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4歲3個月,有一天她一邊坐在小凳子上玩,一邊問:“媽媽,你說玟玟是不是很討厭?”媽媽說:“為什么???”苗苗說:“玟玟有個娃娃,眼睛能動,她不讓我玩兒,我的娃娃都給她玩兒,她討厭!”媽媽夸苗苗:“寶寶懂得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是對的,玟玟可能是太喜歡自己的娃娃了,舍不得分享,不是討厭。”苗苗又說:“你沒看見玟玟的娃娃,一點兒也不好,衣服臟,肚子破,我根本不想要,破娃娃!”過了一會兒,媽媽問苗苗:“你是不是很想要一個眼睛會動的娃娃?”她毫不猶豫地說:“想!” 苗苗這種前后矛盾的言語其實是孩子的嫉妒心理在作怪,孩子在1歲以后,會從苦惱的情緒中進一步分化出嫉妒,這是兒童心理發展中的常見現象。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呢?父母可參考以下建議: 1、了解孩子嫉妒的原因。孩子的嫉妒是直觀的、真實的,不像成人摻雜著許多社會因素。父母應學會傾聽孩子的心理感受,對他們的苦惱表現出關心和理解,避免盲目批評孩子。要避免像“你再這樣,媽媽就喜歡別人,不喜歡你了!”之類的話,這只會令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內心對別人更嫉妒。 2、用正確詞語夸獎孩子。父母在夸獎孩子時要注意言辭,最好不要用“漂亮”、“聰明”、“聽話”這樣對比強烈,卻不具有行為指導性的詞,這會讓被夸的孩子不知道做了什么就被夸了,而沒被夸的孩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努力才能得到表揚,而像“努力”、“專心”、“有耐心”之類的詞會更好。 3、教孩子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孩子的很多嫉妒是因為他們還不能全面地看問題,不能對自己和他人進行正確的評價,所以父母就要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首先可以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發現別人的優點,要學會鼓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