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汁清香甜美的枇杷不但味道適口,而且營養豐富。每百克鮮枇杷含碳水化合物7克,蛋白質0.7克,粗纖維0.8克,鈣22毫克,鐵0.3毫克,胡蘿卜素1.3毫克,磷36毫克,抗壞血酸3毫克。其胡蘿卜素和磷的含量,比荔枝、菠蘿、香蕉、柑橘都高。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已有“枇杷燃柿”的詞句,可見枇杷最晚在漢初已供奉皇帝食用了。 中醫認為,枇杷性涼,有潤肺、清肺之功。 《本草綱目》曰枇杷“性味甘、酸、平、無毒”,有“止瀉下氣,利肺氣,止吐逆,主上焦熱,潤五臟”之功效,主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嘔逆等癥。治療小兒夏日肺熱咳嗽、咳痰,或中青年肺結核咳嗽、咯血,可每日生食枇杷數枚,或用枇杷15枚煎湯,早晚分服。枇杷不僅利肺氣,還能“潤五臟”,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在冬天多發的疾病,夏天多采取扶正固本治療,亦即“冬病夏治”。 枇杷佐核桃則是有效的食療品,患者每天堅持食用(按2:1的比例),能夠滋肺補腎,提高肺系功能,增強抗病能力。 《本草綱目》說:“枇杷葉,治肺胃之病,大都取其下氣之功耳。氣下則火降痰順,而逆者不逆,嘔者不嘔,渴者不渴,咳者不咳矣。”《本草備要》云:“治熱咳、嘔逆、口渴。葉濕重一兩,干重三錢為氣足,拭凈毛。治胃病,姜汁炙;治肺病,蜜炙。”傳統上它與桑白皮、杏仁、馬兜鈴配伍可治肺熱咳嗽;與鮮蘆根、麥冬、天花粉配伍可治嘔吐呃逆、口渴等癥。 梨棗枇杷膏枇杷肉500克,鮮梨2~4枚,去核紅棗250克,蜂蜜100克。將枇杷加水適量煮1小時,再放入梨、棗、蜂蜜,再煮1小時即可。具有潤燥健脾、脾肺雙補之效。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兼有四肢酸軟、疲倦、不思飲食等癥者。 川貝枇杷膏枇杷肉250克,川貝10克,冰糖30克。將所有藥材放入高壓鍋中加水適量煮半小時換沙鍋,再文火煮2小時濃縮。具有潤肺化痰止咳功效,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熱咳嗽、聲音嘶啞等癥患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