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道抹茶,很多人會想到日本。但實則,抹茶由漢人發明,是一種用天然石磨磨成非常細膩的粉狀的、蒸青的綠茶。
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習了抹茶道之后將其帶回日本,繼承并且將其發揚光大。現在可以說,抹茶已經成為日本的國粹。
抹茶的核心講究的是“和敬清寂”,這其中不乏日本人對生活的態度:“清寂”:略顯恬淡、冷寂的感覺;“和靜”傳達出尊重謙卑的儀態。
一提起日本茶道,通常會想起抹茶。目前來看,日本頗具盛名的抹茶茶道就是當年遣唐使榮西在中國學成之后帶回日本的那一套抹茶道,通過保留、繼承與發展,逐漸發展成為日本之最。
在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和煎茶道,其中抹茶道是日本的主流茶道。抹茶道亦稱“茶之湯”,日本目前延續的還是宋代點茶道演化而來,有一點不同的是日本采用的是末茶,是直接用茶末加以煎煮而成。
日本的茶道不單單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修生養性,是在日本的日常茶飯事中發展起來的,它甚至與宗教、信仰、哲學等等聯系起來。因此,它蘊含的是一種非一般的沉淀下來的氣質。
一場茶話會中間,正常的細節之處都展現著茶道的精髓“和敬清寂”,嚴肅祥和。日本人嚴謹的生活態度也展現在茶道之中。大到主客的話語小到一杯一箸的放置都有嚴格的要求,甚至舉手投足都是有極多的考究之處,比如用哪只手點茶、又或者是先邁哪只腿等等都有定式。
抹茶道的韻味隱藏在舉手投足間,展現的是一種生活態度。在紛擾的塵世間,享受片刻寧靜的沉淀下來的時光。
一場茶道除了抹茶之外,最主要的就當屬茶具了。一套好的茶具給用茶者帶來的是更生升華的享受。
茶筅,點茶用具,乃是將竹切成細刷狀所制而成,形狀一般都為喇叭狀。
盛抹茶的用具稱為茶入,為陶瓷質地,有多種形狀,通常分為茄子、肩沖還有海壺等。
上述所說的茶入是濃茶專用,而薄茶所用的器皿為木質上漆的小罐,形似棗,因此也取名為棗。根據規格分為平棗、小棗、大棗等。
茶碗,是直接與用茶者接觸的器皿,它的質地、手感、大小都會影響用茶者的心境。通常日本茶道中,茶碗有一樂、二荻、三唐津之說法。其中樂是指用樂燒制成的茶碗;而荻是荻燒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