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桑椹子滋補肝腎、養血熄風 桑椹子即桑樹之果實,桑樹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而以南方各省為多。《神農本草經》載有桑上寄生、桑根白皮、桑葉、桑耳,而獨遺桑椹。張路玉《本經逢原》說:《本經》桑根白皮條下之“主傷中,五勞六極贏瘦,崩中,.脈絕,補虛益氣”,皆言桑椹之功。李時珍《本草綱目》,亦沿舊例,將桑椹之功,誤列于根皮之下,“所以世鮮采用”。如此良藥,且采集又易,卻不為人所注目,殊為可惜。 桑椹子色紫紅,老熟則黑,入肝腎二經,性味甘酸而寒,為滋補肝腎、養陰熄風之要藥,朱老指出:舉凡肝腎陰虛所致之糖尿病、高血壓病以及老人精虧血少之耳鳴、怔忡、不寐、腰酸腳弱、便秘,悉為妙品。誠如《本草經疏》說:“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熱,為涼血補血益陰之藥。消渴由于內熱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臟皆屬陰,益陰故利五臟。陰不足則關節之血氣不通,血生津滿,陰氣長盛,則不饑而血氣自通;熱退陰生,則肝心無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寧?!比胨幩磧魰窀捎?,湯劑一般用量以15~30克為宜,脾虛泄瀉者忌之。鮮者可作水果食用。桑椹子熬膏便于久服,對肝腎陰虛者尤為適宜。制法:在桑椹子成熟季節,采集顏色紫黑、顆粒飽滿、干凈之果實,清水洗凈,然后用紗布作袋。擠取其汁,置砂鍋或搪瓷鍋中,文火慢熬,加冰糖、蜂蜜收膏,置冰箱中保存,每服一二匙,1日3次,殊有佳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