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一般發展緩慢,可以在發現后的數年內,甚至十幾年都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由于看起來沒有什么危害,許多患者都拖著,或者先用保守的治療方法。 殊不知,藥物、彈力襪等保守療法只能緩解靜脈曲張帶來的不適癥狀,并不能有效阻礙靜脈曲張繼續發展的病程。等意識到已經發生嚴重的并發癥時,大多數的患者往往不知所措,甚至病急亂投醫。 下肢靜脈曲張有哪些常見并發癥呢? 一、急性的紅腫發生 首先應立即就醫,由醫生判斷急性的下肢紅腫是由感染、還是淺靜脈或者深靜脈血栓等其他因素形成引起的。 如果是由淺靜脈血栓急性形成引起,尤其是范圍較大時,首選手術取栓的同時治療下肢靜脈曲張; 相關文章鏈接:《下肢靜脈曲張突發腫痛別耽誤——可能是血栓!》 二、曲張靜脈破裂出血 有少部分的病例甚至沒有明確外傷的情況下,會發生曲張靜脈破裂出血的緊急情況,靜脈血往往從破口涌出。由于靜脈壓力大,普通的按壓無法迅速止血。 臨床上還遇到過有些老年人在夜間睡眠時發生自發性出血,因不自知,而大出血休克,危及生命的情況。 清醒時遇到這種情況,應當首先平躺,并抬高下肢,然后用紗布包扎壓迫,可以止血。初步止血后立即就醫求助血管外科醫生,并盡早手術治療,以免再次發生。 三、皮炎、濕疹、皮膚硬化 靜脈曲張會引起下肢皮膚色素沉著、瘙癢、脫屑、發紅、變硬,有時引起的局部濕疹甚至可能蔓延至全身,造成患者痛苦。 因此,皮膚狀況一但得到控制,就應盡早手術治療靜脈曲張。 四、發生潰瘍 一旦發生潰瘍,病程已經拖到最后一期。 雖然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但仍需要積極治療:先通過傷口換藥,使得感染和創面得到控制,就應盡快預約手術治療。 引起腳部潰瘍的原因有好幾種,治療方法不同,因此一定要請有經驗的醫生仔細檢查,明確診斷。 綜上所述,無論是哪種并發癥,都是由于靜脈曲張沒有及時手術治療,病程拖延的結果。 靜脈曲張最好的手術時機,應當是不痛不癢沒有臨床癥狀時,術后恢復快、效果好。 而一旦發生靜脈內血栓形成、無菌性炎癥、色素沉著、潰瘍、淤積性皮炎、破裂出血等,不僅患者遭受更多的痛苦,而且手術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