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是鐵桿中醫》的學術編,就深感其著之好,確乃中醫之大幸,便迫不及待的連夜寫下了“讀《我是鐵桿中醫》有感——點燃自己的一盞燈”。近日再讀其著,邊學邊用,其臨床編更是臨床難得的一位好老師,特別是作為我們鄉村醫生,平時基本上沒有進修或深造的機會,唯一可學的就是自己從書本上學他人之長,擇優選用臨床驗證。今故感意猶未盡,再將所學所用發于愛愛醫與大家共勉! 現學現用——彭堅經驗方臨證運用舉例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據其大意為:溫習已聞之事,并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借用于讀書學習,讀一遍可能也只能記其大概,反復幾次方能領悟其中之精髓,還可融會新舊擷取新的知識。近來得讀《我是鐵桿中醫》,響應愛愛醫征文對彭堅學術觀點之淺見而拙寫了“讀《我是鐵桿中醫》有感——點燃自己的一盞燈”;近日復讀其著,深感一遍也只知其意,二遍方學有所用,取其精華而用于臨床驗證效果也較顯著,況該著實乃彭氏畢生臨證寶貴經驗之點滴,不僅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精華,還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示意于學者,即使稍通中醫者也能學有所用。然為醫者不能將其好法好方據為已有,現就本人所學之一二,選有佳效治驗病案幾例與大家分享: 例一 頸椎病(益氣聰明湯加減方) 患者,男,40歲,于2008年2月20日來診。患者于大年初一早晨懸掛鞭炮時因突然抬頭而致頭暈欲嘔,當日便到就近診所診治無效,近半月來就診于縣城醫院,腦電圖示:供血不足。予以中西藥并治,其效均不明顯,經人介紹方來我處求診。患者之前無類似發作史,但長期從事建筑內裝修涂料工作,自述發病以來頭昏發脹,甚時亦感頸部脹痛不舒,休息后好轉,活動后頭暈加重;前幾日頭暈有所減輕,只因用肩抬樹回家后更覺頸部不舒,頭暈腦脹加重,時有惡心,口微苦,頸部有壓痛,囑急轉頭而頭暈加重。查:舌質紅苔稍黃膩,脈滑數。辨為濕熱為患。方用彭堅經驗方益氣聰明湯加減治療。藥用:葛根50克、白芍30克,生甘草15克、升麻10克,黃柏15克,蔓荊子10克,澤瀉15克,黃芪15克,北沙參30克,木瓜30克,薏苡仁30克,棗皮15克,天麻10克,鉤藤15克,杭白菊15克。四劑。 2月24日二診,述服3劑藥后諸癥明顯減輕,并在從事涂涂料工作,現只有在勞累后稍感頸部不適和頭昏脹;查舌質淡紅苔薄白稍膩,脈小滑。囑暫不工作要多休息,去原方中鉤藤、白菊,再四劑。其家人3月1日因它病來診,述病已愈并無不適處,仍囑要注意休息,待訪。 益氣聰明湯是李東恒治中氣虛弱、清陽不升的目生障翳,視物不清,耳鳴耳聾等癥。而用此方治療頸椎病則為彭氏經驗之所成,該方經適當加減用以治療頸椎病屬于氣陰兩虛兼夾濕熱者,甚為吻合。初識彭堅用此方加減治療頸椎病,猶如獲至寶。頸椎病為當前之常見疾病,臨床接診較多,因寒起者首選葛根湯加減治療,辨證準確用之效佳,而濕熱為患者臨床也較常見,之前本人用方都以重用葛根加芍藥甘草湯加減治療,但其得失兼半,也試用過許多名家驗方,其效并沒有所言之好,今學用此方就用以治療兩例濕熱為患者都取效甚佳,故特舉一例為證,便后學者一同驗證于臨床。 例二 腰椎間盤突出 (青娥丸加減) 患者,男,84歲,于2007年1月24日來診。于幾日前因家務事不慎扭傷腰部,剛開始二日只覺腰痛難忍,能勉強行走,后漸不能起床,由家人代述來開中藥兩劑(腎著湯加減),其效不顯。便到醫院做CT檢查,提示: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現診:患者訴腰部平臥不動時痛輕,如稍有活動疼痛如拆,時呻吟,患病以來大便未解,查舌質淡白少苔,脈細澀。因年老未敢盡用活血止痛之法,治以補腎健腰,強筋壯骨。方用彭堅經驗方青娥丸加減。藥用:杜仲10克,續斷15克,補骨脂10克,核桃肉15克,巴戟肉10克,淡大云30克,菟絲子10克,白芍15克,木瓜15克。三劑,另加玄胡止痛片一瓶,一次6片,一日三次。三天后,家人代診,述藥后疼痛較前明顯減輕,大便已通暢。再拿四劑藥服用,三診時家人述已能下床行走,但仍感腰部酸痛,飲食及二便均正常,再予五劑續服后停中藥煎劑,用陳李濟壯腰腎丸二瓶善后,現隨訪基本正常。 青娥丸出自《局方》,即杜仲、補骨脂、核桃肉、做丸時需加大蒜四味組成,補腎壯腰,專為腎虛腰痛而設。彭氏予此方加黃芪、當歸、雞血藤、威靈仙四味加強其補血通經作用,用以治腎氣不足不能耐勞和適應氣候能力下降,西醫檢查多為腰肌勞損者。而書中在其治療病案里就有一高齡患者因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而致腰痛甚者,正用此方加減治療而取效顯著。本人所治之病人,乃我家舅公,因慮其年高體虛,雖為急傷,不敢用活血之品攻取,恰讀《我是鐵桿中醫》慢性疼痛一節,故效用青娥丸加減方用治此病,再加玄胡止痛片理氣、活血、止痛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三 痛風 (民間驗方加味) 患者,男,59歲,教師。該患者痛風已六年,常服“秋水香堿”控制發作,但其效果始終不明顯,痛甚時便來我處肌注解熱鎮痛類藥以暫止其痛。近來因食用肥肉而痛疼發作較重,又來我處求診,診見患者拇趾紅腫,痛不敢著地,自覺發熱,活動受限,舌質紅,脈弦有力。正逢近日讀得彭氏習用民間治痛風驗方,便予一試,在與患者說明中醫治療此病的優勢之后,藥用:土茯苓60克,石韋30克,前仁30克,百合30克。三劑。三日后再診,述服藥當晚疼痛驟減,三劑盡后已無疼痛。再用前仁30克、百合30克,煎湯代茶飲用,囑當續服以求除根,如有發作再予原方服用。近日患者再來取藥,感言用此次藥近一月來,其人好幾年未有如此輕松的感覺了。 痛風一病臨床證治為數不少,因此病頑固,大多都以西醫治療為主,而用中醫治此病本人也曾多次嘗試,但因患者難以堅持服藥大多也取效不太明顯,后來所治也喜用西醫暫治其標。喜獲彭氏一書并得其用朱良春創制方“泄濁化瘀湯”合民間方的百合、前仁加石韋用以治痛風效好。故竊泄濁化瘀湯之君藥土茯苓,合彭氏之百合、前仁、石韋四藥為方,藥少,價廉,味淡,更便于長期服用,其效也不遜于其合方,但臨床應用之遠效,還待同道共同予以驗證。 http://bbs.iiyi.com/thread-1410614-1.html [ 本帖最后由 一塵 于 2008-3-10 16:0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