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小史:上海話里“紅頭阿三”“癟三”“高麗棒子”的準確來源上海話里“癟三”的準確來源和“紅頭阿三”差不多。“癟三”絕不是beggar的翻版,而是源于上海租界。 上海當時有租界,有公共租界,法租界的區別。上圖中的跑馬場就是今天的人民廣場。 公共租界的中區,北區,西區租界的巡捕是“紅頭阿三”印度人為主。 “紅頭阿三”印度巡捕 安南是法國的殖民地。 法租界的巡捕自然是以安南人為主,也就是越南人,越南人不用裹頭布,但是也是屬于“三”這類的,如何區別呢?體型。 “癟三”最早指越南巡捕 越南人與中國北方人的體型比,顯得瘦弱,在華東地區,與中國人比也是偏瘦偏矮的,所以干癟的癟就用上了,“癟三”最早指越南巡捕。 公共租界的東區巡捕呢?公共租界的東區那里實際上是日本人控盤的,有時也稱日租界。當時日本吞并了朝鮮,所以巡捕是高麗人為主,日本巡捕則是高階層的巡捕,一般不出來巡邏。高麗巡捕從體型看與我們北方人區別不大,如何區別呢?除了警察制服,就是警務工具:警棍。 “高麗棒子”高麗巡捕 普通老百姓上街不會帶著警棍,高麗巡捕執勤必定要帶警棍,于是“高麗棒子”就是這樣喊出來了,以后有時泛指朝鮮人。 所以呢,“紅頭阿三”“癟三”“高麗棒子”分別最早是上海人對租界印度巡捕、越南巡捕、高麗巡捕的藐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