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蹤·風貌·觀感 李勇軍 權威專家傳授秘籍 游記是記敘和描寫旅途見聞的一種文體,其三要素分別是:游蹤、風貌、觀感。要寫好游記,就要把這三個要素交代好,處理好。 一把游蹤寫清楚。 游蹤,就是游覽一個地方所經過的路線、軌跡。游覽某處,往往要經過許多地方,看到許多景物。行文的時候就必須按照游覽先后順序,清楚地交代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把游蹤寫清楚了,才能具體地描述景物所處的地點、方位、特征。 寫游蹤常采用的方法是“移步換景”,即隨著參觀者立足點的不斷轉移,描述不同地方見到的不同景物。比如《雨中登泰山》就是以作者登山的進程為順序,從岱宗坊寫到南天門,描繪出雨中泰山的美妙畫卷的。 二寫出風貌特點。 所謂風貌,就是指所游覽的景色。風貌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歷史風貌和現實風貌。歷史風貌主要涉及的是歷史典故、歷史事跡等。那些歷史悠長的古跡,其歷史風貌不容忽視。事實上,利用史料,插入傳說,還能增加游記文章的知識性和生動性。《難老泉》中,就將有關景色的史料、傳說與記游過程緊緊融合在一起,表現了景色的優美和歷史的悠久。 現實風貌,主要指的是實際的自然風景。這就要求我們注意細致觀察,緊抓景物的特點,展示其獨特風貌。如劉白羽《長江三峽》既描繪了三峽山陡、流急、灘險的共同特征,又著力描繪了它們各自的特點。 三寫好自己的觀感。 千人千景,萬人萬色。不同的人對同一景色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就曾說:“有些聲音是響亮清脆的,容易使人聯想起快樂的情緒;有些聲音是重濁陰暗的,容易使人聯想起憂郁的情緒。”這也就是說,在寫游記時,要寫好自己的觀感。觀感,源于景,又融入景。景物描寫只有滲透人物的真實感情,才能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