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遠的望過去像一大坨千層糕的建筑從其外表真的好難判斷其用途……答案卻上我們如此的驚喜,作為新加坡教育的新地標,南洋理工大學(NTU)學習中心經過了兩年半的建設施工,終于敞開了大門。 建筑設計初的構想到平立面規劃,建筑外觀的構成形式到功能性的統一,以及外立面的材質的擬定,以小見大。下面阿聯親自帶你去看看這座“千層糕建筑”的誕生。 這一座可以供33000名學生使用的多功能建筑由Heatherwick工作室設計。長長的走廊連接盒子似的教室,是傳統教學樓的模式,南洋理工大學則提出要一個與現代教學方式相適應的獨一無二的設計,十二座逐漸向底部收攏的塔樓,有序的環繞著巨大的中庭空間。 與傳統的教育建筑不同,這組建筑通過走廊連接起像盒子一樣的教室,校方要求的更適合現代化學習方式的設計。方案呈現為一個交織著社交和學習功能空間的建筑,創造出一種動態的環境,有助于非正式的以及偶然的學生與教授間的交流與互動。 提供了56個沒有拐角以及前后之分的教室,靈活的體量形式讓師生 更易接近,促進個體間更緊密誕生合作。 樓梯間和電梯間的混凝土核心筒里面有著700幅特別設計的圖案,涉及從科學到藝術再到文學的各種話題。這些覆蓋的圖案特別委托插畫家薩拉·方納利設計,它們是各種模糊想法的觸發器,同時讓空間給人以想象的余地。 曲線的立面板材有著特別的水平紋理,是用十個經濟節約的可調節硅樹脂模具制作的,創造出了復雜的三維紋理。整個建筑的混凝土使用了各種各樣的原始的處理手法,使得整個項目顯得好像是用濕的粘土手工制作的一樣。 為了應對新加坡常年的高溫,建筑開敞通透的中庭是天然的換氣口,使得圍繞塔樓教室的空氣循環最大化,并盡可能的讓學生感到涼爽舒適。每一個房間都有靜音的制冷設備,代替了傳統的高能耗的換氣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