是:這些念頭總是來來去去,你無法控制會出現什么想法,但你不必接受它的內容。這就好像一個你不喜歡的鄰居,見到他,你會說:“好吧,他又來了,又得心煩,但他跟我沒關系。”但不要對自己說:“遇到他,倒霉的事就會發生。”
其實芭書君并不期待一本書就可以徹底改變人生。芭書君也和大家一樣,每天被信息碎片化的時代牽扯走了太多注意力,內心時常焦慮和混亂。現在,希望能通過閱讀,激活內在的力量,重建內心的秩序。每周一書,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下一周,芭書君將與大家分享一本科幻小說,一本討論終極問題的書——《永恒的終結》。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時尚芭莎天堂書屋
編輯|士謙 實習生|殷音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