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者練松腰功法面壁蹲墻功,效果非常神奇,有福者進!
一、姿勢要求,面對墻壁,兩腳并攏(開始時可兩腳分開,平行站立與肩等寬),腳尖與墻根接觸,周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然后下蹲,蹲時兩肩前扣,含胸,鼻尖觸墻,頭不可后仰,腰向后突,不可前塌,蹲到大腿呈平行狀時,可停留一會再往下蹲,蹲到極限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時鼻尖也要觸墻,故此法又稱面壁蹲墻法,反復進行,多多益善。
本功法無需用意念,只要認真蹲、起即可。當然若能下蹲時意守臍內,上升時意守百會效果更好。 二、功效:本功法是松腰秘法,反復練之可幫助松腰。腰一旦放松,則周身氣血易于流通,不但強身壯體效果明顯,而且是調節氣機的良方,可以糾正身體各部分已紊亂了的氣機。只要不是精神失常,無論哪里的氣不順,皆可以此調理,只要堅持練習,若達到能一連蹲數百次,堅持習練,無不愈者。 蹲墻功的功用 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靈活、氣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強腎的功能,使人元氣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另一方面,可保證腰主宰一身活動的職能,故古人又有“力發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說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響開田蓄氣,阻滯背部氣機上升,輕則背部酸痛、板直,頭暈,眉間悶脹,腹滿,腹脹等;重則氣機走竄,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響命門之火對水液的蒸騰,男性可出現遺精、白濁,甚至癃淋;女性則自帶增多,月經不調,小便頻數等。其三,練動動者(尤其往復轉身頻繁者),易使陰陽升降失衡,浮陽上騰于面,多呈滿面紅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風(即半身不遂)。那么怎么來松腰呢?我們這里介紹的面壁蹲墻功是智能氣功系列功法中松腰的捷法。另外,蹲墻功是全身的運動,能調理周身氣機,所以對治療全身各處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練此功,還能盡快排除各種練功反應、糾治因練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種種不適。 蹲墻功的動作要領 面壁而立,兩腳并攏,周身中正,全身放松,會陰上提,腳尖頂墻根,兩肩前扣,含胸收腹,腰后突下蹲。下蹲時頭不可后仰、不可傾斜,徹底蹲下后再緩緩上起。如此反復多次。下蹲時,可守下丹田,同時注意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節放松下落;上起時,注意用百會上領,將脊柱逐節抻起、拉直。練功時只要使精神專一于形體動作,使之合度即可,無其他特殊意念活動。 蹲墻的三個階段 將蹲墻功作為一個獨立的小功法來鍛煉,根據其功夫層次由易到難,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一、初始階段。剛開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兩腳的姿勢和距離。腳尖可以先離開墻,離多遠以盡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為度。如年紀大或行動不方便的同志,可以兩腳尖離開墻根,兩腳分開,以降低難度。甚至還可抱住樹、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一開始,動作不標準不要緊,關鍵是要堅持。年輕的身體健康的同志,則應盡量按標準的姿勢蹲。剛開始時可能比較困難,沒等蹲下去,就會往后倒,碰到這種情況,就要精神高度集中專一,并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個為一組,每天蹲一組以上,多多益善(現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數百,甚至上千、上萬個,收益頗大)。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隨著周身各部氣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動程度的提高,就能順利下蹲、上起了。此時就應轉入第二階段的練習。 二、熟練階段。此階段在兩腳并攏,腳尖抵墻能完成蹲墻動作的基礎上,應注意“形松意充”,體會周身氣機的升降開合,同時增加蹲墻的次數和時間。 三、提高階段。按標準姿勢能輕松自如地完成整個動作后,就不應再盲目追求數量(即蹲墻的次數),而應加大難度,提高質量。加大難度的方法如下: 1.赤腳蹲墻。赤腳,腳尖抵墻下蹲,同穿鞋蹲墻的感覺大不一樣。大大加強了對脊柱的抻拉作用。 2.撐臂蹲墻。這在難度、力度上又加了碼。蹲墻時,兩臂保持左右手舉成一字形,立丁字掌。進一步還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時,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時,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墻壁。練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3.背手蹲墻。①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門。經過撐臂蹲墻,起落時身體平穩,不會后仰,就可以采取這種辦法。②兩臂置于背后時,兩小臂重疊,兩手互握對側肘關節。這樣做在蹲墻時還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4.拳抵鼻尖蹲墻。蹲墻時,可用一手握拳,橫置于鼻前,用拳眼對準鼻尖。熟練后,可加至兩拳相接,置鼻尖與墻壁之間,下蹲上起。此動作難度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練習,久之自然合度。 5.蹲墻耗功。當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定住姿勢不動,當作站莊來練,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若此時能在鼻尖前放置兩拳,剛效果會更好。 智能氣功博采眾長,功法中藏有眾多的練功訣竅。蹲墻功就是諸多小訣竅、小功法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在過去被視為不傳之秘。師傅要練此功時,會借故把身邊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練,由此可見蹲墻功受到練家的何等珍視。因此,想進行氣動健身及想長功夫的功友,對蹲墻功切莫等閑視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