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人父母的旅途中,與天使一起,溫暖陪伴,智慧前行 遠斌老師關于《意志力的奧秘》的課程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對我的啟發卻是深遠的。歸結起來,我的主要收獲和感悟有以下幾點: 意為心音,所以“意”,是面向思考和精神的。志為心士,所以“志”,是面向行動和物質的。 在“意”和“志”之間,需要有“力”來支撐由意向志的轉化。力,我理解為孩子健康的身體、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孩子成長過程,是由“意”向“志”的轉化,慢慢趨向意與志合、身與心合的過程。而充分發展的、健康的身體是保障。 那么,怎樣去發展孩子的身體呢?除了基本的營養保障,還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的探索自由,發展孩子的身體。 為人父母,我們都愛孩子。但愛孩子不是溺愛,不是一種愛的感覺,而是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給予孩子有利的、孩子發展所需要的愛。對孩子意的層面,或者說精神的層面,父母要帶著理解去無條件接納,無條件養育孩子的精神,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真實的關愛。對孩子志也就是身體的層面,父母要帶著理解去約束,規范其行為,不傷害到自己、他人和環境。 銅錢,外圓內方。圓,代表接納、變通、遂順,方代表界限、原則、規矩、約束、保護。 精神的層面是無條件去接納和喂養,身體的層面是要有界限的。 處在幼兒期的孩子,他們很難控制自己的言行,意和志遠遠沒有合一。但幼兒的成長過程就是由“意與志分”向“意與志合”轉化的過程。父母如果不遵循兒童發展規律,過早地去開發兒童的智力,甚至因此產生焦慮心態,那么,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問題,如焦慮、吃手、多動、磨蹭、厭學、親子關系破壞、學習興趣的缺失、近視、自閉等癥狀。 孩子是在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用身體去體驗、一次次的犯錯中成長起來的。兒子喜歡玩兒水,我在廚房的時候,他必定會跑來幫我洗菜、洗碗。前年冬天,兒子感冒,他卻要來幫我洗菜,雖然我心里擔心會因此著涼而加重感冒,但最后還是同意他的幫忙。最后兒子當然是感冒加重,只得重新去看病、開藥,他的身體也因此而更加難受。不過從這以后,他知道了感冒的時候不能玩兒冷水,不能打濕衣服。由此看來,犯錯也是一次最深刻的學習。 3.1 遠離危害兒童生命力的因素 生命力是意與志合的保障。現代社會,各種電子產品、聲光產品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危害孩子的生命力。課堂上,遠斌老師總結了現代生活中危害兒童生命力的九大殺手,應該盡量避免這些因素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1、有電視手機故事機等媒體刺激 2、每日吃飯、睡覺、玩、作息不規律 3、環境比較吵鬧,物品玩具無序 4、大人說教,替做頻繁,經常打罵夸獎 5、家庭人際關系緊張,時有沖突 6、照顧孩子的人不固定 7、孩子有挑食吃零售的習慣 8、孩子刨腹產或體弱多病經常用藥 9、小時候和目前有智力開發歷史 3.2規律地作息 孩子每天的生活節奏是相同的。吃飯的時間、睡覺的時間是相同的,每天在同一個時間,做的事情是相同的。孩子在日復一日的重復生活中,找到節奏,能預見未來的時間將要發生的事情,從而產生安全感。也在重復地做著相同的事情的過程中,形成受益終身的意志力。 試想,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成人如果能每天堅持晨跑5分里,在這個過程中,他一定要獲得非常強的意志力,學會克服困難,戰勝自己,形成通過努力就能解決問題的成長型思維。 3.3 每天按時和孩子一起做服務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和孩子一起做事,也是幫助孩子意與志合、身與心合。孩子一開始是不會做事的,那么父母應該多在孩子面前做事,做孩子的榜樣,讓孩子學會做事。 孩子在學習做事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對做得很好的事情,我們應該肯定和感謝。對做得不好的事情或在孩子犯錯后,應分三步來解決。 第一、安撫孩子的情緒,因為孩子犯錯后往往情緒都比較激動、害怕、內疚; 第二、平復孩子的情緒后,帶著孩子一起對事情進行彌補,讓孩子從彌補的行動中,看到事情的因果關系; 第三、通過合作而和解,在帶領孩子一起彌補錯誤的過程中,孩子學會與人合作,在工作中重新找回力量的邊界。 過完年從重慶老家回來,兌牛奶的杯子忘在重慶老家,所以最近都用碗來兌牛奶。這天,兒子像往常一下端起(800毫升)大大的保溫壺,擰開蓋子,把保溫壺靠在碗邊開始倒開水,剛倒出來,碗打倒了,開水撒了一桌子并流到地上。我心里一驚,確保兒子沒有燙到的同時,馬上拿來桌布,兒子開始擦桌子,我則拖地。收拾停當,開始和兒子一起尋找水倒出來的原因:水壺太重,碗太輕,當重的水壺完全靠在碗的邊沿時,輕的碗就會失去平衡而傾斜,剛倒進碗里的水就流出來了。 事情發生后,我們并沒有責怪兒子,而是先關心他的身體是否受傷,然后和他一起積極地收拾現場,讓他學會我們有能力面對錯誤,最后和他一起找到原因,讓他從中學習到了新的經驗。自從經歷這次“撒水事件”后,兒子再也沒有犯過同樣的“錯誤”。我認為,這就是意與志相趨合的過程。 做服務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比如洗自己的衣物,幫助家人做家務等,在運用自己身體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同時幫助別人,能獲得更大的滿足。 最后,如遠斌老師所說: 按時合道得天助、做事積德得地助、服務和人得人助。 愿父母們都能從理解孩子的角度,用智慧的愛去愛孩子,遠離危害兒童生命力的因素,規律作息,每天按時和孩子一起做一件服務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從而促進意與志合、身與心合,讓孩子獲得受益終生的意志力。 分享人:趙林靜,來自天使在線V課堂。 洛克說:思考,使我們閱讀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 天使說:記錄,使我們學習的東西成為我們自己的。 記筆記的過程,就是思考的過程。分享,更是一種內化。天使期待因為你的分享,可以讓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們,從你的心路歷程中學習,成長。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向天使投稿。 ·成長沒有終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