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提到糖尿病,很多人會說,我體檢時空腹血糖都正常,我不可能得糖尿病。但專家給出了不一樣的說法。與西方人相比,中國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為主,但目前常規體檢中只檢查空腹血糖,許多單純餐后血糖升高的人得以“蒙混過關”,因此造成的漏診高達50%。目前有專家提出“早餐7.8”理念,這對于衡量一天的血糖值有重要意義。 7.8 <餐后血糖<11.1,可能發展成糖尿病 東南大學醫學院孫子林教授介紹說:“早餐7.8”的概念來源于理想的餐后2小時血糖值“7.8mmol/L”。為什么是早餐呢?因為早餐的營養直接決定了一天的營養狀況和血糖變化的趨勢。但為什么是7.8mmol/L呢?因為7.8mmol/L是餐后兩小時血糖正常值的上限。專家表示,如果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兩小時血糖介于7.8至11.1mmol/L之間,可以診斷為糖耐量減低;糖耐量減低的危害不容小視,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升高的危險因素,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可能會發展成糖尿病,最終會導致血管受損和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的形成。 糖耐量減低的發展方向有三種:一種是轉變為真正的糖尿病,一種是保持不變,還有一種是血糖恢復正常。國內的研究表明,糖耐量減低者若不治療,約67.7%的患者可轉變為糖尿病,但如果對這類人群在生活方式上作適當地干預,如控制飲食,增加運動,則會降低50%的糖尿病發病率,為了預防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應該積極地接受生活方式干預和(或)藥物干預,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特別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要尤為注意“7.8mmol/L”這個數值。 “糖尿病風險自測評估量表”告訴你是不是高危人群 中國人民解放軍306醫院許樟榮教授介紹了“糖尿病風險評估量表”對早期發現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意義,該問卷納入了多種糖尿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如年齡、性別、腰圍、體重指數、收縮壓和糖尿病家族史,通過計算糖尿病風險評分來實現對高危人群的初步篩查,其中25分是糖尿病的分界點,得分超過25分為高危人群,建議到醫院進行口服糖耐量試驗檢查。量表見下圖。 風險評估總分:_______________ 分數25是糖尿病的分界點,超過25分,為高危人群,需要到醫院進行口服糖耐量試驗檢查 高危人群如何監測是否發生糖尿病 1、在高危人群中,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2小時血糖大于7.8mmol/L小于11.1mmol/L,即為糖耐量受損,需要通過飲食和運動干預,幫助血糖回歸正常,同時每半年到一年監測一次血糖,防止疾病進展,延緩糖尿病的發生; 2、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餐后血糖大于11.1mmol/L,即診斷糖尿病,需要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將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3、如果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正常,通過合理飲食和適當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健康生活每一天。 來源:好大夫在線 |
|
來自: yanrulu2004 > 《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