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支架植入現已成為廣為人知的冠心病治療手段。然而,隨著實踐增多,支架植入后的并發癥也多了起來。支架內血栓形成,就是其中一個危急的并發癥。 作者:陳瑞鋒 河南省安陽地區醫院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從不被人接受到廣為人知,冠心病支架植入治療在短的時間內以燎原之勢蓬勃發展,冠心病介入治療的適應證也不斷拓展,從短病變到長病變,從狹窄到慢性閉塞,從單支病變到多支病變,支架,似乎成為無所不能的冠心病治療殺手锏。不過在手術數量不斷拓展的同時,支架后的并發癥也隨之增多,支架內血栓形成,就是介入醫生和病人的“噩夢”之一。 根據支架內血栓形成的時間不同,美國學術研究協會(ARC)為規范冠脈支架血栓的定義標準,提出了支架血栓事件的定義及時相分期。根據發生的時間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晚期和極晚期。這一定義的問世為評價冠脈支架血栓的臨床試驗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標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支架內血栓形成的成因也比較多,包含了病人因素(基因、服藥依從性......)、病變因素(心絞痛或心梗、分叉或多支血管......)、手術相關因素(支架貼壁不良、支架選擇......)等不同原因。我們這就來看看不同時期常見的血栓形成原因有哪些。 1.急性血栓形成 植入的支架在術中至術后24小時內形成血栓,稱為急性血栓形成,其較為常見的原因為:抗血小板聚集時限太短、血管內血栓負荷較重等。因發生時間距離手術時間較短,極難被家屬理解;所以,充分抗血小板或者術前充分評估病變情況,是預防其形成的重要手段。 2.亞急性血栓形成 支架植入術后24小時至術后1個月內發生的支架內血栓稱為亞急性血栓形成,其大多與支架貼壁不良有關。支架貼壁不良導致支架同血管壁之間極易形成血栓,從而引起術后急性事件,所以,植入支架后充分擴張,是預防亞急性血栓的重要手段。 3.晚期血栓形成 支架植入術后1個月至術后1年內發生的支架內血栓被稱為晚期血栓形成,其形成大多和患者服藥依從性差有關。依從性差的服藥患者,停藥或者更換藥品時有發生,從而導致支架內血栓的形成,而強化患者支架術后服藥依從性,是預防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4.極晚期血栓形成 支架植入術后1年以上的血栓形成,被稱為極晚期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段完全的再內皮化是血管修復的關鍵,沒有完全的內皮化,而抗血小板治療一年后停用兩聯抗血小板藥物是極晚期血栓形成的常見因素。所以,長期持久的抗血小板聚集以及綜合評價支架是否完全內皮化,是預防極晚期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當然這里介紹的只是常見因素,可能有人會認為支架過長是亞急性血栓的原因之一,也有人會認為抗血小板藥物抵抗是晚期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寫此文章的目的是揭示血栓形成的時間分型和常見原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情況肯定存在,我們在此不能一一詳細列出。 不管什么時候形成血栓,對病人、對醫生都是極不想看到的事情,所以,形成血栓不可怕,醫患之間形不成對支架內血栓的共同認識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為醫學界心血管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并注明來源) |
|
來自: 昵稱29774407 > 《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