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體上分布著許多穴位,總計穴位720個,其中醫用穴位為402個,中醫通過針灸、推拿、點按或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可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而其中幾個穴位更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學會應用這幾個穴位對付一些常見病能起到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1、百會穴 定位:位于頭頂正中心。 百會穴具有開竅寧神的功效,能治療失眠、神經衰弱、頭疼、眩暈、休克等疾病,長時間按壓這個穴位,還有升陽同脫的功效,能治療脫肛、子宮脫垂等疾病。 按摩方法:端坐在椅子上,用手掌按摩百會穴,每次按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50圈,早晚各一次,可起到疏通經絡、心情舒暢的作用。 2、人中穴 定位:位于人體鼻唇溝的中點。 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壓,主要用于治療暈厥、昏迷、中暑、休克、突發癲癇等疾病。用拇指尖掐壓患者的人中穴可起到急救的作用。(提醒:遇到上述疾病時,在掐壓人中穴的同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進一步搶救,以免耽誤病情。) 3、關元穴 定位:位于臍中下四橫指處。 關元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主生殖,主元氣的功效。能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防止衰老,克用于治療尿道炎、盆腔炎、腸炎等。平時可通過按揉關元穴調節內分泌,也可通過熱敷此穴來減輕因受寒引起的痛經。 4、合谷穴 定位:位于拇指和食指的虎口之間。 合谷穴的主要作用是清熱鎮痛,可用于治療感冒、咳嗽、腸炎、頭痛、牙痛等,尤其對感冒后引起的頭痛治療效果更佳。 5、足三里 定位: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位置。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第一穴,對消化系統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經常按壓足三里可調節機體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常用于治療胃炎、消化不良、胃潰瘍、胃痙攣等疾病。 6、涌泉穴 定位: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即用力彎曲腳趾時足底前部出現的凹陷處)。 涌泉穴有清腦提神,安神定志的功效,可用于降低血壓,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預防老年人手足麻木及浮腫,經常按摩涌泉穴可治療高血壓、倦怠感、神經衰弱、怕冷癥等。 以上這些穴位都是我們身體上重要的穴位,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利用空余時間經常按摩這些穴位就能夠讓我們遠離疾病,身強體壯,所以,趕快行動起來吧! 作者簡介 潘華麗:護師,本科學歷,就職于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從事臨床護理5年。 平臺推薦最受歡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本平臺為云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號,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內容,或可關注“云南中醫”微信號(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