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7歲,農民。于2000年1月7日初診。確診痛風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均已多年。雙手十指變形,左手小指有痛風結石,全身關節酸痛,近日足趾突發紅腫熱痛,故來就診。納可,便調,舌紅絳、苔黃濁,脈弦。 此濁瘀阻絡,有化熱傷陰之征,治宜泄化濁瘀,養陰清熱,通絡定痛。 處方: 1.青風藤、土茯苓、澤蘭、澤瀉、豨薟草、炒元胡各30克,生地20克,沒藥、赤白芍各15克,炙蜂房、炙地鱉蟲各10克。14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后服。 3.益腎蠲痹丸4克×42包,每服4克,每日3次,飯后服。 二診(2000年2月8日):既往曾用激素未相告,用中藥后擅自將強的松每日4片突然停服,故痛反劇,腫不消,口干、痰多,二便正常,苔中白膩,舌紅,脈弦。前法損益。 處方: 1.穿山龍50克,土茯苓、豨薟草、青風藤、澤蘭、澤瀉、金蕎麥、炒元胡各30克,徐長卿、沒藥、地龍、赤芍、炙僵蠶各15克,皂刺、地鱉蟲、當歸各10克,甘草6克。14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后服。 3.益腎蠲痹丸4克×42包,每服4克,每日3次,飯后服。 三診(2000年3月14日):藥后腫痛緩解,舌紅,苔白膩,脈弦滑。激素已撤除,原法出入。 處方: 1.穿山龍50克,雞血藤、土茯苓、威靈仙、金蕎麥各30克,徐長卿15克,制川烏、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廣地龍、炙僵蠶、全當歸各10克,鳳凰衣8克。30劑。 2.痛風沖劑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飯后服。 3.益腎蠲痹丸4克×42包,每服4克,每日3次,飯后服。隨訪已趨緩解,囑忌食含嘌呤類食物如各種豆類、海魚、動物內臟、菠菜等及酒,多飲水,仍每日服益腎蠲痹丸2包,以期鞏固。 長期使用激素者,在改服中藥的過程中均需遞減,不可驟停。方中用穿山龍,且所用劑量甚大,據朱良春先生使用體會,似有替代激素的作用,而無激素的副作用;金蕎麥則為良好的祛痰化瘀、清熱消炎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