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鄭州老機場開建。
★1956年,中國民航在鄭州老機場建立民用航空站,改為軍民合用機場。
★1958年12月,開辟了鄭州第一條地方航線——鄭州至南陽航線,這是民航為鄭州民眾服務的開端。
★1985年2月3日,上海民航局“運十”大型客機首航鄭州,在鄭州老機場試飛成功。
★1989年2月2日,鄭州老機場獲得國務院正式批準對外開放,成為國內航空干線的重要樞紐之一。
★1997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在新鄭建成通航。
★2011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正式跨入“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
★2012年12月19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即將完工的鄭州機場T2航站樓,不僅承載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騰飛的使命,還將開啟河南交通樞紐的新時代。在T2航站樓即將投用、鄭州航空即將迎來新騰飛之際,我們不妨來梳理、回顧鄭州航空業發展的歷程,感今追昔,共享驕傲。
鄭州老機場:成為國內航空干線重要樞紐
鄭州老機場位于市區東北郊的黑莊和祭城之間。1942年始建,是一個小型軍用機場,初建占地800多畝,只有一條300多米長、南北方向的土質跑道。新中國成立后,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5年計劃期間,1950年,子弟兵揮臂鏟平連綿起伏的沙丘,擴建了國民黨留下的破舊不堪的鄭州老機場,混凝土跑道長1960米、寬60米。
1956年,中國民航在鄭州老機場建立民用航空站,改為軍民合用機場。當年旅客吞吐量僅12個人,貨郵發運量僅793公斤。
1958年12月,開辟了鄭州第一條地方航線——鄭州至南陽航線,這是民航為鄭州民眾服務的開端。上世紀60年代初,鄭州老機場還沒有固定的航線和航班,只開通了廣州—鄭州—北京航線。
1975年8月上旬,駐馬店、許昌、南陽等地特大暴雨成災,鄭州民航先后從鄭州老機場調集21架飛機參加救災工作,順利完成救災搶險任務,發揮了很好的應急作用。
1977年開始,辟有經過航線6條,始發航線1條,可直通北京、上海、西安、長沙、廣州等城市。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鄭州被辟為民航航空口岸,從此標志著我市向航空現代化邁出了重要一步。為紀念民航口岸的開通,遂將方便乘客、接送往來車輛通行而形成的道路取名“民航路”。
1985年2月3日,上海民航局“運十”大型客機首航鄭州,在鄭州老機場試飛成功。
1987年,由于航線增多,業務繁忙,鄭州老機場開始擴建,設有候機樓、貴賓室、旅客餐廳、招待所。擴建的老機場占地287公頃,跑道長2200米,可起降波音757以下各型飛機,停機坪2.5萬平方米,同時可停放6~8架中、小型飛機,有經、停航線17條,每周321個航班,可直達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哈爾濱和香港等17個城市。
1989年2月2日,鄭州老機場獲得國務院正式批準對外開放,成為國內航空干線的重要樞紐之一。
1997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建成通航,原在鄭州老機場的所有航班全部轉至鄭州機場,至此,鄭州老機場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它的地盤被規劃為鄭東新區的一部分。
鄭州機場:躋身“千萬級”機場行列
1997年,中原地區最大的航空港——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在新鄭建成通航,它位于鄭州市東南方向,距鄭州市區直線距離15公里,是沿海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結合部分,因此是我國重要的干線機場及空中交通樞紐。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1997年建成通航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承載能力已嚴重不足。機場改擴建工程2007年底竣工后,航站樓建筑面積為12.8萬平方米,機坪面積為25.6萬平方米,機位43個,年旅客保障能力1200萬人次,貨郵保障能力35萬噸。
2011年12月26日,伴隨著CZ3972航班順利降落,鄭州機場喜迎第1000萬名旅客,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千萬人次,正式跨入“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
2012年12月19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2015年9月21日,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一架白色小型飛機安全降落在新鄭國際機場第二跑道上,這標志著鄭州機場二跑道飛行校驗工作順利完成,已具備試飛條件。
2015年10月15日,隨著一架南方航空公司B777—300ER型客機平穩的降落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新建二跑道上,標志著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南地區管理局組織的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跑道飛行程序實地驗證試飛成功。
2015年11月12日,河南機場集團與西部航空公司在鄭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西部航空公司將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設立分公司,成為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的第二家客運基地航空公司。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作為河南省的空中門戶和國內重要的航空港之一,空中航線貫穿東、西、南、北,是中原地區空中交通樞紐,承擔著河南省的大部分航空運輸任務,運輸規模占全省民航運輸的96%以上。
T2航站樓:為航空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2011年11月21日,國家發改委批準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本期工程按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9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的目標設計。主要建設內容:飛行區等級為4F,在現跑道北側建設長3600米的第二跑道和滑行道系統;新建48.45萬平方米的航站樓,配套建設空管、供油及其他相關生產設施。
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也是國務院2013年3月7日批復的《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25)》中的核心工程。該工程是一個匯集航空、城鐵、地鐵、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的綜合交通樞紐,旅客在此可以實現各種交通方式的零換乘。
據了解,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占地8587畝,其中跑道飛行區用地6310畝,將建設3600米長的第二跑道,規格為4F級,是目前等級最高的跑道,可以滿足世界當前最大的客機A380起降。即將竣工的機場二期工程,將把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打造成為多式聯運,無縫銜接、零距離換乘的交通樞紐,這也是繼上海虹橋機場之后,國內第二個多種交通方式有效銜接的機場,將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插上騰飛的翅膀,真正實現將河南建設成中原地區綜合交通樞紐的戰略構想。
T1航站樓設計客流量為1580萬人次,T2航站樓設計客流量為2900萬人次。未來,兩大航站樓實際客流量可以達到3500萬~4000萬人次。二期擴建工程完工后,鄭州機場將直接進入中國十大國際機場的行列之中。至此,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在國內140多個民用機場中站到前列,長期以來制約河南省經濟發展的民航運輸能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記者 侯愛敏 文 唐 強 宋 曄 丁友明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