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是老百姓不愿意去而又不得不去的地方!看病難成了老百姓的共識,怎樣在看病時最大程度上省時、省力、省錢,又能和醫生良性互動呢?結合同事和三甲醫院多個專家的經驗,現歸納總結了一些就診技巧,可以讓患者盡量不走冤枉路,以免浪費時間、精力、金錢。 一、選對方向: 不要盲目相信搜索網頁上顯示的醫院排名!“百度一下,你就上當”不是空穴來風,特別是男科、婦科為重災區!排名在搜索網頁第一的可能是“捐”錢最多的醫院,而不是實力最好的醫院!媒體曝光的收費、醫托亂象幾乎都在民營醫院和私立醫院!另外,公立醫院旁邊兜售“中藥”的,幾乎都是騙子,圍著買的大部分都是托;醫院旁邊搭訕推薦的大都是騙人的。方向選錯,步步錯! 二、選對醫院: 建議首診去綜合醫院,確診后如有必要再去專科醫院。人是一個有機整體,同一癥狀可能是不同的疾病!這也是綜合醫院的優勢所在,等確診了根據病情的輕重再去專業醫院不遲!去醫院之前,最好了解一下醫院布局,免得進了醫院像進“迷宮”一樣。 三、選對科室、掛對號: 還是那句話,同一癥狀可能是不同的疾病!胸部疼痛可能是心內科、呼吸科,甚至是消化科、皮膚科。拿不準的可以去醫院前打電話咨詢,或者向醫院服務臺、導診護士咨詢。不少病人因掛錯了科室而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四、找對醫生: 很多患者鐘情于專家,初診就掛專家號,其實這是極大的誤區!首先,醫療機構要求主治醫師以上才能出門診,所以普通號對大多數疾病都適用,一般來說,臨床上80%~90%的病人看普通號就能治療。 心內科胡大一教授曾經說過找他看病的患者大部分可在基層醫院普通號解決,而真正需要看專家號的又掛不上號,這是一種浪費!其次,即使初診掛了專家號,專家也會開一些最基本的檢驗、檢查讓你去做,那為什么不在普通號查完基本檢查之后有針對性的再去掛專家號呢?還能節約大量時間!第三,如果病情需要一定要找專家,最好是周一至周三掛號。因為比較權威的醫生在這個時間坐診的最多;同時利用互聯網、電話等多個渠道掛號。提高成功率! 五、病情陳述要“精而準”: 這是重點,但不應該是難點!人們總是抱怨“排隊數小時,看病幾分鐘”,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看完幾十個,甚至是一百多個病人,每個人的時間就幾分鐘,否則會直接影響后面患者就醫。而實際情況是,患者說了一大堆卻沒有用,而有用的患者卻沒說!最常見的是病人向醫生訴苦或拉家常,此乃就診大忌!因時間有限,醫生不可能去傾聽你的故事,就會被迫打斷你的陳述,而病人感覺說不了幾句話,醫生就開化驗單、開藥!如何在這寶貴的幾分鐘內一針見血的描述病情呢?其實不難,記住以下幾點,保證事半功倍。包括但不限于:主要癥狀和伴隨癥狀,發作原因(誘因),持續時間,緩解方式,既往的診斷治療,效果如何?是否合并其他的疾病和過敏。描述完以上關鍵點,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最具有價值的信息!這也正是醫生在疾病診治過程中最關心的!遇到一個非醫學專業能夠在這方面對答如流的患者,醫生普遍心情會好很多。 六、不要隱瞞真相: 隱瞞病情無非兩種,一是自以為是得認為和疾病無關而不說,二是有些病情牽扯隱私,不好意思說。其實無論哪種都是錯誤和危險的!與疾病有沒有關系應該有醫生判斷,不是你來判斷的;醫生治病救人,不會暴露你的隱私,更不會取笑你!隱瞞真相有時候可能會讓醫生得出錯誤結論。 七、記得攜帶重要資料: 在目前醫院信息不能共享情況下,復診時一定要帶病歷本、檢驗單、檢查單;最好按照時間、類別整理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如有必要,可把監測的血壓、血糖記在小本上,看病時一目了然,能節約大量時間,提高準確度! 來源:良醫濟世 文/陳良 |
|
來自: 水中魚863 > 《醫療、健康、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