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們,這兩天是不是喜事連連?孩子親戚全回到家了,其樂融融,小酌一兩杯?有時難得團聚,多多少少都會有點過吧? 健康頭條特別為你準備這篇解酒寶典,快快發給你的老朋友們,讓大家都醒醒酒咯。 從酒精的代謝過程可見,所謂「靠譜的」解酒途徑可能有兩種:
1. 如何延緩酒精在胃腸道的吸收: 給大家提供兩個小竅門: 第一,飲酒前墊些食物。 能夠減緩飲酒的速度,并能稍微減少酒精的吸收,給酒精的代謝贏得一些時間(有些俄羅斯人主張在喝伏特加的時候吃些油炸土豆,想來是有道理的); 第二,在飲酒過程中隨時吃點東西喝點水。 這樣可以促進酒精在尿液的排出,還能補充水分和礦物質。 2. 「解酒酶」的活性如何提高 很抱歉,「解酒酶」的數量和活性是天生的,注定多少就是多少。 吃是吃不進去的,而且這個「酶」特別嬌弱,即使真的有人吹噓可以補充,吃到胃之前,早已經失去活性了。 人類仍然沒有發明真正有效的藥物,市面銷售的各種「解酒藥」也莫能相助。 想吃我也不攔你,但要注意別買下面這樣的「解酒藥」: 它會讓醉酒者感到清醒、覺得舒服,但其實僅僅是因為其中含有利尿、止痛和興奮的成分,能夠緩解頭痛、惡心癥狀。但它們無法真正「解酒」,反而讓肝臟負擔加重。你想,在代謝酒精的同時,還要「分心」來對付這些外來藥物,肝臟的負擔能不重嗎? 酒桌上流傳著各種「千杯不倒」的秘籍,真的靠譜嗎?我們來逐一分析。 1. 酒中加碳酸飲料如雪碧? 透明的雪碧兌進白酒,是酒桌上常用的「障眼術」。但需要注意的是,碳酸飲料富含二氧化碳氣體,能使胃容積膨脹,增加酒精吸收的面積;并且二氧化碳還能促進酒精進入空腸的速度,增加酒精的吸收,所以用碳酸飲料兌酒會使人更易醉酒。 2. 醉酒后飲蜂蜜水? 研究顯示蜂蜜水中的果糖能使機體攝入的酒精在更短時間內消失,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果糖僅僅是提高了乙醇脫氫酶的效率,而對乙醇的產物——危害更大的乙醛——沒有絲毫影響。 3. 阿司匹林(非甾體抗炎藥)? 有助于緩解飲酒后的頭痛,但對酒精代謝無益,并且它們和酒精同時攝入,會增加胃出血和肝損傷的風險。 4. 葛根湯之類的中草藥? 葛根是傳統醫學里提到的解酒良方,部分市售「解酒藥」里就含有葛根的成分,但有研究表明,葛根是乙醛脫氫酶 2 的抑制劑,在大量飲酒后飲用葛根,反而可能增加乙醛相關腫瘤的風險。 如此看來,并沒有靠譜的解酒辦法。酒桌之上,還是少飲為妙。 記住:飲酒傷身,解酒無方。 特別要提醒一些有糖尿病、高血壓和尿酸高的朋友 服藥期間喝酒特別危險! 請莫以命相搏。 責任編輯:貓羯座 圖片來源: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 吃藥不喝酒,這一次朋友圈說的是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