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養殖基地的生態養雞場
目前,生態養雞基本都是被理解為放養雞群,這也是生態養雞的主要模式。 1 .生態養雞的放養場地 雞群放養場地的類型很多。但是,在不同的地區放養場地的主要類型有差別,不同類型放養場地所放養雞群的類型也有差別,需要因地制宜進行選擇。 ( l )果園放養雞群中原地區的果園包括蘋果園、桃園、梨園、杏園、李子園、柿子園等水果園,也包括核桃園、板栗園、棗園、山碴園、石榴園等干雜果園。 果園養雞要注意預防雞只損壞果實。對于樹干低矮、果枝下垂類型的果樹,一般放養白羽肉雞或速生型黃(麻)羽肉雞、絲羽烏骨雞、農大3 號矮小型粉殼蛋雞或褐殼蛋雞。這些雞跳躍能力差,很少會上到樹上,不會對果實造成危害。樹干較高的水果園或干雜果園,各種類型的雞都可以放養。櫻桃、鮮桃等一些成熟期早的果園,也可以在水果采摘后(6 一11 月)利用果園場地放養各種類型的雞群。 ( 2 )樹林放養雞群我國中原地區有大量的林地,尤其是近年來許多地方栽種了大片的速生楊,這些林地下空間大,地面有較多的各類蟲子,是放養雞群的重要場地。林地內適合各種類型雞群的放牧養殖。在南方,有的地方有大片的竹林、松樹或柏樹林,也可以用于放養雞。 一些山區為了防止水土流失也種植了大片的雜木林,當樹齡超過5 年后(樹根扎得比較深,固土和保墑能力較強),用于生態養雞也是比較理想的。 ( 3 )山溝放養雞群在淮海、長江流域,由于氣溫高、降水多,許多山溝的自然植被條件很好,各種樹木,包括大量的灌木和雜草叢生,草叢中各類蟲子數量很多,能夠為雞群提供豐富的天然飼料,是很好的生態養雞場地。 ( 4 )綠化用苗木地放養雞群近年來不少地方把種植綠化苗木作為發展地方經濟的一個重要產業。在成片的苗木地內也可以放養雞群。 ( 5 )灘地放養雞群在一些沒有耕種的灘地,每年4 月以后就會有大量的雜草,雜草中會滋生許多蟲子。利用灘地放養雞群在一些地方也是生態養雞的重要模式。 在上述各種放養場地中可以有計劃地人工種植一些牧草以增加場地內青綠飼料的數量。要在雞群開始放養前使牧草有一定的生長期,因為剛出土的草 芽根系很少,容易被雞連根刨出。通常牧草可以秋播也可以春播,一般的放養場地可以采用秋播方式,尤其是一年生黑麥草。因為,大多數地方進入深秋之后停止雞 群的野外放養,給牧草一個生長的時期。 采用生態放養模式的生產者,要在開始養雞之前提早種植多年生牧草,最好提前一年。經過一年生長的牧草其根部已經在地下扎得比較牢,耐踐踏、耐放牧的性能比較好,而且,一年后的牧草其產址也比較高。
 新民養殖基地的“蟲子雞”在吃蟲子
2 .雞群放養模式 ( l )散飼養這是雞群放養模式中比較粗放的一種模式,是把雞群放養到放牧場地內,在場地內雞群可以自由走動,自主覓食。這種放養模式一般適用于飼養規模小,放牧場地內野生私聊不豐盛且分布不均勻的條件下。 ( 2 )分區輪流放牧這是雞群放牧飼養中管理比較規范的一種模式。它是在放牧養雞的區域內將放牧場地劃分為4 一7 個小區,每個小區之間用尼龍網隔開,先在第一個小區放牧雞群,兩天后轉人第二個小區放養,依此類推。這種模式可以讓每個放養小區的植被有一定的恢復期,能夠保證雞群經常有了定數量的野生飼料資源提供。 ( 3 )流動放牧這種放養雞群的方式相對較少,它是在一定的時期內,在一個較大的場地中或不連續的多個場地中放牧雞群。在某個區域內放牧 若干天將該區域內的野生飼料采食完后把雞群驅趕到相鄰的另一個區域內,依次進行放牧。這種放養方式沒有固定的雞舍,而是使用帳篷作為雞群休息的場所。每次 更換放牧區域都需要把帳篷移動到新的場地并進行固定。

養好土雞的關鍵所在
古有“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現有“唯土雞和生態雞為難養也”。說難養,并不是說土雞本身難養,而是現在的土雞養殖有以下兩點。一是養的人多了,技術卻始終跟不上;二是不敢接受新觀念,不敢養生態土雞。
有以上兩點的人不在少數,這兩點也正是是否能養好土雞的關鍵所在。如何能養好土雞呢?
1、 轉變觀念,提升思想。
開辦養雞場、投資養雞建設,要想成功,觀念相當重要。認為養雞就是一身雞臭?就是喂雞賣雞?就是清除雞糞的低廉工作?如果這樣認為,注定養雞不能成功。現在的養雞業已經逐漸的摒棄了傳統養雞的惡習,臟亂、惡臭、不賺錢、無市場這些已經逐漸的被環保、綠色、健康、科技、高利潤、低風險所替代。觀念的轉變能夠為您的養雞事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只有相信養雞行業能夠為自己帶來利潤,才會不斷的去挖掘這個行業的秘密,挖掘新技術新方法。
 新民養殖場接受新思想、新技術,開創《旱鴨養雞法》
2、 了解土雞的生活習性
養土雞,必須了解土雞。將土雞作為自己的家人,設身處地,唯恐不歡。關鍵就是了解土雞的生活習性。土雞的生活習性有喜暖性,登高性,合群性,應激性,抱窩性和認巢性。結合習性去養雞,是養雞的精髓。
3、 尊重科學,掌握技術。
養雞失敗,往往是由于自以為自己的技術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底部,不接受新科技新技術的更換,沉醉于自己的技術中無法自拔,看不清楚形式,看不到自己養殖及技術的弊端。市場的關注一些新的養殖技術,結合自身,養好土雞不是問題。
生態養雞的飼養階段
 新民生態養殖基地的飼養技術人員在用“蟲子”喂雞
生態養雞主要是滿足雞只的生物學習性,為雞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充分利用天然的資源,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尤其是在雞群的主要生產階段更需要符合這些要求。在實際生產中生態養雞需要分為兩個階段,在各個階段的生產要求有差別。 1 .室內保育階段這個階段也稱為育雛階段,主要是飼養4 周齡或6 周齡之前的幼齡雛雞。因為這個階段的雛雞適應性差、體質弱,需要保溫、防疫、防止其他動物危害、防風吹雨淋和溫度驟變、防止受驚嚇、需要飼喂優質的配合飼料等,這些要求在放養條件下是無法得到滿足的,只有在育雛室內靠人工飼養管理才能達到。 室內保育階段時間的長短與雞的類型、飼養季節有很大關系。如在氣溫較高的4 一10 月,室內保育時間有4 周就可以,而在氣溫較低的11 月至次年3 月,室內的保育時間需要6 周甚至更長。肉雞的室內保育期相對較短,蛋雞的室內保育期相對較長。 2 .室外生活階段這個階段是在雞生長到一定周齡,體重達到一定標準,體質增強、活動能力強、野外覓食能力和消化能力強的基礎上,讓雞群有 大量的時間在室外活動、采食和休息。室外生活階段要求有寬闊的活動場地、相對安靜的環境、清潔無污染的水源、一定數量和類型的天然飼料,以保證雞群能夠舒 適地生活、健康地生產,提供符合無公害或綠色食品標準的雞肉和雞蛋。 室外生活階段的持續期受雞的類型和飼養季節的影響、肉雞的室外生活階段時間相對較短,一般有3 一10 周;蛋川雞的室外生活時間較長,可以有8 個月左右的時間。
農村養殖土雞賺錢嗎?
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工都想回鄉養殖土雞,可心中卻一直有個疑問?農村養殖土雞能賺錢嗎?現介紹如下,供全國各地的農民工參考參考: 一、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追求綠色環保,追求營養健康,崇尚土味、野味,所以,農村飼養的土雞肉質好、味道鮮、生態、安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追棒。價格也自然而然比飼料雞高1-3倍的價格。全國大部分地區每公斤售價在20-35元之間。 二、農村占地廣,利用荒山、果園、林木、竹林、旱田、山坡等地飼養土雞,不需要租金,飼養的原材料(五谷雜糧、青菜)自己種植,不需購買,一只雞可以降低飼養成本在3-5元之間。 三、可利用雞糞養蠅蛆,蠅蛆的下角料用來養蚯蚓,蚯蚓的下角料是上等的有機肥料,可用來種菜、種果樹。蠅蛆、蚯蚓用來喂土雞,不僅土雞長得快,而且雞肉細嫩、脂肪少、味道鮮美,肉質安全生態,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利用生態鏈養殖一只雞可以降低飼養成本在2-3元之間。 四、農村環境適宜,沒有任何的工業污染,疾病的傳播大大減少。另外要做好免疫接種和消毒防疫工作,提高成活率和商品率。 由此可見,農村養殖土雞確實是廣大農村打工者的一條生財之道。
養殖土雞幾要點
養殖土雞長不長,主要決定于飼養員對雞群的飼料配比和管理方式。根據雞只的生長需求而進行搭配飼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能提前出欄,令養殖戶效益大增。下面請看養殖土雞幾要點:
一、把好飼料關 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保證飼料的全價營養飼料,粉碎不能過細,否則易造成采食困難并“料塵”飛揚而浪費。
二、使用替代料 蛋白質飼料價格較高,用一些廉價的昆蟲、蚯蚓、黃粉蟲等,經適當加工調制后替代部分蛋白質飼料喂雞,可大大降低飼料成本。
三、添喂維生素C 在每噸雞飼料中添加50克維生素C,可使產蛋率提高10%以上,節省飼料15%以上。
四、添喂砂礫 每周適量補喂一次砂礫,有助于肌胃中飼料的研磨,幫助消化和吸收,使飼料消化率提高3%~8%。
五、添喂膨潤土 在雞飼料中加入2%~5%的膨潤土,可使雞重提高11.5%~11.8%,飼料消耗降低9.71%~14.7%。
六、保證充足的飲水 雞每產一枚雞蛋需要消耗340毫升水,若在產蛋時缺水,可使產蛋量下降30%。
七、及時淘汰公雞
公雞一般要比母雞多吃20%~25%的飼料,因此,對多余的公雞應及時進行淘汰。飼養種雞,保持公、母比例1:15,商品蛋雞保持1:20為宜。
養雞大戶王晉平,雞糞變金條
勇于創新、敢于實踐、堅忍不拔、堅持不懈,這是王晉平女士留給人的印象。97年王晉平和丈夫一道去晉城一家養雞場打工兩年,學到了許多關于養雞的知識。1999年,他們承包了一個舊養殖場作為雞舍,購進了1000只良種蛋雞,開始了養雞之路。在王晉平的精心飼養下,有了一定的收益。然而,在一次狂風暴雨中,雞舍倒塌了,里面的雞全被壓死。 有了這次的教訓,王晉平明白了簡易的雞舍不是長久之計。于是,她把廢棄的廠房全部翻修成標準的雞舍,并擴大了規模。 王晉平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學習、積累經驗,還經常參加一些培訓。逐漸掌握了蛋雞各階段的飼料配比、防疫及病雞的治療技術,提高了飼料報酬,提高了產蛋量。目前,王晉平的雞蛋銷售已占據了陵川縣城60%的市場。
隨著規模一天天擴大,另一個問題又愁壞了王晉平,就是雞糞的問題。春季和秋季的時候,農民往田地里施肥,還能賣出一些,到了夏季,雞糞堆積如山,氣味難聞。剛開始時產出的量少,王晉平就雇人拉走。現在每天要產出雞糞一噸多,怎么處理呢?難道雞糞就真的是廢品嗎?正在王晉平一籌莫展之際,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雞糞能加工成生物有機肥的報道。于是就查資料,打電話到廠家咨詢。她知道了這就是黨的十七大倡導的生態文明理念,發展綠色養殖、立體養殖,實現畜禽養殖廢物資源化,達到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要求。在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她貸了一部分款,引進了一條雞糞烘干發酵生產線,開始加工雞糞。
經過加工處理的雞糞,是一種綠色生物有機肥。無公害、無污染、綠色環保,使用安全,含有百種有益微生物,是地道的綠色肥料。種植農作物和園林都能使用。可以增產、抗病、不生蟲,省去了農藥殺蟲產生的副作用。現在每天加工“純雞糞”800千克,每噸可賣850元左右,僅此一項每年就能增加收入25萬元,又大大改善了環境,真正找到了一條科學養殖、綠色養殖、環保養殖之路。
春季野外養雞防治疾病八措施
在各種林地、果園、丘陵、山窩來放養雞群,雞的活動量增加,雞群可以采食一些昆蟲、草籽等,產出的產品營養豐富、口味佳,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但是,放 養雞群更容易發病。放養雞群疾病的特點是,呼吸道病相對比較少,但是腸道病比較多,如壞死性腸炎、潰瘍性腸炎等,傳統飼養時極少見的雞組織滴蟲病(又稱盲 腸肝炎或黑頭病)也比較常見。因此,現將野外養雞防治疾病八措施介紹如下: 一、為了便于疾病預防,首先要選好場址。場地選擇應遵循如下幾 點:既有利于防疫,又要交通方便。場地宜選在高燥、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場地內要有遮蔭設備,以防暴曬中暑或淋雨感冒。而且在雞的活動區域內不要有死水 塘、污水坑等,雨后要及時清除場地的積水。在雞群活動的場地內建沙浴坑,預防體外寄生蟲病。 二、要有面積適宜的雞舍。雖然白天雞在野外活動,夜間雞要回舍,陰天、下雨時也要回舍,雞舍要方便雞回來。雞舍面積也不要太小。 三、根據季節,提前育雛。可以先在舍內育雛,30日齡后再放到野外去。否則雞群不能適應野外環境,容易生病。 四、放養時,根據季節、場地的情況來補充飼料,以免出現營養缺乏。 五、常規疫苗要按時、正確接種,尤其是要注意提前作好雞痘的預防。 六、平時要經常投喂一些抗菌、消炎藥。定期驅蟲對放養雞來說必不可少,非常重要。 七、及時清除舍內的糞便,定期對雞舍、活動場地進行消毒。 八、當在林間、果園飼養時,還要防止農藥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