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氣,你就輸了。輸掉什么了,當然是你自己的人生呀。 我們都知道生氣、煩躁、悲傷等負面情緒對我們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不僅會讓我們對現有處境失去判斷,讓情況變得更糟,還會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影響我們的人際交往。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還會傷害到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皺紋增加,迅速變老。 我們都想從容地掌控自己的情緒,但是情緒就像脫韁的野馬,總是不受我們指揮,讓我們沉浸在自己的自怨自艾里,慢慢消沉墮落下去。 最近看了本書,《整理情緒的力量》,里面分析了煩躁、生氣、孤獨、悲傷、嫉妒等陰暗情緒對大家的影響以及對策。我才意識到,這些負面情緒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拖垮了我的生活。 下面,我就跟大家慢慢分析一下這幾種情緒以及控制它的小技巧吧。 -1- 生氣 女孩子最容易生氣了,對方買的禮物不合自己心意,今天沒有買到心儀的裙子,男朋友忘記掉了自己的生日等等一些生活中的小事總讓我們怒不可遏,體內的小魔獸分分鐘爆發出來。 我一直在念叨,要是生氣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話,那該多省事呀。可是,生氣并不能讓事情好轉,反而會對我們進行二次傷害。 1. 生氣的弊端 體能成本:人一生氣就會消耗能量,每一個人對此都或多或少有些體會吧。跟對方大吵一架,然后搞得自己身心俱疲,干什么事情都沒有力氣和心情了。 憤怒的能量會侵蝕自己的身心,讓人感到煩躁不安,情緒低落,也無法打起精神認真做事。但是,有一種情緒叫做“喜悅,這種正面情緒是創造性能量,會讓我們感受到愛,感受到一切新鮮的事物。 憤怒是摧毀一切,而喜悅是創造一切。聰明如你,會選擇哪個呢? 失去判斷力:人一生氣就會失去判斷力,聽任憤怒的情緒的擺布,口不擇言。或者變得自暴自棄,從而失去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等冷靜下來的時候,就會反思“也不是多大不了的事情”“早知道會這樣就忍忍好了”等 處于社會關系中的我們都會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而憤怒,恰恰會讓我們開啟自我“防御本能”。當我們感覺到要蒙受損失時,就想去反攻擊別人,將發言權交給情緒。 但是,此時,即便是為了保護自己,也要盡力忍耐,無謂的攻擊只會讓自己樹敵更多。等冷靜下來之后,再思考如何做最好。 如果當時的處境要你立馬就要反駁對方或者給對方一個答復,就盡可能冷靜地告訴對方:可以請您告訴我如何做最好嗎?然后再采取下一步行動。 會給別人留下壞印象:生氣讓人吃虧的一個原因是,會“讓自己看起來生活不幸福”。一個滿面春風,陽光溫暖的女孩,與另一個愁云滿面,抱怨消極的女孩,你會選擇接近哪一個呢? 當你感到自己要發怒時,想一想此時自己在別人心目中是什么樣子,如果是自己,會怎樣看待生氣中的這個人。等回過神,就發現憤怒已經平息了。 2. 整理憤怒的幾個小技巧: 一、“1、2、3···”,在心中慢慢地數到10 二、離開現場,平息怒火 三、問問自己“生氣的原因是什么” 四、面對對方思考策略 -2- 煩躁 人煩躁起來就容易被消極情緒纏身,再也無法冷靜地看待現實,缺乏集中力。煩躁會讓自己說出不該說的話,甚至讓人際關系產生裂痕。 但是,我們卻總容易陷入到煩躁的怪圈里去。明天又要上班了,周末又下雨不能出去逛街了,大姨媽又來了,這些小事情總讓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開啟抓狂模式,嚴重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讓我們感覺不到幸福感。 3. 煩躁的弊端: 煩躁的人難獲幸福:因為煩躁,我們很容易就會只顧自己舒服而將不滿發泄到別人身上,也一定會招來別人的怨恨。這樣的人再想要做點什么或者遇到什么困難的時候,再也不會有人愿意幫助他。即便成功了,也很少有人和他一起真心慶祝。 我們給與他人的,他人終會還給我們,這就是人際關系的普遍法則。 若是抱著“自己一個人什么都做不成,都是因為大家愿意幫助我”,也就不會感到如此煩躁了。 一味被動會讓人煩躁: 等待總會讓我們變得煩躁,等待男朋友的短信,等待考試成績,等到漫長的紅綠燈,就連等待外賣,都可以讓我們火急火燎,沒有耐心。 為了不讓等待的時間變成令自己煩躁的時間,可以嘗試著不單純等,把被動的時間變成主動的時間。 輕聲告訴自己:這樣正好。然后用這瑣碎的時間干自己的事情:可以給許久未見的老朋友發一條短信,想想周末怎么安排,或者是觀賞街角的風景,看看有沒有新的咖啡店。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哦。 可是,有時候,這種方法也用不上,比如男朋友三天都沒回我短信了。不論是對方是因為什么重要的事情,這邊都會由一點擔心變成“他是不是煩我了”到“他不愛我了”這樣的生氣。 可以嘗試這樣做:干脆借此機會,徹底擺脫通過回短信的速度來推測愛意的幼稚習慣吧。這樣就不用一整天抱著手機等短信了。 4. 整理煩躁: 一、轉換心情,斬斷煩惱 二、思考煩躁的根源 三、分開考慮“可以解決”和“無法解決”的事項 四、以上方法都無效的話,就要大規模地消除壓力 切記不可以把氣撒在別人或者物品身上,撒在別人身上,對你們的關系是無法彌補的上海,撒在物品上,看著滿地的一片狼藉,會讓你更加自我厭惡。當然開一把抱枕當出氣筒,任意發泄。 樹獺先生:喜歡就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吧,公眾號轉載請簡信。 喜歡就點贊和關注我哦,下一次跟大家分享【孤獨、悲傷、嫉妒】的對策。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