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早餐很重要,不吃會影響健康。但是你知道早餐沒“吃對”,不僅會讓我們吃不到營養,反而會給身體增加負擔,比不吃還糟糕! 那么,常見的錯誤早餐習慣有哪些呢?大家快來對照一下吧,如果有的話,趕緊改掉吧! 后果:誤傷腸胃 很多中老年朋友清早五六點鐘就起床,洗臉刷牙后馬上吃早餐,認為這樣能及時補充身體所需營養,也利于吸收。 但事實上,人體在夜晚睡覺的時候,身體的大部分器官都會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是消化器官卻很特別。因為要消化前一天夜里留在胃里的食物,所以只有在凌晨才開始進入休息狀態。 這樣,要是早飯吃太早,消化器官就會沒有休息時間,長久下去對身體絕對沒有好處。
后果:積累膽固醇 剛炸出來的油條是很多中老年人都喜歡的早餐。 但是,這種高溫油炸過的食物,它們的營養素不僅被破壞,還可能產生致癌物質。此外還存在油脂偏高、熱量高的問題。 長期食用不僅不利于消化和吸收,還會導致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發生。 建議:這種熱量高的早餐,一星期不宜超過兩次。進食當天午、晚餐應盡量清淡,不要再吃炸、煎、炒食物,并注意多補充蔬菜。 后果:造成胃部疾病 俗話說“早餐要吃飽”,因此有些人早飯就會吃的過多、過飽。 在清晨,人體的胃臟等器官反應都比較遲緩,吃得過多會在短時間內就造成急性胃擴張,導致胃的蠕動與排空均受限制。 同時,胃始終處于飽脹狀態,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復的機會,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極易發生胃穿孔、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建議:早餐應把握營養均衡的原則,選擇易消化、易吸收、纖維質高、低脂低糖食物為主,如粥、牛奶、豆漿、面條、餛飩等,不宜進食刺激性大的食物、更不宜吃得過飽。 后果:餓得快 很多人都覺得雞蛋、牛奶要比主食有營養,所以早餐便放棄主食,比如只吃兩個白煮蛋或者喝一罐營養奶。 雖然牛奶和雞蛋本身富含高蛋白,但它們提供的優質蛋白主要供給身體結構,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能量,人進食后很快會感到饑餓。 建議:早餐主食一定不能缺。吃牛奶、雞蛋同時應搭配稀粥、面包、饅頭等主食補充能量,這類谷物類食物可以使人體得到足夠碳水化合物并有利于高蛋白吸收。 后果:沒營養 前一天晚上剩下的飯菜不舍得扔,或是覺得炒飯一定要用隔夜的米飯炒才好吃,所以不少家庭都會在做晚飯時多做一些 ,第二天早上做個炒飯,或者把剩下的飯菜熱一遍,作為早飯。 雖然這樣的早餐制作方便,但飯菜隔夜后,營養大打折扣,尤其是蔬菜可能產生亞硝酸鹽 ,吃進去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 建議:雖然隔夜飯不是絕對不能吃,但是要少吃,尤其是隔夜的青菜,盡量不要食用。 至于其他隔夜的食物如果想留到第二天做早餐,一定要保存好,以免變質,還有,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一定要熱透。 后果:導致身體抵抗力降低 有些人早晨急著出去晨練、買菜,隨便吃幾塊餅干、糕點就當早餐了。 清晨起床后,人的胃腸功能尚未由夜間的抑制狀態恢復到興奮狀態,消化功能也較弱,這時再吃些“干食”,對于早晨處于半脫水狀態的人體來說,會導致身體抵抗力降低,極易患病。 建議:早餐應吃富含水分的食物或餐前適量喝些溫開水、豆漿或熱牛奶之類的液體。 這樣既可及時改善體內的缺水狀態,有利腸胃消化,使機體的新陳代謝恢復到旺盛狀態。 都說一天之計在于晨,早餐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說太重要了,一定要吃好,吃對!趕緊把這些不健康的早餐習慣告訴家里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