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下每一道題下面有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1.★關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多為間接暴力引起 B.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易并發血管神經損傷 C.肘后三角正常則說明是伸直型骨折 D.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容易導致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征 E.嚴重者一般需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答案:B 題解: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易并發血管神經損傷,所以容易導致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征。 2.★關于脛腓骨骨折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脛骨上1/3骨折可造成小腿下段的缺血壞死 B.脛腓骨中1/3骨折有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的可能 C.腓骨中段骨折可引起足下垂 D.脛骨中下1/3骨折可發生延遲愈合或不愈合 E.腓骨頸骨折容易傷及腓總神經 答案:C 題解:脛骨前內側位于皮下、骨折端易刺破皮膚形成開放性骨折,其上1/3骨折由于遠骨折段向上移位,壓迫動脈分叉處,可致小腿下段缺血或壞疽;中下1/3骨折若擠壓重,常引起骨筋膜室綜合征(脛前區與腓腸肌區硬腫痛);下1/3骨折因血運不良,往往發生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腓骨上段骨折,尚能合并腓總神經損傷(足下垂及拇趾不能背伸)。 3.★股骨頸內收型骨折是指Pauwels角 A.大于50° B.小于50° C.小于40° D.小于30° E.等于30° 答案:A 題解:根據X線正位片上顯示的骨折線傾斜度,即骨折線與兩髂嵴連線所成的夾角(Pauwel角),大于50°者稱內收型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困難,不連接率高;小于30°者則稱外展型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較穩定,愈合率高。 4.★關于關節脫位特有體征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A.腫脹、畸形、功能障礙 B.壓痛、腫脹、淤斑 C.畸形、反常活動、關節空虛 D.畸形、反常活動、彈性固定 E.畸形、彈性固定、關節空虛 答案:E 題解:一般表現:患處疼痛、腫脹、喪失活動功能;特殊表現:畸形、彈性固定、關節腔(盂)空虛。 5.★肩關節脫位的表現中不正確的是 A.肩部外傷史 B.方肩畸形 C.關節盂空虛 D.Thomas征(+) E.Dugas征(+) 答案:D 題解:根據典型外傷史,患肢輕度外展彈性固定、病人上身稍傾斜以健手托患側前臂、肱骨頭移位、方肩畸形、杜加征陽性,診斷不難。 6.★關于股骨頸骨折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好發于老年女性 B.囊內的頭下型骨折固定不好極易形成股骨頭缺血壞死 C.患肢多呈短縮、外旋、內收畸形,大轉子上移 D.內收型骨折,剪力小、較穩定,愈合率高 E.一般需要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答案:D 題解:股骨頸骨折常因扭轉跌倒時,一側臀部著地引起,好發于老年人,尤以女性多見。按骨折線的部位可分為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前兩種類型骨折線在關節囊內,稱囊內骨折,后一類型為囊外骨折。由于股骨頭頸血液供應差、愈合慢,加之常復位不良、內固定質量較差,極易形成股骨頭缺血壞死,特別是囊內的頭下型骨折。根據X線正位片上顯示的骨折線傾斜度,即骨折線與兩髂嵴連線所成的夾角(Pauwel角),大于50°者稱內收型骨折,常有移位,剪力大,固定困難,不連接率高;小于30°者則稱外展型骨折,多有嵌插,剪力小、較穩定,愈合率高。 7.★何謂關節脫位 A.關節分離 B.關節囊扭傷并斷裂 C.關節韌帶斷裂 D.關節面失去正常對合關系 E.關節出現畸形和彈性固定 答案:D 題解:關節脫位(脫臼)指組成關節的各骨面失去正常的對合關系。脫位主要見于青壯年。上肢關節結構一般較下肢薄弱,關節脫位亦好發于上肢。關節脫位時,關節囊、骨膜、關節周圍韌帶及肌腱常被撕裂,有時尚可合并關節內、外骨折。 8.★髖關節脫位發生率最高的是 A.前脫位 B.后脫位 C.中心性脫位 D.合并股骨頭骨折的脫位 E.合并髖臼骨折的脫位 答案:B 二、以下提供若干個案例,每個案例下設若干個考題。請根據各考題題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題下面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 女性,70歲。下樓時不慎摔傷右髖部,查體:右下肢短縮,外旋50 o 畸形,右髖腫脹不明顯,但有叩痛 (9~12共用題干) 9.★★★最可能的診斷是 A.右髖后脫位 B.右髖前脫位 C.右股骨頸骨折 D.右粗隆間骨折 E.右髖軟組織損傷 答案:C 題解:典型外傷史;傷側髖部疼痛,一般不能站立行走,活動髖關節誘發劇痛,局部存在明顯壓痛及傷肢捶跟痛;患肢多呈縮短、外旋、內收畸形,大轉子上移。 10.★★★為證實診斷首先需要的檢查醫 學 教 育 網 是 A.普遍X線片 B.CT檢查 C.MRI檢查 D.核素骨掃描 E.關節造影 答案:A 題解:X線攝片可明確診斷及區分骨折類型。某些嵌插型骨折患者有時仍能行走,疼痛很輕,易漏診,但傷肢外旋畸形及捶跟痛應引起注意,傷后2周再復查X線片即能顯示骨折線。 11.★★★該患者最易發生的并發癥是 A.脂肪栓塞 B.坐骨神經損傷[醫學教 育網 搜集整理] C.髖內翻畸形 D.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E.髖關節周圍創傷性骨化 答案:D 題解:由于股骨頭頸血液供應差、愈合慢,加之常復位不良、內固定質量較差,極易形成股骨頭缺血壞死,特別是囊內的頭下型骨折。 12.★★★選擇哪種治療最合適 A.皮牽引治療 B.髖人字石膏固定 C.骨牽引治療 D.股骨粗隆間截骨術 E.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答案:E 題解:移位不明顯或無移位的外展形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療;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可經牽引復位,閉合打入空心螺釘固定;年齡在60歲以上病人,亦考慮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中年男性,右上肢外展牽拉傷,患肩疼痛,以健手托患側前臂。檢查:患側方肩,杜加氏征陽性 (13~14共用題干) 13.★★★其可能診斷是 A.鎖骨骨折 B.肱骨解剖頸骨折 C.肱骨外科頸骨折 D.肩關節脫位 E.肩鎖關節脫位[醫學 教育網 搜集 整理] 答案:D 題解:根據典型外傷史,患肢輕度外展彈性固定、病人上身稍傾斜以健手托患側前臂、肱骨頭移位、方肩畸形、杜加征陽性,診斷不難。 14.★★★治療上首選 A.懸吊牽引 B.皮膚牽引 C.骨牽引 D.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E.手法復位外固定 答案:E 題解:應盡早在局麻下(2%利多卡因10ml注入關節腔內)手法復位。手法有:(1)足蹬法。(2)旋轉法。復位后,用三角巾托起傷肢,再用一塊三角巾將其固定在胸前內收內旋位。鼓勵病人腕關節及指關節活動,3周后去除固定,逐步練習做肩關節活動。 男性,35歲,駕車肇事,右髖致傷劇痛。檢查:見右下肢短縮,內旋、內收位彈性固定。右足不能背屈 (15~18共用題干) 15.★★★其臨床診斷可能是 A.髖關節脫位 B.髖關節挫傷 C.髖臼骨折 D.股骨頸骨折 E.髂骨翼骨折 答案:A 題解:嚴重而典型的外傷史;后脫位時患肢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并有彈性固定;傷側股骨粗隆上移,臀部膨隆,有時能捫及股骨頭。 16.★★★為明確診斷應首先提出的檢查 A.肌電圖 B.CT C.MRI D.X線片 E.血型及血常規 答案:D 題解:X線檢查可了解脫位情況,是否合并髖臼后緣骨折等。 17.★★★如果經檢查確定為髖關節后脫位,其治療方法應盡早考慮 A.下肢皮牽引復位 B.下肢骨牽引復位 C.手法復位 D.手術切開復位 E.鎮靜、止痛、肢體重力復位 答案:C 題解:盡早在腰麻(青壯年)或全麻(老年、小兒)下手法復位。手法有:Allis法(提拉法)、 Bigelow法(旋轉法)、 Stimson法(懸垂法) . 18.★★★該損傷容易出現的并發癥為 A.坐骨神經損傷 B.急性骨萎縮 C.股骨頭壞死 D.下肢靜脈血栓 E.下肢淋巴水腫 答案:A 三、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同使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考題關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相應題號的相應字母所屬的方框涂黑。每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19~23題共用備選答案) A.孟氏骨折 B.蓋氏骨折 C.Colles骨折 D.Smith骨折 E.Barton骨折 19.★橈骨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頭脫位: 答案:A 20.★尺骨上1/3骨折合并橈骨小頭脫位: 答案:B 21.★屈曲型橈骨下端骨折: 答案:D 22.★伸直型橈骨下端骨折: 答案:C 23.★橈骨遠端關節面骨折合并腕關節脫位: 答案:E (24~26題共用備選答案) A.肩關節前脫位 B.肘關節后脫位 C.橈骨小頭半脫位 D.髖關節后脫位 E.髖關節前脫位 24.★Allis法復位: 答案:D 25.★患肢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并有彈性固定: 答案:D 26.★患肢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并有彈性固定: 答案:E |
|
來自: 昵稱29410904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