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水彩學習之第五課 干畫法 ↓ 上圖描繪的是煙波浩淼的阿姆斯特丹風景,在A2大小的細紋水彩紙上繪制而成,整個畫面較大,大約耗時4個小時。此圖以干凈利落、細致優雅的筆觸來表現對象的遠近感,給人以明快的印象。 干畫法即干紙著色技法(Wet on dry)是透明水彩畫的傳統繪畫技法,待第一層顏色干了之后再涂上第二層顏色,如此反復,從而使多種顏色混合在一起的繪畫形式。為了表現出顏色的深度,需要反復涂沫相同系列的顏色,但如果涂抹的次數過多,反而會降低彩度,這一點和濕畫法是同樣的,需要引起注意。上底色時最好能盡量涂得較輕較淡,另外等待已涂的顏料干透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用干畫法繪制水彩畫時一定要有耐心,慢慢著色。 上圖是筆者在非洲旅行途中在A4紙大小的中紋水彩紙上繪制而成的。我們從抱著小羊羔的少年臉上可以找到很明顯的明暗對比關系,這使得整張畫面看起來具有空間感。 上圖則以生動逼真的筆觸刻畫出了在樹枝上背風而坐的紅嘴鸛的表情,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這兩幅圖都對主題之外的要素進行了簡化處理。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蘋果圖的著色過程。本圖采用的是先在高光以外的部位涂上底色后,再一步步刻畫陰影部位的水彩畫著色的典型手法。 我們再來看一下采用干畫法完成整幅水彩風景畫的全過程。先用鉛筆繪制素描草圖。畫風不同,選用的鉛筆和線的深淺也不一樣。 著色的順序是從明亮輕淡的色彩開始,漸漸向陰暗面過渡。 在保證色彩整體平衡的前提下進行層涂。在上一層顏料未干之前涂刷下一層顏色,兩種顏色就可在畫紙上較好地融合。 在最后潤色的階段,同時運用幾種技法體現出畫面整體的遠近感,以突出主題。繪制水彩風景畫時,一般來說,看起來較近的部分,用明亮高彩度的對比來表現出距離感。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不用白色顏料就可以表現出透明水彩畫高光效果的常用技法。 上面的櫻桃圖是在著色尚未全部干透之前在畫面對應部位上滴水以營造高光效果的例子。 使用這種技法時,由于顏料滲開時的效果與畫紙的傾斜方向有關,從而使得最終效果也會產生差異。因此,可以通過調整畫紙的傾斜方向調節顏料滲透的走向,使畫面看起來更加自然逼真。 上圖是用小刀輕刮紙表露出白色部分以表現覆蓋山頂的萬年積雪的例子。天空中的斑點是在淡藍色顏料潤濕畫紙的狀態下撒上鹽粒后做出的效果。 這是一幅簡單的茶花水彩畫。在沒有打草圖的情況下直接完成著色后,用橡皮輕輕擦去花瓣和枝葉的部分顏料,以表現高光效果。為了進行更細致的表現,有時候會將硬橡皮的一頭削尖后再使用。用一頭削尖的橡皮,擦去葉子局部的顏料,以表現葉子上的高光效果。 此圖只用寥寥數筆簡單繪制而成。著色時預留出高光部分,葉子則是采用了在顏料未干之前滴水的方法營造暈染效果。 接下來我們以楓樹為對象學習一下干畫法的整個著色過程。先在背景部分涂上淡藍色后等顏料變干。 調和黃色、橙色、土黃色等顏色后為楓樹上底色。 用相對比較強烈的色調給大片的楓葉上色。 用更深的顏色來表現楓葉的陰影部分。 調和群青色和褐色后繪制楓樹的枝干。 用彩度較低的草綠色和淡青色來表現背景部分的森林。 此圖是在25×25cm大小的肯特紙上繪制而成的。肯特紙較薄且吸水性較差,很難說是一種好的水彩畫紙。但由于肯特紙能讓筆者回想起提到畫紙就只知道肯特紙的學生時代,因而現在有時也會使用它。 - END - Tomorrow 著色技巧和陰影處理 我愛畫畫 l 不需理由 作品教程投稿郵箱:tougao@qijiuba.com 聯絡V課主編小微·微信號:V798768 798手繪網·V課 所有原創教程均獲作者授權,轉載請聯系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