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3年《冠心病康復與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冠心病患者應堅持服用的藥物包括以下3類: 1 抗血小板藥物,例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一般而言,所有冠心病患者均應該長期堅持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服用這些藥物的目的在于防止血管內斑塊不斷發展形成血栓,引發心肌梗死等嚴重事件。在服用方法上,一般的穩定性冠心病患者應首選阿司匹林(80-100mg/天),如果不能耐受,可替換為氯吡格雷(75mg/天)。如果發生了心肌梗死,或者接受心臟支架手術的患者,或者接受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就需要更大強度的抗血小板治療,一般會聯合用藥(這時你應該在醫院,具體劑量由醫生和藥師具體制訂就好)。當然了,患者接受這些手術后還需要繼續服用這些藥物。 **同時,這些藥物的常見副作用就是增加出血風險,胃潰瘍出血患者禁用。在服藥過程中,也應該密切監測出血風險,看看自己有沒有大便發黑、皮膚出血等癥狀。 2 某些降壓藥(實際作用為調節心率和改善血管功能),例如美托洛爾、卡托普利等 一般而言,所有冠心病患者均應長期堅持服用上述藥物,例如美托洛爾、卡托普利等。雖然這些藥物看起來是降壓藥,但是冠心病患者服用上述藥物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降壓,或者說,沒有高血壓的冠心病患者也要服用。這是為什么呢?第一個原因,冠心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心率(清醒時靜息心率應為55-60次/分鐘),服用美托洛爾等藥物(這一類藥物學名為β受體阻滯劑)是為了控制心率。第二個原因,冠心病患者還需要改善血管內皮的功能,防止血管微環境過度增生,服用卡托普利等藥物(這一類藥物學名為ACEI)就是這個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降壓藥很多,但是只有這2類推薦給冠心病患者服用。同時,具體劑量也需要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調整。 **同時,這些藥物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洛爾”類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是頭暈、頭痛、心動過緩等,“××普利”類藥物的常見副作用是咳嗽等,大部分副作用與用量有關,請與醫師或藥師聯系調整劑量。 3 降血脂藥,例如阿托伐他汀等 一般而言,所有冠心病患者(包括血脂檢查正常的患者)均應堅持服用他汀類降脂藥,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服用這些藥物的目的在于減少斑塊的形成、調節血管功能,最終減少心肌梗死等血栓事件的發生。在服用劑量方面,不同他汀類藥物的常用量不同,應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用藥。 **同時,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主要在肝功能和肌功能方面,初次服用時宜從小量開始,并需要注意是否出現肌痛、肌無力、厭食等癥狀,定期監測轉氨酶和肌酸激酶。 綜上所述,冠心病患者的藥物治療很重要,與未來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率有密切關系。但是,調查顯示我國冠心病患者服用上述3類藥物的服藥率分別只有15.5%(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7.3%(××洛爾類和××普利類等)和2.0%(阿托伐他汀等),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如果你的家人或朋友中有冠心病患者,請關心一下他的用藥,或許這就改變了他的未來。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