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為迎接第九屆“世界自閉癥日”的到來,現99特教職業培訓網超值回饋特教學員,凡在99特教職業培訓網參加特教遠程培訓項目(語言訓練師、自閉癥療育師、感覺統合訓練師、自然訓練療育師、ABA應用行為分析師)的學員,均可享受八折優惠,還有書籍相送哦,活動截止日期為6月1日,不要錯失良機哦!詳細情況請咨詢海老師,QQ:2495671135,15236290798 推薦閱讀:19項孩子自理能力的養成策略,在家做效果更顯著哦!!! 很多自閉癥孩子都伴有感統失調的癥狀。比如:手腳不協調、游戲玩不好等等,這都是很常見的感覺統合功能失常的早期征兆。所以,如何改善自閉癥兒童感統失調癥狀,來更好的配合康復訓練也是每個家長比較關心的事。 感統失調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對于感統失調的孩子,細心的家長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同齡孩子比起來:不會滾、爬;不會系鞋帶、騎腳踏車;或走動吃力、動作笨拙或常摔跤;或在玩耍的技巧上不如其他的孩子;不會堆積木、不會操縱玩具、不會玩拼圖……這些都是由于從眼睛、耳朵、雙手和軀體來的感覺信息,沒有組合統一的緣故,雖然會看、會聽,但對外界沒有順應性的反應。 家長一旦發現自己孩子感統異常的情況不要認為這是孩子是不用心或不感興趣了的緣故,這也有可能是他們能力發展不均衡引起的。腦對信息的處理發生了障礙,就會阻礙自閉癥孩子的正常發展。比如:前庭有問題的自閉癥孩子,對刺激反應不敏感或調正不佳;觸覺失調的孩子拒絕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因為他們不喜歡被別人接觸。 七歲前是“感覺—動作”發展最重要時期孩童時期,籍著玩耍,把聲音和視覺結合起來,產生很多的感覺統合現象。自閉癥孩子在孩童時期,如果能學會把游戲組合好,將來也更利于孩子的康復訓練。所以,家長不要低估了“玩”的重要性,在孩童時期,要盡可能讓孩子玩好,因為也是一種感統訓練。 七歲之前是“感覺—動作”組織能力發展的重要的時期。其中三至七歲又是感覺統合的關鍵時期,因為此年齡階段是兒童最能接受感官、最能組織感覺的時候。此時,孩子的內驅力使他極有活力,他也會學著去做很多很多的事,他的適應反應也愈來愈復雜,每一項適應反應都擴展了其感覺統合能力。 家長要做的就是盡可能讓孩子“玩好”作為孩子的家長,要多去觀察孩子跑、跳、單腳跳、轉來轉去、攀、爬以及搖蕩時的情況,兒童做這些是因為好玩,而這些動作之所以好玩,是因為它們會形成進一步的感覺統合。 在此期間,父母能做的就是學會觀察孩子們玩,盡可能地為孩子們提供環境、場所。讓孩子學習著使用刀、筷子、鏟、桶、線、剪刀、描筆、鉛筆、紙、鞋帶、拉鏈、紐扣等其它一切家庭用具。每種工具的使用技巧,都需要運用儲存大腦的一切感覺信息,更重要的是,訓練當中要讓兒童感到快樂而不是壓力,要尊重兒童對感覺刺激的需要和選擇,通過控制環境給兒童以適當的感覺刺激,使兒童能作出適應性反應,不要教孩子如何做,給孩子以積極的反饋,并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悅。 另外雙手和手指小肌肉的成長,在嬰幼時期特別重要。抓、拿、扳的玩具可以強化孩子運動能力的增長。由于明顯接觸的欲望強盛,嬰幼兒喜歡什么東西都往嘴里塞,最好準備適合放入口中的安全玩具,以滿足他這面的好奇心,如此不但可以強化唇、舌、口腔肌肉的動作,對發音器官運動企劃能力的成熟,也有很大的幫助。 大積木或簡單的組合及抱、摟、抓、舉用的玩具,有助于手眼協調,視覺空間或身體形象等感覺的成熟,對外界認知意愿的強化及能力的增強都有很大的幫助。(文章內容來源于奧漫優悅) 父母不要強迫孩子:“你今天做不好,別想怎么怎么”;也不要指令性的要求:“現在必須把什么做好,如何如何做?”,而應該盡可能創造環境,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并及時的給予他鼓勵和肯定。 讀者 99特教職業培訓網主要培訓什么? 99特教職業培訓網是國內專業的特教師資培訓網,我們主要培訓語言訓練師、感統訓練師、自閉癥療育師、ABA應用行為分析師等專業特教老師。培訓考試合格,發放國家承認職業資格證書。 小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