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脂肪肝? 又稱脂肪性肝病,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脂肪在肝細胞內堆積過多的病變。脂肪性肝病正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認為隱蔽性肝硬化的常見原因。 二、哪些人容易患脂肪肝? 1.肥胖的人:體內儲存的脂肪量大,肝臟負荷大,容易引起脂肪在肝臟內堆積。 2.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大于24為超重,大于28為肥胖。 3.長期大量飲酒的人——酒精主要在肝臟代謝,酒精在肝臟的代謝產物(乙醇),可直接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飲酒量和持續時間與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有直接關系。 4.有糖尿病、高脂血癥、懷孕、高尿酸血癥者、禁食、過分節食、營養不良的人。 5.遺傳因素:有脂肪肝家族聚集史者。 6.不良飲食習慣的人:油膩、煎炸食品。 7.不喜歡運動經常久坐的人。 8.老年人:新陳代謝功能衰退,運動量減少。 9.經常接觸工業毒物的工人:接觸銅、苯、四氯化碳、氯仿等。 10.經常服用肝損害藥物的人:四環素、雌激素、核苷類似物、強的松等。 三、脂肪肝的危害 1.對肝臟的危害:可發展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 →肝癌; 2.對心血管的危害:合并有脂肪代謝異常時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誘發和加重冠心病、高血壓; 3.誘發或加重糖尿病; 4.影響消化吸收功能,誘發膽囊疾病; 5.削弱人體免疫功能。
四、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慢性單純性脂肪肝早期沒有明顯臨床癥狀,很多在體檢做B超時偶然發現,部分患者有食欲減退、乏力疲倦、腹脹、右上腹不適等,但無特異性。 發展到肝炎、肝硬化時可出現黃疸、腹水、脾大、靜脈曲張、水腫、消化道出血等,有極少數可在肝硬化的基礎上并發肝癌,出現肝區疼痛、肝區包塊等。 五、脂肪肝的預防 六 脂肪肝的治療 肥胖者控制體重,健康減肥; 飲酒者戒酒; 糖尿病者控制血糖; 改變多坐少動的生活方式; 營養不良者糾正營養不良; 改變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結構; 高血脂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降低血脂; 避免接觸化學毒物和使用激素等藥物。 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飲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質的瘦肉、河魚、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適當攝入有助于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食物(如燕麥、玉米、還帶、大蒜、蘋果、牛奶、洋蔥、甘薯、胡蘿卜、花生、菜花籽、山楂等)。
運動項目可采用中等量的有氧運動,年紀大的可采用散步、慢跑、跳舞、廣播操等形式,年紀不大的可打網球、羽毛球、騎自行車、游泳、爬山、跑步、健身器械等。運動時脈搏不超過(170-實際年齡)次/分為宜。 通過心理和行為干預治療,改變脂肪肝患者和高危人群的不良生活習慣和嗜好,來達到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目的; 消除對脂肪肝的恐懼心理和焦慮情緒,使患者認識到多數脂肪肝預后較好,部分患者不需要吃藥,通過消除病因(如戒煙)、飲食控制和運動就可完全逆轉脂肪肝,恢復至正常正常狀態。 單純性脂肪肝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 并發肝功能損害的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的選擇保肝、降酶藥物; 血脂高的脂肪肝在合并冠心病的基礎上可行降脂治療,但需密切監測肝功能; 藥物如熊去氧膽酸、維生素E、胰島素增敏劑等可能有助于脂肪肝的康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