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先生與《伏羲考》 結合聞一多先生研究伏羲神話所得出的三個結論,我們可以作更進一步的思考: 第一,伏羲龍圖騰是怎樣形成的?伏羲的形象,在許多古典文獻中都被描繪為人首蛇身(或龍身),戰國時期就有人首蛇身的肖形印章。《昭明文選》中說:“伏羲鱗身,女媧蛇軀”。曹植《女媧贊》云:“或云二黃帝(指伏羲、女媧),人首蛇身。”如果我們由“蛇”推開去仔細研究這種現象,就會明白,這種“人首蛇身”實際上就是龍身。據此我們可以得出龍是伏羲部族的族徽或圖騰。 圖騰文化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最神奇的文化之一,是產生于原始時代的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圖騰是原始信仰之一,它原是北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人的方言,是‘他的親族’的意思。認為人與某種動物、植物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血緣關系。每個氏族都起源于一個圖騰,并以該圖騰為保護神、徽號和象征。在同一圖騰內禁止通婚,有一定的祭祀和禁忌。圖騰是氏族時代的產物,隨著氏族的分化,圖騰也有所變化。在我國,上古和近代各民族中流傳許多感生神話,有些就與遠古圖騰信仰有關。”“最早的圖騰是動物,這一點是不用懷疑的。在動物圖騰中,最早的又可能是哺乳動物,因為哺乳動物的外形、生理特征和行為與人較接近,較容易被認為是同類。至于其他非哺乳動物圖騰,可能是萬物有靈觀念產生后出現的。”[5]龍是我國古代各部族、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圖騰神,因此它不會在很少崇奉或無人崇奉的圖騰的基礎上產生,它只能在許多世族部落崇奉的圖騰的基礎上形成。那么,在龍的演化、定型過程中,誰起了統一的作用呢?根據眾多學者的考證,認為是伏羲在這當中起了重要的統一作用。也就是說,龍是由伏羲所創造的,龍是伏羲部落的圖騰。伏羲綜合諸獸之長而創造了龍的形象,這個過程是發生在伏羲部落的產生、生活等實踐活動中。所以,伏羲龍圖騰的演化形成,具有那個時代的特色。 第二,伏羲葫蘆化身的意韻何在?葫蘆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植物,其特征是多子,由于葫蘆具有多子、中空的特征,很容易使人產生生育聯想。由于這樣的原因,古人便在葫蘆這個物像中寄寓了關于人類起源或氏族繁榮的信仰。在伏羲、女媧的故事中,人類生命的種子是通過葫蘆保存下來的。這恰好表達了葫蘆生人這樣一個生育意象。此外,在西南地區洪水神話中,洪水泛濫的原因大多是人類得罪了天神或雷神。洪水之前必有大旱,洪水之后只剩兄妹二人,他們成婚繁衍人類。洪水中避水的工具多數為葫蘆。葫蘆作為一種避水工具,成為許多民族的圖騰。瑤族神話《伏羲與女媧》中說,道人張天師得罪了雷公,雷公發大水淹沒人類,伏羲與女媧躲進葫蘆才得以活下來。基于這些原因,我們可以認為伏羲、女媧就是葫蘆的化身。 第三,對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詮釋。在伏羲、女媧神話中,他們被認為是兄妹關系,在特殊情況下結為夫妻,使人類不斷滋生繁衍。伏羲、女媧兄妹成婚而有滾石磨相合斷定,如果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伏羲、女媧神話傳說的內容大都發生了后世的婚配習俗。如伏羲、女媧兄妹穿針引線成婚的神話傳說,即女媧讓伏羲拋起線頭,看線頭能否穿過女媧手中的針眼,能穿過即同意結婚。所以后世就把介紹男女婚配的行為叫“穿針引線”。正因為伏羲、女媧兄妹成婚,共同繁衍了人類,因此,他們是中華民族最早和最具廣泛代表性的始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