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榆油(按規定比例配方) 處方:地榆 100.0 紫草 50.0 冰片 4.0 制法:以上3味,地榆、紫草粉碎呈細粉;冰片用少量乙醇溶解,加加麻油適量調為油膏外用。 功能主治:用于亞急性濕疹、皮炎、帶狀皰疹及化膿性皮膚病等上藥共研細粉。成分作用:地榆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 2.苦參煎液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sol.) 苦參 30.0蛇床子 30.0蒼術 30.0 百部 30.0 明礬 15.0 外陰瘙癢、念珠菌性陰道炎、陰囊皮炎及肛周瘙癢等每日1劑,早晚水煎后外用,熏洗患處,亦可坐浴。 3. 地榆藥水 地榆 30.0 蒼術 30.0 黃柏 20.0 急性濕疹、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陰囊濕疹及小腿潰瘍等。 每日1劑,水煎后過濾去渣取藥液,濕敷外用。 4. 疣特洗劑木賊草 香附 川芎 丹參 薏仁 紫草 板蘭根 鴨膽子 紅花 尖銳濕疣、跖疣、多發性尋常疣每日1劑,水煎后熏洗患處或浸泡,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 5.桃紅酊 桃仁 30.0 紅花 12.0 桂枝 15.0 赤芍 6.0 川芎 10.0 純樟腦 10.0 40%~60%乙醇適量,凍瘡、結節性紅斑等浸泡1周外用。 6. 百部酊 百部 50.0 60%乙醇 100.0頭虱、陰虱及神經性皮炎等百部入乙醇浸泡7日后去渣外搽洗。每日2次~3次 7.三黃酊 黃連 20.0 黃柏 20.0 大黃 20.0 冰片 10.0 雄黃 10.0 75%乙醇150.0~200.0 夏季皮炎、痱子、毛囊炎等上藥入乙醇中浸泡7日后去渣外用, 每日2次~3次。 8.補骨脂酊 補骨脂 30.0 75%乙醇 100.0 白癜風、扁平疣補骨脂入乙醇中浸泡7日后外用,每日2次~3次。 9.川椒酊 川椒 100.0 毛姜(切片) 100.0 60%乙醇 400.0 斑禿、脂溢性禿發上藥入乙醇中浸泡5~6日,過濾去渣外搽脫發處(搽藥后可輕輕拍叩患處數分鐘)。 10.濕疹散生地榆 30.0 黃蓮 30.0 嬰兒濕疹共研細末,調麻油或氧化鋅油外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