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宜興紫砂七大老藝人”之一,自幼隨祖母邵氏制胚做壺,憑借自身的天賦和刻苦鉆研的精神,20歲便躋身紫砂名工之列。 “壺藝泰斗”顧景舟 1939年,顧景舟應朗玉書邀請到上海朗氏藝苑,根據古董商提供的明清紫砂名家作品進行仿制。他仿制的有時大彬、陳鳴遠、邵大亨等古代名家的作品,其中所仿陳鳴遠款的“龍鳳把嘴壺”和“竹筍水盂”竟被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當作陳鳴遠的傳世之作收藏,直到幾十年后顧景舟為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做紫砂藏品鑒定時才發現是自己的作品! 顧景舟仿陳鳴遠“竹筍水盂” 經過幾十年的“精耕細作”,顧景舟制壺已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特別是做“光器”,更是技藝超群,作品大氣自然、精巧雅致,受到廣大茶客、壺友的追捧。 顧景舟“大提壁壺” 顧景舟不僅自己做壺,1956年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后也帶徒——徐漢棠、李昌鴻、吳群祥等當代壺藝高人都曾是顧景舟帶過的學徒,為紫砂技藝的傳承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顧景舟 井欄壺 顧老一生都已紫砂為業,晚年時曾將“不圓而圓,不方而方,智欲其圓,行欲其方,剛柔并濟,允克用藏”銘刻于紫砂壺上留予我們學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