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沒吃沒喝即將投降
美國為何還要扔原子彈 3
所以,美國向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一是為了促使日本盡快投降,二是出于戰后全球政治格局和話語權的考慮。果然正如美國所希望的那樣,投在廣島和長崎的兩顆原子彈,幾乎摧毀了整個城市。一顆大炸彈就能毀滅一個城市,這樣的威力絕對令人震撼,也使人對美國不由自主地產生了敬畏,美國也因此憑借原子彈的核壟斷,穩穩地座上了戰后世界新霸主的寶座。 是受害者還是加害者? 戰爭結束后,每年8月6日和9日,日本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紀念原子彈轟炸,努力把自己扮演成一個戰爭的受害者。 日本就那么無辜嗎?以廣島為例,首先是日本重要的軍事指揮中樞,在原子彈襲擊的8月6日當天,在廣島市區內的日本第二總軍司令部所屬各單位的現役軍人總共有23158人,還有約2萬名其他單位的軍人正在途經廣島中轉前往各地,總共有約4.3萬名軍人,幾乎占當時廣島全市總人口的18%。而且廣島還有大量的軍事設施和軍工企業,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在戰爭中都是合法的襲擊目標。 再看廣島的普通百姓,也一貫對戰爭相當地支持。日本采取的是地域征兵制,即一個地方的人集中編在一個部隊里,以廣島籍子弟編成的日軍部隊就是第五師團,因此也被叫作廣島師團。熟悉抗戰歷史的人,一定不會對日軍這個番號感到陌生。八路軍平型關大捷,打的就是第五師團的后勤部隊;南京保衛戰中,攻占浦口的就是第五師團,南京大屠殺當然也有第五師團的份;臺兒莊會戰中,第五師團又是進攻臺兒莊的兩路日軍之一;昆侖關大戰,又是第五師團的部隊唱主角……可以說,第五師團的官兵手上沾滿了中國人民的鮮血,對于這樣一支罪惡累累的殘暴之師的老家,難道說一點責任也沒有? 正如唯一一名參加過兩次原子彈襲擊的飛行員——美國空軍退役少將查爾斯·斯文尼,1995年5月11日在美國國會關于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襲擊聽證會上的講話中所說,“……與德國認罪的姿態不同,日本堅持認為它沒干任何錯事,它的行為是受當時局勢的拖累。這種態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彌合創傷的希望。只有記憶才能帶來真正的原諒,而遺忘就可能冒重復歷史的危險……也許如果日本人真切地了解過去,認清他們國家在戰爭中的責任,他們將會看到是日本戰犯要負起戰爭的罪責。日本人民應該給遠東人民一個答復,是誰把災難強加給遠東各國,最后強加給日本自己。當然如果我們與日本人一道抹煞歷史的真相,那么這一點是永遠也做不到的。如果日本不追尋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與自己相處,與亞洲鄰國、與美國相處?” “我和我的部屬在執行原子轟炸任務時堅信,我們將結束戰爭。我們并沒有感到高興。而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我們想回到自己的家人身邊。今天,我站在這里作證,并不是慶祝原子彈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原子彈襲擊使命是全人類最后一次。我們作為一個民族應該對原子彈的存在感到恐懼。我就感到恐懼。但回到1945年8月,在戰時情況下,在敵人頑固兇殘的條件下,杜魯門總統有義務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來結束戰爭。我同意杜魯門總統的決定,當時以及現在。戰后曾有人問杜魯門總統是否還有其他選擇,他響亮地說:沒有。接著他提醒提問者:記住,珍珠港的死難者也沒有其它選擇。” ——在南京,在整個中國,死難者也都沒有選擇。沒錯,當日本把自己標榜成受害者的時候,“這種態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彌合創傷的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