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潛丸治腎陰不足,筋骨痿軟,不能步履。 龜板 黃柏各四兩 知母 熟地各二兩 牛膝三兩五錢 芍藥一兩五錢 鎖陽一兩 虎骨一兩 當歸一兩 陳皮七錢五分,右為末,煮羯羊肉,搗為丸,桐子大,淡鹽湯下。
【集注】 王又原曰:腎為作強之官,有精血以為之強也。若腎虛精枯,而血必隨之,精血交敗,濕熱風毒遂乘而襲焉。此不能步履,腰酸筋縮之證作矣。且腎兼水火,火勝爍陰,濕熱相搏,筋骨不用宜也。
方用黃柏清陰中之火,燥骨間之濕,且苦能堅腎,為治痿要藥,故以為君。 虎骨去風毒,健筋骨為臣。 因高源之水不下,母虛而子亦虛,肝臟之血不歸,子病而母愈病,故用知母清肺原,歸芍養肝血,使歸于腎。 龜稟天地之陰獨厚,茹而不吐,使之坐鎮北方。 若陳皮者,疏血行氣。 茲又有氣化血行之妙,其為筋骨壯盛,有力如虎也必矣。 『道經』云:虎向水中生,以斯為潛之義焉夫!是以名之曰:虎潛丸。
葉仲堅曰:痿原雖分五臟,然其本在腎,其標在肺, 『內經』云: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又曰:陽氣內伐,水不勝火,則骨痿髓虛,故足不任身。 骨痿者生于大熱也,若視為虛寒而投以桂,附,多致不救。 是方以虎名者,虎于獸中稟金氣之至剛,風生一嘯,特為肺金取象焉。 其潛之云者,金從水養,母隱子胎,故生金者必麗水,意在納氣歸腎也。 龜應北方之象,稟陰最厚,首常向腹,善通任脈,能大補真陰,證深得夫潛之意者。 黃柏味厚,為陰中之陰,專補腎膀之陰不足,能使足膝中氣力涌出,故痿當家必用二者為君,一以固本,一以治標,恐奇之不去,則偶之也。 熟地填少陰之精,用以佐龜板,知母清太陰之氣;用以佐黃柏,牛膝入肝舒筋。歸,芍佐之,肝血有歸;陳皮疏之,氣血以流,骨正筋柔矣。 又慮熱則生風,逗留關節,用虎骨所以驅之;純陰無陽不能發生,佐鎖陽以溫之。羊肉為丸,補之以味。淡鹽湯下,急于入腎。斯皆潛之為義。
《醫宗金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