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為銀杏科植物銀杏的成熟種子。銀杏,又名:鴨掌樹、公孫樹(《汝南圃史》)。落葉喬木,高可達40米。樹干直立,樹皮灰色。枝有長短兩種,葉在短枝上簇生,在長枝上互生。葉片扇形。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主產于廣西、四川、河南、山東、湖北。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除去肉質外種皮,洗凈。生用、熟用或炒用,用時打碎取種仁。 關于白果,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姓白的窮人家的姑娘,從小就給財主放羊,受盡了人間苦難。有一次白姑娘在山坡上撿到一枚奇異的果核,寶貝似地賞玩了幾天舍不得扔掉,最后把它種在了常去放羊的一個山坳里。 經過幾年的精心照料,這顆神奇的種子逐漸長成了參天大樹,每年秋天都會結滿黃澄澄的果子。一天,白姑娘趕著羊群來到了這棵大樹下,突然連續咳嗽了幾十聲,痰涌咽喉吐咽不下,頓時昏迷過去。這時,只見從大樹上飄下來一位美麗的仙女,手里拿著幾顆從樹上摘下的果子,取出果核,搓成碎末,一點一點地喂進白姑娘口中,片刻,痰就不涌了。白姑娘睜開眼睛,那仙女朝她笑了一下,就飛上大樹不見了。 詫異的白姑娘立刻從地上爬起來,從樹上摘下許多果子,帶回村里,送給生病的人吃,治好了許多的咳喘病人。 白果能治療咳喘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漸漸在百姓之中傳開了。后來,人們干脆把“白姑娘送的果子”稱做白果。 【性味】甘、苦、澀,平;有毒。 【歸經】歸肺經。 【功能主治】斂肺定喘,止帶濁,縮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帶下白濁,遺尿尿頻。 【炮制】 白果仁:取白果,除去雜質及硬殼,用時搗碎。 炒白果仁:取凈白果仁,炒至有香氣,用時搗碎。 熟白果:取揀凈的白果,蒸熟、炒熟或煨熟,去殼。 【臨床應用】 1、治療哮喘痰咳 白果性澀而收,能斂肺定喘,且兼有一定化痰之功,為治喘咳痰多所常用。治寒喘由風寒之邪引發者,配麻黃辛散,斂肺而不留邪,開肺而不耗氣;如肺腎兩虛之虛喘,配五味子、胡桃肉等以補腎納氣,斂肺平喘;若外感風寒而內有蘊熱而喘者,則配麻黃、黃芩等同用;若治肺熱燥咳,喘咳無痰者,宜配天門冬、麥門冬、款冬花以潤肺止咳。 2、治療帶下,白濁,尿頻,遺尿。 白果收澀而固下焦。治婦女帶下,屬脾腎虧虛,色清質稀者最宜,常配山藥、蓮子等健脾益腎之品而用;若屬濕熱帶下,色黃腥臭者,也可配黃柏、車前子等,以化濕清熱止帶,如易黃湯(《傅青主女科》)。治小便白濁,可單用或與萆薢、益智仁等同用;遺精、尿頻、遺尿,常配熟地、山萸肉、覆盆子等,以補腎固澀。 【用法用量】煎服,5-10g,搗碎。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可多用,小兒尤當注意。過食白果可致中毒,出現腹痛、吐瀉、發熱、紫紺以及昏迷、抽搐,嚴重者可呼吸麻痹而死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