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完了,離開學也不到一周,孩子們也即將從家中的安逸、癡迷的網絡和沒有玩夠的遺憾中走出,重新走進學校。許多家長已開始擔心了:這個年孩子可算玩“野”了,睡懶覺、吃懶覺、玩網游,過得要多嗨有多嗨,可即將開學,這種狀態(tài)下去可咋辦啊? 其實不止家長,一些有經驗的優(yōu)秀教師指出:一般開學頭幾天至一周內,孩子遲到、上課不集中精力、打瞌睡的特別多,作業(yè)也做的不認真,甚至干脆不做,這都是“開學綜合征”的表現,是因為開學前孩子沒及時調整,做好身心的“雙重”準備。所以,替孩子們做好“收心”工作,是家長這一周的重點工作!
收心時間:開學前一周至十天。
收心目標:讓孩子及時調整身心狀態(tài),精神飽滿的走進學校!
收心內容:
寒假作業(yè)就是老師交給孩子們的假期“工作”,雖說假期應以放松為主,但寒假作業(yè)還是應該按時完成。
如果現在還沒完成,家長們一定要督促孩子們認真做好,千萬別覺得這是小事,這是鍛煉孩子紀律性的最好方法,試問連官方(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都完不成,還談什么主動學習!所以說這是基礎,是首先要做好的。 懶覺睡多了,會上癮的!如果不及時調整,孩子早上前兩節(jié)課便很可能無精打采、懶洋洋的,這也難怪,假期這個時間他們可都在夢鄉(xiāng)啊!
從現在開始,每天讓孩子早起一會,到臨近開學的三天,要嚴格按照上學的標準休息、起床、洗漱、用餐,上午靜心看書,下午同時間內進行戶外活動,讓他們趕快適應上學的節(jié)奏。
小貼士:如果孩子起床難,可以提前放放音樂,以便提神醒腦。 假期的無憂無慮與開學后的緊張忙碌形成了鮮明反差,容易導致孩子心理問題,使情緒低落、心慌意亂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治療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學生逐漸進入學習狀態(tài),讓他多看看書,可以專門拿出一至兩天回顧上個學期的知識要點,這既是對上學期的總結,也會為新學期打好堅實基礎。
不僅僅是復習,還要預習一下下學期內容,對基本概念、生詞、句子、公式等通讀一遍,做到心中有數。最好是制定一個新學期計劃,比如要超越的目標是誰(最好不要針對人,而是針對知識),要重點提高哪門成績,學習哪些特長等等。別小看這些計劃和目標,它可幫助孩子消除失落感、樹立信心。 開學前有一些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準備文具、包書皮等等,這里還是比較建議給孩子們買個新書包、新鉛筆盒(當然并不是一學期一換,要根據情況和年齡,年齡越小可以換的頻繁一些),這樣可以讓孩子保持上學的新鮮感,期待開學,消除緊張不安的情緒。
此外,衣服、鞋子、水杯、紅領巾等等用具都要提前準備好,以免開學后手忙腳亂。
開學并沒那么可怕,只是沒有準備的開學才可怕!如果認同請點個大大的ZAN哦!
后記:記得小編的學生時代,每逢開學前一天晚上,總對著月亮默默的說:“老子真不想開學啊!”可是有啥辦法呢?第二天還不是乖乖的背起書包。所以,當孩子表現出不想上學的情緒時,平心靜氣和他談談,告訴他這很正常,誰沒怕過上學啊!重要的是勇敢面對! 教子有方原創(chuàng)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