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 為什么說疾病跟心還有關呢?在臨床上會有一些這樣的病人:她癱瘓了,不管怎么治療就是治不好。什么原因呢?原來,她覺得自己的丈夫一輩子都沒有關心過自己,但她癱瘓后,丈夫天天伺候著她,她一生沒有體會到的溫暖在生病時體會到了,她很想多多地享受這種照顧帶來的穩定感和幸福感,所以她的內心深處是根本不想好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這個病實際上是心理癱瘓癥。還有,現在小孩子也是這樣,有了病反而不想好。小孩子覺得父母平時不關心自己,后來他突然發了一次燒,父母就全圍在他身邊噓寒問暖。他不想讓自己的病趕快好,這樣的話,父母就會回到自己身邊。所以,得病不僅是我們生理上的一種反應,而且還可能是我們心理上的一種反應。 五、不同節氣的進補 前面已經提到了“不時不食”,那么在日常生活當中,到底有幾個重要的節氣是講究進補的呢? 第一個重要的節氣是冬至。冬至就類似于一天當中的子時,在這個時候是一陽生,即陽氣開始生發起來了。那么我們該吃什么呢?關于這個問題,古代眾說紛紜。一種觀點認為,冬至應該吃當歸生姜羊肉湯。因為冬至意味著最寒冷的時節到了,天地一派陰霾之氣,所以鼓勵吃當歸生姜羊肉湯。還有另外一種觀點認為,冬至應該吃鴨子。因為這個時候陽氣已經開始生發了,而鴨子的氣是平和的,所以要想平抑陽氣的話就應該吃鴨子。不過,這兩種方法完全可以根據具體時間進行變通。中國的節氣非常準確,它的節氣時間可以精確到幾點幾分。所以,在冬至前要補陽的話,就可以吃當歸生姜羊肉湯。假如冬至是下午4點鐘的話,那么你中午飯就可以吃當歸生姜羊肉湯。4點鐘以后呢,冬至到來,一陽已經升起了,所以這個時候吃鴨子,最好是蟲草鴨架湯。 冬天是可以進補的,因為冬天的熱全在體內??梢园岩恍┖懿蝗菀紫臇|西都消化掉,所以這時候就可以喝鴨湯,但鴨湯一定要清淡。同時,還可以做一些身體方面的輔助措施。比如,可以買艾條來熏神闕穴(肚臍)的四周。神闕穴是連接我們先天后天的一個很根本性的穴位。在冬至的前后四天和冬至那天熏我們的神闕穴,對我們身體是很有好處的。 過了冬至以后,有一個節氣叫臘八,中國古代非常強調喝臘八粥。為什么要喝臘八粥呢?臘八粥里邊幾乎包含了所有的五谷,包括大豆、小豆、大米、小米,還有紅棗、桂圓之類的東西。冬天的時令是與我們人體的腎臟相對應的,而豆類的東西從外形看很像腎,所以中醫認為豆類是入腎的?!岸沽钊酥亍?,豆類實際上是補精髓的,精髓多了人體就重,所以一定要喝臘八粥。另外,“臘八”這個時候還是深冬,沒有新的糧食產生,這個時候我們吃的幾乎全是種子的精華。還有一種現象:過去有錢人家會在臘八的時候施粥。這意味著不僅要強壯自己的身體,也要讓勞動者強壯起來,好在來年開春時有力量去勞作。 在立春的時節,我們要吃春餅,也叫“咬春”。春餅里邊都是哪些東西呢?基本上就是韭菜、豆芽、雞蛋等這些東西。為何要吃這些東西呢?因為它們有助于春天的生發之機。 所以,我們了解了這些知識以后,吃也就吃得明白了,活也就活得明白了,生了病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六、人參為什么補氣 中國古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動植物都是依據其所在的水土而成就其性味的。其中,秉受陽氣多的呈性陽,秉受陰氣多的呈性陰,但真正要分辨它們的形色氣味,卻要下一番苦工夫. 四十七 我們來分析一下人參的形色氣味。有人說它補氣屬陽,有人說它生津屬陰。到底它屬陽,還是屬陰呢?大家都知道,人參一般產于東北和高麗的樹林陰濕之地,所以它首先秉受的是水陰潤澤之氣,在味上偏苦甘而有汁液;可它偏偏又長出三個枝杈和五片葉子,因而古人認為“三”、“五”是陽數,所以又是至陰之地的至陽之物,當屬陰中之陽,這就是它之所以珍貴的地方。北方屬水,人參正像那水中的一點真陽。中醫認為腎和膀胱屬水,也正是因這一點真陽而有氣化之理,所以人參因秉水中陽氣而與人體氣化之性相合,故而能補氣。 七、食物的偏性 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病在筋,無食酸;病在氣,無食辛;病在骨,無食咸;病在血,無食苦;病在肉,無食甘。” 食物基本上由四類組成,即谷、果、畜、菜。中醫認為,真正的食物是這四者的匹配,其中每一類又都暗含有五方和五時,這樣就大大擴展了食物的性味,凸顯了食物“和”而不偏的性質。比如魚蝦出于東海之濱,生發之氣偏盛,對患有瘡疥的人來說就是“發物”;牛羊多產于西北,有收斂收藏的氣性,故而營養豐富,但年輕人不可多食,多食則不易代謝,易性情粗暴、性欲旺盛。老年人多食血肉之品,則可以補益精血。在谷物方面,中國北方人多食面,南方人多食米?!懊妗备蕼厝肫?,可以潤肌膚,厚腸胃,但也易于壅氣,助濕;“米”甘咸微涼,可以除煩渴,固胃開胃。 中醫認為:五臟各有所喜。比如:肝宜甘,因為甘味可以緩釋肝氣的勁急;心宜酸,因為酸味可以收斂心火;肺宜苦,因為苦味可以助肺氣肅降;脾宜咸,因為咸味可以使脾不會運化過度;腎宜辛,因為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腎水之陽氣…… 上面說五臟各有所喜,而食物也是有偏性的。那么食物的偏性講的是什么呢? “酸走筋”,酸類的東西是走筋的,走肝的。如果你病在筋或得了肝病以后,則“無食酸”。因為酸是主收斂的,太收斂則肝氣不能生發,所以,得了肝病以后就要少吃一些酸類的東西。 “辛走氣”,辛類的東西是走氣的。肺主氣,我們一吃辣的東西,就會打噴嚏,流鼻涕,流眼淚。如果病在氣,就“無食辛”,意思是說如果你肺得病了,就不要太吃辛辣的東西,以防過度耗散。 “苦走血”,苦味的東西是走血的,即走心。到夏天的時候,我們都強調要多吃一些苦瓜,目的就是讓心火不要太外散。這是從食補的角度去講的。“病在血,無食苦”。如果病在心的上面,就少吃一些苦的東西,讓心可以生發一下,心血可以散一下。 “咸走骨”,咸類的東西是走骨的,走骨就是走腎。元氣,就好比是五臟的父母,它居住在老大家里,也就是藏在腎里邊。所以,吃鹽最容易調我們的元氣?,F在大家都喜歡吃味道濃的、辣的東西,這都是脾胃虛弱的表現,實際上都是在調元氣。所以,吃麻辣燙的東西,就可以把元氣調上來,讓人顯得很有精神?!安≡诠?,無食咸”,如果病在骨頭上,就不要吃太咸的東西,不要過分的調元氣,這樣才能把骨養住,把腎給養住。 “甘走肉”,甜味的東西走肉,走脾胃。像小孩子愛吃糖,就是因為他脾虛。“病在脾,無食肉”,如果病在脾胃,就不要吃很多甘類的東西,不要吃滋膩的東西,因為滋膩的東西會讓脾增加它的代謝負擔,使脾更加疲勞。 八、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四十八 八、五味過度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font> “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所謂脈,就是指血。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吃太多咸味的東西,就會抑制血的生發。如果抑制血的生發,就會使血脈逐漸凝聚,那么臉就會變黑。 “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吃苦的東西,我們的皮膚就會枯槁,毛發就會脫落。因為肺主皮毛,苦主降。如果多吃苦味的東西,肺氣就不容易宣發。肺氣調不上來,就滋潤不到我們的皮毛。所以,我們的皮毛就出現干枯萎縮的現象。 “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倍喑孕晾钡臇|西,就會燥干筋的彈性,手爪會干枯?!饵S帝內經》里說得很清楚,肝在變動為握。意思是說肝病是否嚴重,就看身體的彈性如何。如果經脈沒有彈性的話,那就說明肝有了嚴重的問題,所以要少吃辛類的東西。 “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彼嶂魇諗?,大量食用酸味的東西,會使肝氣生發太過而抑制脾土,使肌肉角質變厚而嘴唇外翻。 “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备蕿橹型林叮量怂?。由于甘類的東西是渙散的,所以多吃甘會影響腎的收斂功能。頭發是否滋潤、烏黑和濃密,這些都和腎的收斂氣機有關。因此,多吃甘也會造成頭發脫落,因為它的收斂氣機減弱了。 以上的情況,都是屬于五味過度對我們身體的傷害。 九、桂枝湯 中藥非常講究君臣佐使。所謂君臣佐使,有點類似于“五谷為養”的說法,它是有主次的。五谷在食物里肯定是排在第一位,但在所有的藥里,“君藥”是最關鍵的一味藥,而臣是輔佐和幫助君王的。 在《傷寒論》里,有一個藥方叫桂枝湯。這個藥方是《傷寒論》里邊的第一方,也叫做群方之首。當我們身患感冒,出現發燒、頭痛、脖子僵硬、怕冷、身上微汗等這些癥狀時,我們就要喝這副湯藥。這副湯藥是由五味藥組成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這實際上就是伊尹的《湯液》里的小陽旦湯,它是用于感冒發燒剛剛開始時的一個藥方。這個方子非常有效,若用對了,感冒可一劑而愈。 在這個藥方里,桂枝就是君藥。桂枝一般取桂樹枝的梢頭。中藥的藥性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也因循著取象比類的原則。當你太陽病初起時,就是剛剛發燒的時候,你的病都在表層。樹梢是陽氣生發最旺的地方,我們用桂枝做君藥就是取它生發的功效。再比如,大家都喜歡食用鹿茸來進補,這也是相同的道理。因為鹿只在春天的時候才長角,所以它的角是生發之機最為旺盛的地方。感冒初起,病在表,用桂枝做君藥,就是取它生發的功效去驅散你身體受到的寒,這是解表的藥。 在《傷寒論》里,張仲景還特意在這個桂枝旁邊注了兩個小字“去皮”。為什么桂枝要去皮呢?大家知道中藥里的皮都有一個特性——主收斂。皮都是主包裹,主收斂的。我們既然是要取桂枝的生發之效,就要把它收斂的特性去掉,讓它全方位的生發?,F在我們去買桂枝,很少有人給你去皮,所以要想藥效更好的話,就可以用小刀把桂枝的皮去掉。 在這個藥方里,白芍、甘草、生姜、大棗都是佐使。白芍是根莖,中藥里凡是根莖類的東西都主里,主根本。雖然感冒發燒病在表,但我們也一定要固住自己的根本,別讓里面受過多的傷害,里面充足了才可以把邪氣往外趕。中醫認為得病不是因為別的,就是邪氣把自身的氣機改變了。所以,要想讓病趕快好,就得把邪氣趕出去 四十九 甘草是主中焦的,入脾,是補脾胃的。中醫里說脾胃是后天之本,桂枝散了表,白芍固了里,同時還需要甘草來固住脾胃。如果沒固住脾胃,表寒也容易入里。 生姜是主散的,也助陽。生姜也是佐使,之所以用生姜,主要怕桂枝的生發之機不夠,不足以把體內的寒拱出去,所以用生姜來輔助桂枝,一起把寒氣往外拱。 大棗入脾胃,是幫助甘草來固脾胃的,也是佐使。我們中國有個成語叫“囫圇吞棗”。為什么要囫圇吞棗呢?中醫認為土克水,土為脾,水為腎。棗是甘類的東西,它入脾胃。牙是腎的外現,如果棗吃多了的話,那么就等于“土”侵蝕牙齒,牙齒就會壞。別看牙齒是非常密固的,但它很怕甘類的東西。因為甘類的東西主散,而最密固、最具收斂氣機的東西就怕散。所以,吃棗時要囫圇吞棗,不要經過牙齒,這是吃棗子的一個要訣。 張仲景在大棗旁邊也注了一個字“擗”,也就是切開,把大棗的皮給掰裂的意思。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皮是主包裹、主收斂的,而在這個方子里我們取的是棗子的中土之性,即取它入脾胃的部分。因為大棗的肉是黃色的,而中醫里講,凡是黃色的東西都入脾,所以得把大棗掰開。實際上,用的是大棗的肉的濡潤之性。當有大夫給你開這個藥方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把大棗掰開或切開。 生存之道是解決心靈之痛的一劑良方。第八章情志病 情志病,是因七情而致腑臟陰陽氣血失調的一種疾病。 一、女子傷春、男子悲秋和生活對治法 在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做“女子傷春,男子悲秋?!痹谥嗅t看來,過度的情志會引發生理的病變。一般說來,在春天的季節,女子容易憂郁和情志不舒。女子屬陰,容易跟春天的生發之氣相感。所以,在萬物生長發育的這個時候,就容易誘發女子對生育本能的沖動,其主要表現在肝腎;男子屬陽,他比較容易跟秋冬的陰氣相感。秋天的時候,萬物都結果實了,男人到這個時候看到自己還一無所成的話,就會悲從心來,易于焦慮或煩躁,其主要表現在心肺。而往往這些病癥是不容易用藥而解的,于是聰明的古人采取了生活對治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在秋天的時候征兵,把男青年們聚集在一起,讓他們到邊關去打仗,以建功立業來化解他們的悲情?;蛘咴谇锾斓臅r候給男子訂婚。其實,在秋天的時候讓男子去打仗,或給他們訂婚,都是為了平息他們身上的肅殺之氣。用這些方法鼓勵成年男子,讓其明確社會職能及責任感,使他不放任自己的情感。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古人訂婚送給女子的聘禮是用白茅包著的大雁。大雁是只有秋天才有的東西,而射大雁是需要力氣和眼力的。有力氣是腎氣足、肺氣足,眼力好是肝經旺,通過這一舉動,女子就能判斷出男子的基本素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