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關漫道,憶往昔崢嶸歲月
2016-01-17
古典書城
古典書城 「最受歡迎的古典文化公號 最具人氣的古典文化社群 」 國學經典 | 古典文學 | 詩詞歌賦 | 歷史趣聞 | 風俗禮儀 行走在歷史上有名的雄關險隘,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狼煙滾滾、馬蹄陣陣的壯觀場面…… 居庸關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關隘兩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巒間花木蔥蘢,猶如碧波翠浪,有“居庸迭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山海關為我國明代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城樓題額“天下第一關”,城樓雄踞關上,巍然矗立,自古為交通要沖。 娘子關位于山西、河北兩省的交界處,是出入山西省的咽喉之地。唐朝初年,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鎮守于此地,因而得名“娘子關”。瀑布懸流百尺,由峭壁而下,如噴珠散玉直瀉谷底,景色極為優美。 雁門關在山西省雁門山腰處,與寧武關和偏關合稱三關,是長城要口之一,號稱“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祟第一關”。 平型關現存關城為明代中期所筑,關內古道穿城而過,向來為晉北交通要道,歷史上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就發生在這里。 寧武關為內長城重要關隘,關城筑于明代中期,是諸山匯集之要塞,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紫荊關位于河北省易縣紫荊嶺上,關城依山面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友誼關始建于明代初期,后有增建,為中國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在對外貿易中地位極其重要。 嘉峪關為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有“天下第一雄關”之譽,它依山而筑,居高憑險,自古為東西交通要沖。 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據史書載,武王伐紂之后,為了表示從此不再有戰爭,遂在函谷關一帶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陜、豫三省要沖,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沖,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成為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因峰巒似劍,兩壁對峙如門,故稱“劍門”,是我國最著名的天然關隘,享有“劍門天下險” 、“天下第一關”、“蜀之門戶”之美譽。 此處最早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是關中西南唯一要塞,自古以來由巴蜀、漢中出入關中之咽喉,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長江水面寬廣,水流湍急,又有眾多暗礁,水情復雜,渡河難度極大,因而在舊時成為阻隔南北交通的天險。 歷代踞關者,橫戈勒馬,一聲怒吼,滾木擂石,轟隆齊下,叫攻關者人仰馬翻。滄海桑田,過去早已化為歷史煙塵,但那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仍流傳著使人驚心動魄的戰斗故事,雖不見當年箭穿矛刺之跡,卻讓人不得不追溯遠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