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今冬這么冷 原來說今冬為暖冬,哪想寒潮突從西北利亞一路奔來,氣勢洶洶,北國零下幾十度,冰天雪地;南邊也很冷,零度線突破到廣東省里來了,南粵遇到了近幾年出奇的寒冷,江門今天4——8C°,明、后天最低氣溫會到2——3C°! 不想今冬這么冷,世界卻是很熱火的。山姆大叔拉著小日、小菲等圍堵我們似乎很熱火;臺灣民主選舉更是熱火,領導人出國訪問受到各國的迎接也很熱火,烏魯木齊的冬運會也熱火······唯獨今冬這么冷!真是冷熱兩重天。 我是很怕冷的了。馬上過年了,要回湖南老家,鐵將軍把門已有幾個年頭,回去一切要重起爐灶,更要經受這次低溫的考驗。只有抗嚴寒,迎暖春,挺一兩個月吧。 說到冷,想起了小時候聽母親講的一個天冷人心冰的歷史故事。 隆冬,冰天雪地,商紂王攜愛妃妲己及群臣登鹿臺賞雪。龍輦四周炭火熊熊,好不暖和。紂王見遠處兩人涉水過河。年輕人在冰水里戰戰兢兢畏畏縮縮,白髯老者脫鞋襪,徑直蹚水而過,別無異樣。紂王覺得奇怪,問周圍一干人:“一同涉水過河,兩人何以有此區別?”妲己爭相獻寵:“青壯者血氣方剛,怕冷;年老者血氣已衰,不怕冷。”群臣諾諾。紂王不信,即令武士抓來兩人,砍去腿腳。果然,青壯血流如注,老者白骨森森。 我聽后不禁慘然,渾身哆嗦,囚禁在冰窟般的冷。 我垂垂老矣,氣血衰了,按妲己之說,應該不怕冷,但怎么還是如此恐懼寒冷呢? 母親所說的鹿臺是商紂王之宮苑建筑,在商都附近,“其大三里,高千尺。”周武王伐紂,商紂王發兵拒之于牧野,大戰,紂兵敗北。商紂王逃至鹿臺,“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 古往今來,凡草菅人命之暴君,少有善終,多留罵名。商紂王“自燔于火而死”,死有余辜。 上面說鹿臺,另有一臺,叫銅雀臺,曹操所建。
曹操消滅袁氏兄弟后,宿鄴城,夜半,見地面金光四射,天明即掘得銅雀一只。銅雀,吉祥之兆也。曹操大喜!決意建銅雀臺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于是曹營建鄴都,修建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即“鄴三臺”,乃建安文學發祥地。 白骨堆積的鹿臺,今日成新石器時期至兩漢文化遺址,因掘得銅雀而銅雀臺成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實曹操也算暴君,起碼他殺了名醫華佗,起碼他的銅雀臺幽禁了二喬。總之王帝都不是什么好鳥!“一將功成萬骨枯”,“可憐白骨攢孤墳,盡為將軍覓戰功”,哪一個王帝不是白骨堆出來的?哪怕是開國、開明王帝。記得我念小學時,歷史老師李天錫講唐朝歷史時說:“王帝都是壞蛋,不過李世明是個好壞蛋。”學生聽了哄堂大笑,李老師的這句話被我永遠記住。說天氣冷,卻扯上了歷史,就此打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