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功效:治療現代人電腦一族頸椎腰椎疾病;有利于補充男性陽氣,輔助治療癃淋(中醫病癥名,西醫中的前列腺疾病);女性白帶增多,月經不調,痛經等病癥可以得到很好調理;腎虛、體弱、失眠多夢能治;還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風、半身不遂。循序漸進,幫助逐漸打通任督二脈。揭開氣功神秘面紗,簡單易行,拒絕忽悠。 簡介: 蹲墻,又叫面壁蹲墻,原來是太極拳等內家拳用來松腰的秘法,改革開放后,由氣功科學化研究學者龐明先生傳出。蹲墻只有兩個動作要領:一是面對墻壁,二是下蹲上起,十分簡單,但是效果顯著,蹲墻功是傳統內家拳功法中最為重要的功法之一,是一種全身鍛煉的便捷方法。因為太簡單太高效,以前,師傅要練此功時,總是借故把身邊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練,由此可見蹲墻功受到練家的何等珍視。
要領: 1.面對墻壁,雙腳與肩同寬,腳尖碰到墻面,雙手自然下垂,整個過程一定要正對前方,頭不能偏斜。 2.兩膝碰墻,兩肩微微向前扣,額頭及鼻尖可以碰墻,頭頂百會穴上領,感覺被一根繩子往上提(虛靈頂勁),不可后仰。 3.緩緩下蹲,蹲到極限位置,大腿緊貼小腿,緩緩站立。 4.呼吸:一開始可以隨意自然呼吸,進一步可以下蹲呼氣,起立吸氣,有一定基礎后可以一次深吸氣,起立時再呼氣,基礎比較好后可以一次深呼吸做5-10個。 5.站位:一開始可以雙腳與肩同寬,有基礎后雙腳要慢慢并攏,直到完全并攏。一開始蹲不下去腳尖可以略微離開墻面,有基礎后必須碰到墻面,基礎較好后可以赤腳練。 6.個數:開始一次做10-15個,身體好的從30個起步,逐漸增加,日常健身堅持每天100個以 就這么簡單,一句口訣就是“面對墻壁,腳尖貼壁,下蹲起立,循序漸進”,不需要意念引導,蹲多了意念自然會出來,蹲多了自然就放松了,每天能蹲300下,自然會有輕松的感覺,這就是內功的開始,能蹲上千下,內功自然就出來了,任督二脈就開始慢慢自然通暢了,就這么簡單。 一開始,動作不標準不要緊,關鍵是要堅持。身體健康的年輕朋友,則應盡量按標準的姿勢蹲。剛開始時可能比較困難,沒等蹲下去,就會往后倒,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隨著脊柱、腰部松動程度的提高,就能順利下蹲、上起了。蹲到2至3天,雙腿就可能有酸痛感,這時不要停止蹲,每天繼續堅持蹲,過七天闖過去也就不痛了。后續內功的東西,網上資料很多,說法也有不同,其實功夫到了一定程度,每個人的感受表達出來都不一樣,這里就不多說了,大家還是要注重堅持練習。
與現代健身法中深蹲的區別 1.不傷膝蓋:現代健身法中也強調頭不超過膝蓋,膝蓋不超過腳尖,額頭過膝蓋傷腰,膝蓋過腳尖傷膝蓋,但現代健身實際練習過程中,膝蓋多少都會超過腳尖,這樣對膝蓋有傷害。蹲墻功用一堵墻限制了額頭和膝蓋的位置,無任何副作用。 2.拉伸脊柱:經科學測量,蹲墻比普通深蹲時脊柱長2-5厘米,脊柱的前方后方在中醫里叫任脈和督脈,任脈主血,督脈主氣,為人體經絡主脈。任督二脈若通,則八脈通;八脈通,則百脈通,進而能改善體質,強筋健骨,促進循環。通過蹲墻,自身拉伸脊柱,不但能治療腰椎頸椎疾病,也是打通任督二脈最直接的方法。
中醫原理 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過任督二脈的修煉達到丹田氣足圓活,尤其是對頸、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壓縮,可牽扯到常常運動不到的肌肉、韌帶、神經,從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日久自然感應異常靈敏,而使肌肉、骨骼達到堅韌有彈性。就傳統而言,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靈活、氣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強腎的功能,使人元氣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另一方面,可保證腰主宰一身活動的職能,故古人又有“力發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說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響丹田蓄氣,阻滯背部氣機上升,輕則背部酸痛、板直、頭暈,眉間悶脹、腹滿、腹脹等;重則氣機走竄,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響命門之火對水液的蒸騰,男性可出現遺精、白濁,甚至癃淋;女性則白帶增多,月經不調,小便頻數等。其三,練動動者(尤其往復轉身頻繁者),易使陰陽升降失衡,浮陽上騰于面,多呈滿面紅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風(即半身不遂)。那么怎么來松腰呢?而蹲墻功是全身的運動,能調理周身氣機,所以對治療全身各處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練此功,還能盡快排除各種練功反應、糾治因練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種種不適。譬如,改變自己意識里的好多不良東西。一個人意識亂了之后,外面的東西很容易影響自己,本來很簡單的東西現在也變的很難了,不是以前那種自由自在的了,自己總想改變可總做不到,所以非要通過這種艱苦的鍛煉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如果你感覺本文不錯,請把它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對氣功有興趣,就搜索并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氣功”,或加微信號碼“qigongzhib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