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身體出現不舒服,想去醫院看看,但是那么多的科室分類,到底該掛哪個科? 給你一張表 不舒服時候留著用 看看到底掛啥科! ↓↓↓ 那掛周幾的號好呢? 幾點去看病人會相對少一些呢? 周四、周五人會少一些! 據大數據顯示,周一及8-9點是就診高峰期。一周七天的就診比例隨著周一到周日越來越少。早上8-9點為取號就診的高峰時段。而上午10-12點,下午4-6點就診人數較少。 ▼ 一般到了周五下午,基本看病的人就很少了。 如果想輕松一點看上病,可考慮周四、周五來。還有不少專家周一至周五沒有時間出診,反而會選擇在周六坐診。 如果不是急癥,自己有事兒又比較忙,那可上午遲點或下午去,避開高峰期,相對看病快一些,取藥也快。 ▼ 當然,時間足夠的話,建議門診還是早點去取號。 比如,8:30看了門診,如果有檢查,1-2個小時出結果后,還可以找醫生看一眼。 但如果10:30去看門診,檢查結果出來,也許醫生已經下班了,這時候只能再重新掛號看檢查結果了。 專家號、普通號,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價格從40、50到100不等。對于我們來說,選哪個性價比更高呢? 普通疾病、首次就診 普通號就夠了! 1初次就診:普通號 如果是初次就診、普通病情,普通號就夠了。 因為主治醫師就可以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初步的判斷,看是否還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根據癥狀、體征初步判斷并給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與其第一次費勁掛了專家號,結果只開了一堆檢查單,下次還得費勁掛,不如拿著檢查結果再有針對性地找專家看。 2看疑難雜癥:專家號 一些患者確屬疑難雜癥,在多家醫院就診后仍然不能確診。這時候找主任醫師級別,甚至知名專家看病,最合適不過。 這里提醒您: 如果掛了某專家號做完檢查,結果出來后你卻掛不到該專家號了。此時,你可以去專家診室,告訴專家你是他的患者,現在檢查結果出來了但掛不到號,請他給你加個號。這種情況醫生通常是不會拒絕的。 3慢性病:專業門診 對于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可以考慮看專業門診。現在很多醫院都開設了專病專業門診,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確診的疾病名稱,對號入座來掛號。 在醫院做完手術以后,需要術后復查時,也可以選擇相應的術后隨訪的專業門診看病。這些專業門診的出診醫師通常是對患者手術情況十分了解的專科醫師。 至于醫師的級別,別擔心,至少是高年資主治醫師,還經常會有一些副主任醫師出診,而掛號費只是普通門診的費用。 在門診,每個病人就診時間平均只有5-10分鐘,專家門診也只有15-20分鐘,必須使醫生在這短短幾分鐘內獲得最大量信息,因此溝通技巧非常重要。 看病前學會準備, 看病時全面表達! 1準備好你的資料 1. 你的癥狀:什么癥狀?什么時候開始的?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什么頻率? 2. 你的健康史:準備一個個人健康筆記,上面列著你既往的健康問題。 3. 個人信息:你是否感覺到有壓力,你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 4. 現在所用的藥物:把藥瓶帶給醫生看,或列張單子,包括什么時候服用,服用頻率和劑量,有沒有服用其他補藥。 5. 服藥過后有沒有副作用:讓你感覺不舒服的癥狀,是否對藥物過敏。 6. 所做檢查:做過哪些檢查,檢查單和報告單,在其他醫院看病的病史記錄。 2看病時要有禮貌 一定要勇敢、有禮貌地問,有句話叫“敬人者,人恒敬之”,學會尊重醫生,醫生也會尊重你。看完病說聲別忘了說聲謝謝。 3表達病情要全面 要根據準備的資料,詳細的表達自己的病情,所有癥狀情況都要說,比如: 肺炎患者,會跟醫生說咳嗽、發燒等,但如果同時有腹瀉則會認為與肺炎無關而略去不說,實際上肺炎同時有腹瀉往往提示一種特殊、重癥疾患即軍團菌肺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