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蘇德良 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具體到公安機關,落實到公安工作,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近年來,寧夏公安廳黨委自覺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在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和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于2005年審時度勢地提出了全區公安機關堅持內涵式、集約式、跨越式發展戰略。實踐證明,內涵式、集約式、跨越式的“三式”發展戰略,符合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符合經濟社會欠發達條件下寧夏公安工作發展的基本規律,符合寧夏全體公安民警的強烈愿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寧夏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處在攻堅克難、爬坡追趕的關鍵時期,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三式”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寧夏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又好又快發展。 “三式”發展戰略是科學發展觀在寧夏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中的具體體現。內涵式是基礎前提,集約式是基本要求,跨越式是根本目的。這一發展戰略凝聚了寧夏全體公安民警的集體智慧,對經濟欠發達條件下公安事業“怎樣發展”和“靠什么發展”等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思考,并付諸實踐。與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公安部的重大部署要求緊密結合,與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緊密結合,牢牢把握“發展不夠、發展不快、總體落后”的階段性特征,把主動自信、自加壓力、勇于趕超、奮起直追作為一條主線貫穿發展始終,強力推進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的長遠發展。經過兩年來的實踐,“三式”發展的理念已根植于廣大公安民警的思想深處,形成了統一意志和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三式”發展戰略的目標更加明確,定位更加準確,發展方式和途徑更加清晰。 內涵式發展作為整體戰略的基礎前提,是結合寧夏區情的必然選擇。寧夏公安機關缺人、缺錢、缺物,民警總數與人口總數的萬分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和近鄰省區,卻是寧夏公務員隊伍中最龐大的一個分支(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也是區內經費開支較大的一支公務員隊伍,走大幅增加編制和經費投入的外延式發展模式不現實,只有通過提升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增強發展的內在動力,間接地克服警力、經費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才能快速實現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水平。 集約式發展作為整體發展的基本要求,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迫切需要。我們正處在公安工作改革創新的重要變革時期,舊的工作模式已經或正在失效,新的工作模式還沒有完全確立,不得不更多地沿襲那些實踐證明已經不合時宜的傳統工作模式和習慣做法,導致老問題沒解決,新問題又涌現,舊的工作模式可用的資源逐漸減少,以前管用的手段日益弱化。當前,寧夏和全國其他地區一樣,正處于黃金發展期和矛盾凸顯期,公安工作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前所未有,必須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樹立現代警務理念,不斷提高精細化、科學化、現代化水平,通過對有限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有效擺布警力,理順工作機制,實現警力配置最優、警務成本最低、警務效能最大。 跨越式發展作為整體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基于寧夏公安后發優勢的科學判斷。跨越式發展不是違背客觀規律的盲目冒進,而是立足寧夏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總體在全國落后的實際、依據后發優勢理論作出的科學判斷。后發優勢理論的核心是越落后的地區越具有跨越式發展的潛力,放眼全國公安機關,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快速崛起,東北加快振興,其他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各有優勢,激烈的競爭迫使寧夏公安機關跨越式發展。寧夏與外省區相比,是省級的架構、地市的面積、縣區的人口。地域小、人口少、包袱輕,有著類似于“船小好掉頭”的比較優勢,抓住一個主要項目,集中精力完成一至兩個大的項目,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水平就會有大的提升。同時,寧夏公安工作發展起步晚,可以充分借鑒發達地區公安機關的成功經驗,利用模仿與創新牢牢把握發展的捷徑,最大限度地規避各種風險,創造出站在巨人肩膀上統籌兼顧、不斷尋求跳躍性特征的跨越式發展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