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金匱要略》試題及答案

     miao07 2015-05-31


    《金匱要略》試題(A卷)

    一、 單項選擇題(1分*20=20分)

    1、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治療雜病的專書是( B ) 

    A、《傷寒論》 B、《金匱要略方論》 C、《諸病源候論》 D、《千金要方》 

    2、“脈得諸沉,當責有水”,是用脈象來(C)

    A、指導辨證 B、指出某一病證主脈 C、言病因病機 D、言病位

     3、攝精神飲食,注意身體鍛煉,屬于( A )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傳 C、一般治療 D、以上都不是 

    4、《金匱要略》中論述雜病總的病因病機是( D )

    A、五臟元真通暢 B、厥陽獨行 C、客氣邪風 D、五邪 

    5、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此為(B ) A、風痹 B、濕痹 C、血痹 D、歷節 

    6、防己黃芪湯治療濕病的證型是( C )

    A、風濕在表 B、寒濕在表 C、風濕兼氣虛 D、風濕兼陽虛 

    7、百合病的病機是( D )

    A、心脾兩虛 B、心腎不交 C、肝腎虧虛 D、心肺陰虛內熱

     8、狐惑病釀膿,可選何方治療(B)

    A、甘草瀉心湯 B、赤小豆當歸散 C、苦參湯 D、雄黃散 

    9、中風病的典型癥狀是( )

    A、 但臂不遂 B、肢體麻木 C、昏不識人 D、半身不遂

    10、張某,風濕病四年。現患者身體消瘦,右膝、踝關節腫大明顯,無明顯疼痛,胃納欠佳,口干欲飲,舌紅少苔,脈細略數。治療宜選用( )

    A、 黃芪桂枝五物湯 B、桂枝附子湯 C、桂枝芍藥知母湯 D、烏頭湯

     11、血痹的主要癥狀是( )

    A、 肢體疼痛 B、肢體困重 C、肢體麻木 D、肢體萎軟

    12、虛勞病發展到一定階段,往往以何臟證候表現較為明顯( )

     A、 心脾 B、肺脾 C、脾腎 D、心腎

     13、虛勞腰痛,治宜( )

    A、 麥味地黃丸 B、六味地黃丸 C、七味都氣丸 D、八味腎氣丸 

    14、虛寒肺痿治療方選( )

    A、 小半夏湯 B、麥門冬湯 C、甘草干姜湯 D、半夏瀉心湯

    15、下列哪項藥物不屬于越婢加半夏湯的組成( )

    A、 麻黃、石膏 B、生姜、半夏 C、甘草、大棗 D、桂枝、甘草

    16、胸痹心痛的病機是( )

    A、 百脈一宗 B、胃強脾弱 C、陽微陰弦 D、正氣引邪 

    17、患者腹滿,喜溫喜按,辨證當屬( ) A、 實熱 B、寒實 C、虛寒 D、虛熱

    18、患者阿某,腹滿拒按,按之則痛,心煩口苦,寒熱往來,大便干結,舌苔黃,脈弦有力。治宜( )

    A、 大承氣湯 B、小承氣湯 C、厚樸三物湯 D、大柴胡湯 

    19、肝著的病機是( )

    A、 肝經感受寒邪,痛引少腹 B、肝經濕熱 C、肝陽上亢 D、肝經氣血郁滯,著而不行

     20、水飲停留在胃腸,謂之( )

    A、 懸飲 B、痰飲 C、溢飲 D、支飲

    二、 多項選擇題(2分*5=10分。有1~5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苓桂術甘湯證除胸脅支滿,頭暈目眩外,還可見( )

    A、嘔惡 B、小便不利 C、舌苔白滑 D、心悸 E、脈弦而滑 

    2、《金匱要略》中關于水氣病的治法包括( )

    A、 發汗 B、開鬼門 C、結凈腑 D、利小便 E、攻下逐水 

    3、患者黃疸辨證為寒濕發黃,可選下列何方治療( )

    A、 茵陳理中湯 B、茵陳術附湯 C、茵陳四逆湯 D、茵陳蒿湯 E、梔子大黃湯 

    4、柏葉湯的組成中除含有柏葉外,還有( )

    A、艾葉 B、干姜 C、赤石脂 D、馬通汁 E、附子

    5、用桃花湯治療下利膿血,患者脾腎陽虛甚者,可加( ) A、肉桂 B、白芍 C、附子 D、肉豆蔻 E、黃芪

    三、 填空題(1分*20=20分)

    1、 夫肝之病,補用------,助用------------,益用----------------調之。 2、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

    3、 邪在于絡,----------------;邪在于經,----------------;邪入于腑,----------------;

    邪入于臟,------------,-----------。

    4、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極虛亦為----。

    5、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主之。 6、 腹滿時減,復如故,此為----,當與--------。

    7、 積者,------------,------------;聚者,------------,發作有時,----------------,為可治。 8、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主之。

     四、 判斷題(1分*10=10分)

    1、 抵擋湯的組成是:大黃、桃仁、水蛭、虻蟲。( )

    2、 婦人臟燥,喜悲傷欲哭,可用百合地黃湯。( )

     3、 以手掩腫上,熱者為無膿,不熱者為有膿。( )

     4、 大半夏湯的組成是:半夏、人參、甘草、白蜜。( )

     5、 通利二便是治療呃逆的一個原則。( )

    6、 “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說明治嘔可因勢利導。( )

    7、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中“心氣不足”應理解為心氣不足,失于固攝。( )

    8、 《黃疸病》中論述的以女勞發黃為主。( )

    9、 防己茯苓湯的組成是:防己、茯苓、白術、黃芪、桂枝。( ) 

    10、 寒疝屬于疝氣中的一種。( )

    五、 簡答題(5分*4=20分)

    1、 濕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機理是什么? 

    2、 風濕歷節與寒濕歷節如何鑒別?

    3、 肺痿如何辨證治療?

    4、 如何理解治療飲病“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原則?

    六、 病案分析題(10分*2=20分。中醫診斷1分,證型1分,辨證分析2分,治法1分,

    方名1分,藥物及劑量4分。)

    1、 患者李某某,男,30歲。癥見:發熱已有五六日,胸脘脹悶,食欲不佳,神疲乏力,

    小便赤。T:37.6℃,雙側鞏膜呈現中度黃染,腹部柔軟,無壓痛,脾臟未捫到,肝脾約一橫指。舌紅苔白膩,脈濡數。

    2、 張某某,女,55歲。患者自覺惡寒發熱,腹痛便膿血,一日夜二十余次,糞檢:白細

    胞(++),紅細胞(+)。患者形瘦神疲,閉目懶言,腹時隱痛,食后即瀉,完谷不化,脈細微弦,舌苔白膩。


    《金匱要略》答案A卷

    一、 單項選擇題

    1、 B2、B3、A4、B5、B6、C7、D8、B9、D10、C

    11、C12、C13、D14、C15、D16、C17、C18、D19、D20、B 

    二、 多項選擇題

    1、A、B、C、D、E 2、A、D、E 3、A、B、C 4、A、B、D 5、A、C、D

    三、 填空題

    1、 酸 焦苦 甘味之藥。 2、 柔痙。

    3、 肌膚不仁;即重不勝;昏不識人;舌即難言;口吐涎。 4、 勞;勞。

    3、為津傷陰虛,內熱薰肺,氣逆而咳,肺氣痿弱;其主癥為咳吐濁唾涎沫,脈數虛。虛熱肺痿治療采用麥門冬湯潤肺養胃,并清虛火,虛寒肺痿的病機為上焦陽虛,肺中虛冷,氣不布津,臨床表現為頻吐涎沫,不渴不咳,遺尿或小便頻數,頭眩,治療用甘草干姜湯溫肺復氣。 

    4、 痰飲病形成,因肺脾腎三臟陽氣虛弱,失卻調節排泄水液的功能,體內游溢之精氣不能化生氣血,遇陰寒凝集而成。飲為陰邪,遇陰寒而聚,得溫則化,同時陰邪最易傷人陽氣,水濕的運行依賴陽氣的推動,所以,治療借助于溫藥以振奮陽氣,開達湊理,通調水道,使飲邪自除。“和之”指溫藥不可太過,亦非燥之補之,寓調和人體的陽氣,實為治本之法。

    5、 栝樓薤白半夏湯。 6、 寒;溫藥。

    7、 臟病也;終不移;腑病也;輾轉痛移。 8、 水逆;五苓散。

     四、 判斷題

    1、√2、×3、√4、×5、√6、√7、×8、×9、×10、×

     五、 簡答題

    1、 治療外濕應當發汗,但發汗的要旨是“微微發汗”,使風濕俱去。若兼有內濕而見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應當利小便。濕性濡滯,非陽不化,故發汗、利小便的同時,應顧護陽氣,同時不可妄用大汗、火攻和下法。

    六、 病案分析題

    1、 中醫診斷:黃疸

    證型:陽黃(濕重于熱)

    辨證分析:濕熱困遏脾胃,膽液不循常道外現。濕重于熱。 治法:利濕清熱退黃 方藥:茵陳五苓散

    綿茵陳30g 桂枝3g 茯苓9g 豬苓9g 生茅術9g 澤瀉12g

    2、 中醫診斷:痢疾

    證型:虛寒下利

    辨證分析:脾腎不足,中氣大傷,濕濁之邪留戀。 治法:溫澀固下,和養胃氣

    方藥:桃花湯加味

    赤石脂25g 干 姜5g 粳 米20g 炒苡仁20g 川黃連5g 廣木香6g 罌粟殼9g 肥大棗5枚



    《金匱要略》試題(B卷)

    七、 單項選擇題(1分*20=20分)

     1、《金匱要略》在明確病名診斷的基礎上,其雜病辨證的核心是( ) A、六經辨證 B、八綱辨證 C、臟腑辨證 D、衛氣營血辨證 

    2、“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是以脈象來( )

    A、指導辨證 B、指出某一病證主脈 C、言病因病機 D、言病位 

    3、“先表后里”的治法適用于( )

    A、表邪易內陷入里 B、但解表則里證不去,但治里則外邪不解 C、正氣虛弱,元陽頹敗 D、以上都不是

     4、外濕最易侵犯人體的部位是( )

    A、皮膚、經脈 B、皮膚、肌肉 C、皮膚、關節 D、肌肉、關節 

    5、風濕在表,兼有化熱之征象時,可選用( )

    A、麻黃加術湯 B、麻杏石甘湯 C、麻杏苡甘湯 D、防己黃芪湯 

    6、麻杏苡甘湯的功效以下列哪項為主( )

    A、祛風除濕 B、散寒除濕 C、益氣祛風除濕 D、輕清宣化,解表祛濕 

    7、百合地黃湯的主要治法是( )

    A、潤養心肺,涼血清熱 B、養陰清熱,潤燥補虛 C、養陰清熱,和胃降逆 D、養陰清熱,益氣生津

    8、狐惑病釀膿,可選何方治療( )

    A、甘草瀉心湯 B、赤小豆當歸散 C、苦參湯 D、雄黃散

     9、以下哪些是對中風的病機論述( )

     A、 絡脈空虛,賊邪不瀉 B、陽微陰弦 C、百脈一宗,悉致其病 D、脈沉而弱,汗出入水中

    10、臨床對風寒濕痹久治不愈,有骨變筋縮之變化者,除祛風散寒除濕外,常配合( ) 

    A、 調和脾胃 B、氣血雙補 C、活血化瘀 D、補益肝腎

     11、血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陽微陰弦 B、百脈一宗 C、肝腎不足,水濕浸漬 D、氣血不足,加被微風

    12、黃某,男,恣情縱欲,致精神不固,夜寐不安,寐則夢遺,頭暈身倦,六脈皆虛,宜選方( ) A、 黃芪桂枝五物湯 B、天雄散方 C、桂枝加龍牡湯 D、小建中湯

    13、何某某,女,因久患失眠,諸藥無效,形體消瘦,神氣衰減,心煩不寐,多夢紛紜,神魂

    不安,脈弦細,治宜選下列何方治療( )

    A、 甘麥大棗湯 B、柏子養心丸 C、酸棗仁湯 D、百合知母湯

     14、肺癰的病機是( )

     A、 重感風熱之邪,肺生癰膿 B、上焦熱盛,肺熱葉焦 C、熱在上焦,津液枯燥 D、肺氣痿弱不用

    15、越婢加半夏湯的功效是( )

     A、 宣壅導滯,利竅滌痰 B、解表化飲,清熱除煩 C、宣肺瀉熱,降逆平喘 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16、飲逆奔豚,方選( )

    A、 奔豚湯 B、桂枝加桂湯 C、苓桂甘棗湯 D、桂支加龍牡湯 

    17、、胸痹心痛的病機是( )

    A、百脈一宗 B、胃強脾弱 C、陽微陰弦 D、正氣引邪

     18、栝蔞薤白半夏湯的功效是( ) 

    A、 宣痹通陽,豁痰利氣 B、宣痹通陽,化痰降逆 C、宣肺利氣化痰 D、通陽化飲,下氣降逆

    19、潘某某,男,43歲。因勞動后汗出受涼,發熱頭痛,汗出惡風,腹滿而痛,大便三日未解,舌苔黃膩,脈浮滑,治宜( )

     A、 小柴胡湯 B、大柴胡湯 C、厚樸三物湯 D、厚樸七物湯 

    20、下列除哪個癥狀之外,均為附子粳米湯的適應癥( )

    A、 腹痛雷鳴 B、嘔吐 C、四肢不溫 D、下利

    八、 多項選擇題(2分*5=10分。有1~5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金匱要略》中認為疾病雖有千變萬化,然其原因不外乎( )

    A、經絡受邪,傳入臟腑 B、七情內傷 C、皮膚受邪,血脈傳注 D、外感六淫 E、房室、金刃、蟲獸

    2、表里同病的治法包括( ) 

    A、 先表后里 B、表里同治 C、治表為急 D、治里為急 E、先里后表 

    3、百合病的主要癥狀有( ) 

    A、 心煩 B、口苦 C、小便赤 D、脈微數 E、精神恍惚不定

     4、下列那項是桂枝芍藥知母湯的組成( )

    A、麻黃、白術 B、生姜、甘草 C、防風、附子 D、烏頭、細辛 E、川芎、當歸 

    5、虛勞的治療,往往要注重對下列哪個臟腑的調理( )

     A、肝 B、心 C、脾 D、肺 E、腎

    九、 填空題(1分*20=20分)

    1、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主之。 2、 脈雙弦者,-----------,皆大下后善虛。脈偏弦者,-----------。

    3、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有----------------,有----------------,

    有---------------。

    4、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

    5、 諸有水者,腰以下腫,-------------------------;腰以上腫,----------------------------。

    6、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

    ---------------------------------。

    7、 下血,先便后血,此遠血也,-----------------------------主之。

    8、 病人胸滿,--------------------,口燥,----------------------------,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

    不滿,其人言我滿,為-----------------------。

    9、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

    名曰胃反。

    十、 判斷題(1分*10=10分)

    1、 脾胃陰虛內熱明顯,見舌紅,脈數者,不宜使用小建中湯。( )

    2、 厚樸麻黃湯組成是:麻黃、厚樸、石膏、杏仁、半夏、生姜、細辛、小麥、五味子。( )

    3、 人參湯用于治療胸痹病人心中痞氣,悶而不通之虛證。( ) 

    4、 寒疝即屬于疝氣中的一種。( ) 

    5、 五苓散與小半夏加茯苓湯均可治“渴欲飲水,水入即吐”,不同點是五苓散可治療表證。

    ( )

    6、 十棗湯中所有的藥物均可入煎劑。( )

    7、 豬苓湯的組成是:豬苓、茯苓、澤瀉、白術、滑石、阿膠。( )

     8、 先病水,后經水斷,名曰水分。( )

    9、 越婢湯的組成是:麻黃、滑石、生姜、甘草、大棗。( )

     10、 防己茯苓湯的組成是:防己、茯苓、白術、黃芪、桂枝。( )

    十一、 簡答題(5分*4=20分)

    1、 《黃疸病》中陽黃的三種類型如何區別? 

    2、 試述瘀血的脈象和癥狀,并分析病機?

    3、 如何理解溢飲病的同病異治?

    4、 桃花湯、白頭翁湯同為治下利之劑,在應用上有何不同?

    十二、 病案分析題(10分*2=20分。中醫診斷1分,證型1分,辨證分析2分,治法1分,

    方名1分,藥物及劑量4分。)

    1、 周某,女,23歲。素有痰飲,每遇季節變換或感冒即發,作則哮喘氣逆,喉間水雞聲,

    痰多而咳少,形寒。喘劇則不能平臥,苔白脈浮滑。

    2、 蔡某某,女,30歲。患胃脘痛反復發作六年,時伴間斷性黑便。經X線鋇餐透視發現

    十二指腸球部后部有一黃豆大小的龕影,診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經中西醫藥物治療效果欠佳。來診時上腹部疼痛,常于半夜后痛醒。饑餓時痛甚,食后則舒,按之痛減,喜溫,喜屈身蜷臥,疲乏無力,面黃肌瘦,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弱。

    《金匱要略》答案B卷

    七、 單項選擇題

    1、 C2、A3、A4、D5、C6、D7、A8、B9、A10、D

    11、D12、C13、C14、A15、C16、C17、C18、B19、D20、D 

    八、 多項選擇題

    1、A、C、E 2、A、B、E 3、B、C、D、E 4、A、B、C 5、C、E 

    九、 填空題

    1、 旋覆花湯。 2、 寒也;飲也。

    3、 痰飲;懸飲;溢飲;支飲。 4、 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5、 當利小便;發汗乃愈。

    6、 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7、 黃土湯。

    8、 唇萎舌青;但漱水不欲咽;有瘀血。 9、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十、 判斷題

    1、√2、×3、√4、×5、√6、×7、×8、√9、×10、× 

    十一、 簡答題 

    2、 答;瘀血阻滯,氣機痞塞,故胸滿。瘀血內阻,新血不能外榮,故唇痿舌青。血瘀津不

    行,津液不能上濡,故口燥;但病由瘀血,并非津虧,故雖口燥卻只欲漱水而不欲咽。此非外感為患,故無寒熱之表證;其脈雖大,但脈勢不足,往來澀滯遲緩,主瘀血為患;由于瘀血停留于血脈,以致影響氣機運行不暢,非飲食停滯,水飲留于胃腸,所以病人自覺腹部脹滿,而察外形并無脹滿之征。

    3、 答:同一溢飲,有外感風邪、內有郁熱和外感風寒、內停水飲之異,故必須同病異治,

    4、白頭翁湯與桃花湯,均治下利便膿血,但兩者有寒熱虛實的不同。白頭翁湯多用于濕熱蘊結,氣機阻滯之初利,其癥以里急后重,滯下不爽,所下膿血色澤鮮明為特征;桃花湯用于虛寒滑脫,氣血下陷之久利,以下利不止,滑脫不禁,所下膿血色暗不鮮為主癥。白頭翁湯治以清熱涼血,燥濕止利,桃花湯則溫中澀腸以固脫。

    十二、 病案分析題 1、中醫診斷:咳嗽上氣

    證型:寒飲郁肺

    辨證分析:寒飲郁肺,引動伏痰,肺氣逆而不降,故氣喘咳嗽。痰阻氣道,氣觸其痰,痰氣搏擊,故見喉中痰鳴如水雞聲。 治法: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方藥:射干麻黃湯加減

    射 干15.0 麻黃9.0 生姜6.0 細辛3.0 五味子12.0 半夏9.0 茯苓12.0 桂枝12.0 白術12.0 甘草6.0

    2、中醫診斷:虛勞腹痛

    證型:中陽不足

    辨證分析:中陽不足,則腹痛喜溫喜按,脾失建運,氣血生化無源,則面黃肌瘦。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均為中陽不足之征。 治法:甘溫建中 方藥:黃芪建中湯

    黃芪15.0 桂枝9.0 甘草9.0 大棗5枚 芍藥12.0 生姜6.0


    《金匱要略》試題(C卷)

    1、“病人脈浮在前,其病在表;脈浮在后,其病在里”,是用脈象來( )

     A、指導辨證 B、指出某一病證主脈 C、言病因病機 D、言病位 

    2、表里同治適用于( )

    A、表邪易內陷入里 B、但解表則里證不去,但治里則外邪不解

    C、正氣虛弱,元陽頹敗 D、以上都不是

    3、麻黃加術湯中,麻黃配伍白術目的在于( )

    A、加強發汗作用 B、變辛溫發散為辛涼清宣 C、雖發汗而不致過汗 D、以上都不是

    4、李某,男,因汗出風吹,致風濕內侵,郁而化熱,每日下午熱勢增重,全身疼痛,伴咽部紅腫,無汗,舌苔白膩,脈濡緩略浮,治療宜選用( )

    A、麻黃加術湯 B、麻杏苡甘湯 C、麻杏石甘湯 D、防己黃芪湯

     5、百合病的病機是( )

    A、心脾兩虛 B、心腎不交 C、肝腎虧虛 D、心肺陰虛內熱

    6、周某,女,32歲。勞動汗出后即在樹蔭下乘涼,晚即覺左肩臂麻木不適,余正常,舌淡苔白,脈浮略緊。治宜選用( )

    A、烏頭湯 B、桂枝芍藥知母湯 C、黃芪桂枝五物湯 D、厚樸七物湯

    7、陳某某,女性,42歲。患腹痛已年余,經常臍周隱痛,用熱水袋溫按可止,四肢酸痛,飲食無味,月經延期,色淡量少,舌苔薄白,脈象沉弦。方選( ) A、溫經湯 B、大建中湯 C、小建中湯 D、附子理中丸 

    8、虛勞脈結悸,治以( )

    A、炙甘草湯 B、麥門冬湯 C、酸棗仁湯 D、甘麥大棗湯 

    9、射干麻黃湯的治法是( )

     A、 宣壅導滯,利竅滌痰 B、解表化飲,清熱除煩 C、宣肺瀉熱,降逆平喘 D、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10、小青龍加石膏湯的功效是( )

     A、 解表化飲,清熱除煩 B、宣肺瀉熱,降逆平喘 C、散寒宣肺,降逆化痰 D、清養肺胃,止逆下氣

    11、患者腹滿,喜溫喜按,辯證當屬( ) 

    A、 實熱 B、寒實 C、虛寒 D、以上都不是

    12、車某某,男,25歲。胃脘劇痛,腹脹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紅苔黃厚,脈沉數,治宜( )

    A、 厚樸七物湯 B、大柴胡湯 C、厚樸三物湯 D、大建中湯

    13、患者腹痛劇烈,甚則嘔吐不止,輾轉不寧,四肢不溫,神倦少力,舌淡胖,苔白滑,脈沉緊,治宜( )

     A、 附子理中湯 B、附子粳米湯 C、小建中湯 D、大建中湯

    14、患者于某某,女,28歲。脅腹疼痛,大便不通,畏寒肢冷,舌苔粘膩,脈緊弦。治宜( ) A、 大建中湯 B、小建中湯 C、大黃附子湯 D、麻黃附子湯

    15、陳某某,男,井下作業后,當晚即感腰部牽引疼痛,腰以下冷而沉重,大便稍干,小便混黃,口不渴,舌苔白膩,脈沉細而澀。方選( )

    A、 八味腎氣丸 B、苓桂術甘湯 C、甘姜苓術湯 D、真武湯 

    16、飲停脅下,謂之( )

    A、 懸飲 B、溢飲 C、支飲 D、痰飲

     17、痰飲飲停心下,可選方( )

    A、 腎氣丸 B、苓桂術甘湯 C、五苓散 D、甘遂半夏湯

     18、甘遂半夏湯中包含有十八反的藥物是( )

    A、 半夏、烏頭 B、甘遂、甘草 C、半夏、甘草 D、甘遂、芍藥 

    19、石水與下列何臟的關系最為密切( )

     A、 心腎 B、肝腎 C、肺 D、脾腎 

    20、黃汗若久治不愈可轉為( )

     A、 痂癩 B、歷節 C、膿腫 D、周痹

    十四、 多項選擇題(2分*5=10分。有1~5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金匱要略》中防己黃芪湯可用于治療( )

    A、風濕表虛 B、風濕表實 C、風水表虛 D、風水表實 E、以上均可 

    2、當歸芍藥散的組成中,除當歸芍藥外,還包括( ) C、 川芎 B、丹皮 C、茯苓 D、澤瀉 E、白術

     3、“脾色必黃,瘀熱以行”的意義有( ) 

    A、 強調黃疸的病位在脾胃 B、強調黃疸的病因為濕熱

    D、 認為黃疸的發病與血分有關 D、脾失建運為黃疸的主要原因 E、認為黃疸的病因主要是熱

    4、茵陳蒿湯中除茵陳蒿外,還當有( )

    A、黃連 B、黃芩 C、黃柏 D、大黃 E、梔子 

    5、瀉心湯中的藥物是( )

    A、 黃芩 B、黃連 C、黃柏 D、大黃 E、梔子

    十五、 填空題(1分*20=20分)

    1、 夫肝之病,補用------,助用------------,益用----------------調之。 

    2、 若治風濕者,--------,---------------------,風濕俱去也。

    3、 濕痹之候,------------------,--------------------,-----------------------------。 

    4、 百合病,----------------------,悉致其病,----------------------主之。

    5、 狐惑之為病,??蝕于喉為------,蝕于陰為------,-------------------主之。

    6、 病人胸滿,--------------------,口燥,----------------------------,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

    7、 噦而腹滿,------------,知何部不利,-------------。

    8、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攻表宜

    ---------------------。

    十六、 名詞解釋(2分*5=10分)

    1、 里急:2、 肩息:3、 陽微陰弦:4、 雷鳴且痛:5、 冒眩:

    十七、 簡答題(5分*4=20分)

    1、 桂枝芍藥知母湯、烏頭湯的組成及其適應證如何?

    2、 胸痹重證與心痛重證如何鑒別? 

    3、 虛寒、實熱腹滿的證候特點是什么?

    4、 肝著的病因病機和治法方藥是什么?

    十八、 病案分析題(10分*2=20分。中醫診斷1分,證型1分,辨證分析2分,治法1分,

    方名1分,藥物及劑量4分。)

    1、 患者高某某,男,30歲。患者兩手指及右下肢麻木刺痛怕冷已兩年之久,每遇陰冷加

    重,少事活動,反覺舒服,但過勞則麻木更重。曾經西醫按末梢神經炎,用維生素等藥治療不效。病人面色不華,肌膚肢體無異常變化,脈弦沉細而澀,舌質淡紅、苔白滑,舌下絡脈淡紫略粗

    2、 張某某,女,55歲。患者自覺惡寒發熱,顏面浮腫明顯,小便短少??按風水治療,三月后患泄瀉,腹痛便膿血,一日夜二十余次,糞檢:白細胞(++),紅細胞(+)。患者形瘦神疲,閉目懶言,泄瀉為褐色粘液便,腹時隱痛,食后即瀉,完谷不化,脈細微弦,舌苔白膩。

    《金匱要略》答案C卷

    一、 單項選擇題

    1、 D2、B3、C4、B5、D6、C7、C8、A9、D10、A

    11、C12、C13、B14、C15、C16、A17、B18、B19、B20、C 

    二、 多項選擇題

    1、A、C 2、A、C、D、E 3、A、C 4、D、E 5、A、B、D 

    三、 填空題

    1、 酸;焦苦;甘味之藥。

    2、 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

    3、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4、 百脈一宗;百合地黃湯。

    5、 惑;狐;甘草瀉心湯。

    6、 唇萎舌青;但漱水不欲咽;有瘀血。

     7、 視其前后;利之即愈。

     8、 四逆湯;桂枝湯。 

    四、 名詞解釋

    1、 指腹部有攣急感,但按之不硬。

    2、 謂氣喘時,抬肩呼吸,是呼吸極端困難的表現。

    3、 關前為陽,關后為陰。陽微指寸脈微,陰弦指尺脈弦。 

    4、 雷鳴形容腸鳴的聲音;切痛比喻腹痛劇烈之意。

     5、 指頭目昏眩。

     五、 簡答題

    3、 答:虛寒腹滿臨床表現為腹滿時減,腹如故,喜溫喜按,治療遵循“虛則補之”的原

    則,用溫藥以溫補臟腑的陽氣。實熱腹滿臨床表現為腹滿不減,減不足言,得熱則甚,得涼則舒。治療遵循“實則瀉之”的原則,治以寒藥攻下。

    4、 答:肝著的病因病機為肝經氣血郁滯,陽氣痹結所致,治法為行氣活血,通陽散結,

    方用旋覆花湯。 

    六、 病案分析題

    1、 中醫診斷:血痹

    證型:氣血失和

    辨證分析:陽氣不足,氣虛血滯,營衛不和。 治法:益氣活血,調和營衛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

    黃芪50.0 桂枝15.0 赤芍15.0 王不留行15.0 生姜15.0 大棗5枚 

    2、 中醫診斷:下利

    證型:虛寒下利

    辯證分析:脾腎不足,中氣大傷,濕濁之邪留戀。 治法:溫澀固下,和養胃氣 方藥:桃花湯加味,

    赤石脂25.0 干 姜4.5 粳 米1撮 炒苡仁20.0 川黃連5.0 廣木香6.0 罌粟殼9.0 肥大棗5枚


    《金匱要略》試題(D卷)

    十九、 單項選擇題(1分*20=20分) 1、“水病脈出者死”是以脈象來( )

    A、指導辨證 B、指出某一病證主脈 C、言病因病機 D、言病位

    2、邪熱在胃時,除選用清熱益胃的石膏知母外,還加入咸寒滋腎的龜板、阿膠,防止胃熱下陷于腎,此種治法屬于( )

    A、未病先防 B、既病防傳 C、一般治療 D、以上都不是 

    3、《金匱要略》中論述雜病總的病因病機是( )

    A、五臟元真通暢 B、厥陽獨行 C、客氣邪風 D、五邪 

    4、先里后表適用于( )

    A、表邪易內陷入里 B、但解表則里證不去,但治里則外邪不解 C、正氣虛弱,元陽頹敗 D、以上都不是 

    5、桂枝附子湯主治( )

    A、風濕表陽虛,風氣偏盛 B、風濕表陽虛,濕氣偏盛 C、表里陽俱虛 D、以上都不是

     6、麻杏苡甘湯的功效以下列哪項為主( )

    A、祛風除濕 B、散寒除濕 C、益氣祛風除濕 D、輕清宣化,解表祛濕 

    7、百合病的病機是( )

    A、心脾兩虛 B、心腎不交 C、肝腎虧虛 D、心肺陰虛內熱

     8、狐惑病釀膿,可選何方治療( )

    A、甘草瀉心湯 B、赤小豆當歸散 C、苦參湯 D、雄黃散

    9、周某,女,32歲。勞動汗出后即在樹蔭下乘涼,晚即覺左肩臂麻木不適,余正常,舌淡苔白,脈浮略緊。治宜選用( )

    A、烏頭湯 B、桂枝芍藥知母湯 C、黃芪桂枝五物湯 D、厚樸七物湯

    10、臨床對風寒濕痹久治不愈,有骨變筋縮之變化者,除祛風散寒除濕外,常配合( )

     A、調和脾胃 B、氣血雙補 C、活血化瘀 D、補益肝腎

    11、血痹的主要癥狀是( )

    A、 肢體疼痛 B、肢體困重 C、肢體麻木 D、肢體萎軟

    12、車某某,男,25歲。胃脘劇痛,腹脹便秘,拒按,口苦口渴,舌紅苔黃厚,脈沉數,治

    A、厚樸七物湯 B、大柴胡湯 C、厚樸三物湯 D、大建中湯 

    13、虛勞腰痛,治宜( )

    A、 麥味地黃丸 B、六味地黃丸 C、七味都氣丸 D、八味腎氣丸 

    14、下列含有培土生金之意的方劑有( )

    A、 小半夏湯 B、麥門冬湯 C、苓桂術甘湯 D、半夏瀉心湯 

    15、產后血虛里寒腹痛可選方( )

    A、 當歸芍藥散 B、當歸生姜羊肉湯 C、枳實芍藥散 D、枳術散

     16、婦人臟燥,喜悲傷欲哭,方選( )

    A、 百合地黃湯 B、半夏厚樸湯 C、麥門冬湯 D、甘麥大棗湯

     17、對于產后病的治療,應做到( ) 

    A 調理脾胃 B、去菀陳坐 C、補益肝腎 D、顧護津液

    18、熱利下重,腹痛,里急后重甚者,可于白頭翁湯中加( )

    A、 葛根、銀花、連翹 B、當歸、芍藥、木香、檳榔 C、枳實、山楂、萊菔子D、銀花、生地、丹皮、赤芍

     19、桂枝茯苓丸的組成是( )

     A、 桂枝、茯苓、丹皮、芍藥、桃仁 E、 桂枝、茯苓、桃仁、紅花、冬瓜仁 F、 桂枝、茯苓、桃仁、大黃、冬瓜仁 D、桂枝、茯苓、丹皮、芍藥、冬瓜仁 

    20、下利膿血證屬熱利下重,方選( )

    A、 大承氣湯 B、大黃甘草湯 C、白頭翁湯 D、桃花湯

    二十、 多項選擇題(2分*5=10分。有1~5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1、中風病的癥狀有( )

    A、口眼歪斜 B、半身不遂 C、言語不利 D、昏不識人 E、突然仆倒

     2、下列何癥屬于桃花湯證( )

    A、 下利赤多白少 B、下利血色暗紅 C、口渴 D、滑脫不禁 E、身熱煩躁 

    3、下列可解烏頭毒性的方法有( )

    A、 久煎 B、與蜜同煎 C、與甘草同煎 D、與烏梅同煎 E、與生姜同煎 

    4、新產婦人三病是指( )

    A、小便難 B、大便難 C、痙 D、郁冒 E、咳 

    5、瀉心湯中的藥物是( )

    A、 黃芩 B、黃連 C、黃柏 D、大黃 E、梔子 

    二十一、 填空題(1分*20=20分)

    1、 夫肝之病,補用------,助用------------,益用----------------調之。

    2、 濕痹之候,------------------,--------------------,-----------------------------。

    3、 邪在于絡,----------------;邪在于經,----------------;邪入于腑,----------------;邪入于臟,----------------,-----------。

    4、 病黃疸??黃家所得,---------------。

    5、 諸有水者,腰以下腫,-------------------------;腰以上腫,----------------------------。 6、 積者,------------,------------;聚者,------------,發作有時,----------------,為可治。 7、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主之。

    二十二、 名詞解釋(2分*5=10分)

    1、 下利清谷:

    2、 心中痞:

    3、 谷氣不行:

    4、 淋秘:

    5、 客氣邪風:

    二十三、 簡答題(5分*4=20分)

    1、 濕病的基本治法及其機理是什么? 

    2、 虛寒、實熱腹滿的證候特點是什么?

    3、 試述瘀血的脈象和癥狀,并分析病機。

    4、 如何理解治療飲病“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原則?

    二十四、 病案分析題(10分*2=20分。中醫診斷1分,證型1分,辨證分析2分,治法1

    分,方名1分,藥物及劑量4分。)

    1、 患者李某某,男,30歲。癥見:發熱已有五六日,胸脘脹悶,食欲不佳,神疲乏力,

    小便赤。T:37.6℃,雙側鞏膜呈現中度黃染,腹部柔軟,無壓痛,脾臟未捫到,肝脾約一橫指。舌紅苔白膩,脈濡數。

    2、 患者高某某,男,30歲。患者兩手指及右下肢麻木刺痛怕冷已兩年之久,每遇陰冷加重,少事活動,反覺舒服,但過勞則麻木更重。曾經西醫按末梢神經炎,用維生素等藥治療不效。病人面色不華,肌膚肢體無異常變化,脈弦沉細而澀,舌質淡紅、苔白滑,舌下絡脈淡紫略粗。

    《金匱要略》答案D卷

    七、 單項選擇題

    1、 C2、B3、B4、C5、A6、D7、D8、B9、C10、D

    11、C12、B13、D14、B15、B16、D17、D18、B19、A20、C 

    八、 多項選擇題

    1、A、B、C、D、E 2、B、D 3、A、B、C、D 4、B、C、D 5、A、B、D

     九、 填空題

    1、 酸;焦苦;甘味之藥。

    2、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3、 肌膚不仁;即重不勝;昏不識人;舌即難言;口吐涎。 4、 從濕得之。

    5、 當利小便;發汗乃愈。

    6、 臟病也;終不移;腑病也;輾轉痛移。 7、 水逆;五苓散。 

    十、 名詞解釋

    1、 下利清谷:指泄瀉,瀉下清稀,完谷不化。

     2、 心中痞:指胃脘部位有痞塞不通之感。 3、 谷氣不行:指大便不通。

    4、 淋秘:淋指小便淋漓澀痛;秘指小便閉塞不通。 5、 氣邪風:泛指外來的致病因素。

     十一、 簡答題

    1、 治療外濕應當發汗,但發汗的要旨是“微微發汗”,使風濕俱去。若兼有內濕而見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應當利小便。濕性濡滯,非陽不化,故發汗、利小便的同時,應顧護陽氣,同時不可妄用大汗、火攻和下法。

    2、答:虛寒腹滿臨床表現為腹滿時減,腹如故,喜溫喜按,治療遵循“虛則補之”的原則,用溫藥以溫補臟腑的陽氣。實熱腹滿臨床表現為腹滿不減,減不足言,得熱則甚,得涼則舒。治療遵循“實則瀉之”的原則,治以寒藥攻下。

    3、瘀血阻滯,氣機痞塞,故胸滿。瘀血內阻,新血不能外榮,故唇痿舌青。血瘀津不行,津液不能上濡,故口燥;但病由瘀血,并非津虧,故雖口燥卻只欲漱水而不欲咽。此非外感為患,故無寒熱之表證;其脈雖大,但脈勢不足,往來澀滯遲緩,主瘀血為患;由于瘀血停留于血脈,以致影響氣機運行不暢,非飲食停滯,水飲留于胃腸,所以病人自覺腹部脹滿,而察外形并無脹滿之征。

    4、 痰飲病形成,因肺脾腎三臟陽氣虛弱,失卻調節排泄水液的功能,體內游溢之精氣不能化生氣血,遇陰寒凝集而成。飲為陰邪,遇陰寒而聚,得溫則化,同時陰邪最易傷人陽氣,水濕的運行依賴陽氣的推動,所以,治療借助于溫藥以振奮陽氣,開達湊理,通調水道,使飲邪自除。“和之”指溫藥不可太過,亦非燥之補之,寓調和人體的陽氣,實為治本之法。

     十二、 病案分析題

    1、 中醫診斷:黃疸

    證型:陽黃(濕重于熱)

    辨證分析:濕熱困遏脾胃,膽液不循常道外現。濕重于熱。 治法:利濕清熱退黃 方藥:茵陳五苓散

    綿茵陳30g 桂枝3g 茯苓9g 豬苓9g 生茅術9g 澤瀉12g

    2、 中醫診斷:血痹

    證型:氣血失和

    辨證分析:陽氣不足,氣虛血滯,營衛不和。 治法:益氣活血,調和營衛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

    黃芪50.0 桂枝15.0 赤芍15.0 王不留行15.0 生姜15.0 大棗5枚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高清国产|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亚欧洲乱码视频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精品中文人妻中文字幕|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超碰97|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色狠狠色噜噜AV一区| 深夜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制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麻豆 | 亚洲国产良家在线观看|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2019久久久高清日本道| 中文字幕乱伦视频|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色欲久久人妻内射|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家庭影院| 国产好大好硬好爽免费不卡| 亚洲一区成人av在线|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 国产 制服 丝袜 一区| av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亚洲色欲色欲WWW成人网|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综合一区 | 九九在线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国色天香成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