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經》中有二句充滿唯物辯證的名句:“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蓄氣以成真。”這二句名句,實際上是道破了修煉“內丹學”的核心,“煉氣”的關鍵和深邃的理論問題。同時也是對氣功造神派的有力批判。自鄙人拙作《論<黃庭經>中的煉氣思想》發表以后,我收到很多讀者的來信。他們希望我能對“積精蓄氣”作一點破釋,奉獻同道。 鄙人對祖庭魏夫人主編的《黃庭經》當然是略有研究。回憶光月道長向我講授《黃庭經》時,對“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蓄氣以成真”也作過專門的講解。“積精蓄氣”確實寓意很深,一般煉家對這四個字的玄妙內涵很難理解。鄙人根據光月道長的講課回憶筆記,結合自己三十多年的真修實證悟道,對“積精蓄氣”也略有啟悟。考慮略論三方淺見。1.“積精”就是“煉氣”調陰陽;2.“蓄氣”就是“服氣”通經,“胎息”氣化;3.“積精蓄氣”的核心是講氣的能量轉化。現分述如下: “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蓄氣以成真。”這十四個字,要想真正理解必須抓住“積精蓄氣”這四個字,才能綱舉目張。綱舉目張還必須提綱摯“領”。這個“領”就是“積精”二字。《光月道長開示錄》說:“要解積精必須從讀《黃帝內經》開始入手,《內經》講:“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內經》講:“精氣”不能理解為精神之精,更不能理解為生理之精,要深入思考“精氣乃光”這個“光”字,要循藤摸瓜。這個“光”是由“精氣”所產生。“精氣”又從何而來?“精氣”是從調陰陽而來。《金丹四百字序言》講:“以精煉氣”。為此,我們可以下結論了,“積精”就是“煉氣”調陰陽。 《光月道長開示錄》啟迪我們,要進一步理解調“陰陽”的“陰陽”理論深度,《周易》講:“一陰一陽之謂道”。宋朝丹家泥丸真人在《大道歌》中講:“真陰真陽是真道”,七個字講了三個“真”字。呂純陽在《指玄篇》中講:“玄篇種種說陰陽,二字名為萬法王”,講了一個“王”字。《黃庭經》講:“通利華精調陰陽”,講了一個“調”字。古代丹家取得共識是:“不識陰陽莫亂為”。中國道家“內丹學”南宗祖師張伯端著《悟真篇》講:“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光月道長開示錄》講:“《黃庭經》中所講的“積精”,就是“通利華精調陰陽”。《黃庭經》所講的“調陰陽”與《皇帝內經》講的“調陰與陽”是同出一轍。調陰陽氣即是“煉氣”。“煉氣”即是“行氣”。《抱樸子》講:“長生之道在于行氣”。“行氣”即“運氣”,陶弘景在《衛生歌序言》中講:“運氣之術,甚近養生之道。”明朝劉伯溫著《靈誠精義》中講:“宇宙有大關合,氣運為主。”《養生辯類訣》講:“是如,保氣者其要在乎運。......此為蓋世之玄機”。 要解“蓄氣”,《光月道長開示錄》講:“必須從服氣通經,胎息氣化二步功入手。”“第一步解“服氣”通經;第二步解“胎息”氣化。第一,“服氣”通經。《金仙論證》講:“進氣是修道第一步要緊的功夫。”“進氣”,道家也講“服氣”。服氣通經,丹道周天功玄機是一個“通”字,我的創見是“通貫周天”。“服氣”通經是氣行經脈。《黃庭經》講:“皆在內心運天經”。什么叫“天經”?“天經”即是人體任督兩脈。“任督通真路”。人體自頭頂心“百會穴”至腳心“涌泉穴”,這是一條通真“黃道”。丹家施肩吾講:“前對臍門后對腎,中間有個真金鼎。”這個“金鼎”即是“黃庭穴”。“黃庭”即氣穴。《道藏﹒梅華問答》講:“黃庭氣穴也,黃者中央之正色,庭者室中庭,本人身中位,在心之下,腎之上。氣穴是臍輪之門。”要打通人體這條“黃道”,丹家呂純陽講:“三三通”,“三三通”要通“后三”三個關;“前三”三個關,共要通六個關。“后三”是尾閭、夾脊、玉枕;“前三”是泥丸、絳宮、下丹田。古代丹家共識是“前三三,后三三,收拾起,一擔擔。”“前三關”在人胸前,是任脈。任脈是陰脈之海,督脈是陽脈之海,老子《道德經》講:“天門開闔,明白四達”。任督通百脈通。人體“百會穴”稱“天門”,“涌泉穴”稱“地門”。任督一通,人體陰陽氣進行頂天立地大循環,即建成以丹田為中心,人體小宇宙與大宇宙相互攝取能量,溝通信息的同步共振通道。建成這條通道按呂純陽的丹訣講,只是達到“三三通,一半功”。那“后半功”修什么呢?呂純陽又明確地講:“靜致極,……導成胎息。”“胎息”名“內呼吸”,“臍呼吸”。《金丹四百字序》講:“胎息既凝,嬰兒顯相,玄珠成象,太乙含真”。“胎息成,金丹興,懷圣胎,天息升,出陽神”。為此,“蓄氣”必須修成“胎息”,“胎息”是道家煉氣最上乘的功夫。《通玄經》講:“陽氣蓄,而后能旋;陰氣積,而后能化。未有不蓄積而化者。”在修煉道家“內丹學”古代丹家玄機地講鉛汞龍虎等等陰陽虛空玄理,弄得一般修煉者迷茫不解,說白了,修煉丹道周天功,也是十分方便和簡明的,就只有“服氣”通經,“胎息”氣化二步功,也就是《黃庭經》所概括地闡明的:“積精蓄氣”四個字,“積精”與“蓄氣”是辨證的統一。 最后的,應當綜合地講解“積精蓄氣”。“積精蓄氣”輝點在哪里呢?就是道家講開“玄關”是講氣的能量轉化。“胎息”成“天息”升,結金丹、懷圣胎、出陽神。道家“內丹學”南宗祖師張伯端著的《悟真篇》講:“金丹”是人身產的“大藥”,“勸君窮取生身處,返本還源是藥王”。張伯端講的十分明白了,“返本還源”的“源”即是“窮取生身處”,即是開發“靈樞”,啟動人體胚胎機制。《性命雙修秘功序言》講:“人在單細胞的受精卵發育成人的胚胎時期,實是經歷重演著整個生物進化的全過程”。“人身每一個活細胞實際上是都具有人的全息潛藏著人的活力。……而當修煉家通過內功進行人身自我調整、激發人體內在活力,……對營衛人身、防止外邪傷身,促進人體健康向上是會有益的。……宇宙是一天地,人身也一天地”。《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辟證道仙經》講:“開“天門”以采先天氣;閉“地戶”以守胎息。”《泄天機》講:“一成胎息,則直與天地合德”。 “胎息成,陰陽化,萬物生。”不妨舉一個例子說明一下。2002年7月3日早上6時,我在上海建德花園一個小池塘旁練功,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漢,將一盆小黃鱔魚倒入魚池中,他頓即在魚池旁瀟灑地打起太極拳。我好奇地向他發問:“老先生,你放生鱔魚功德無量,不知您這一盆鱔魚中是否雌雄搭配好,否則怎么繁殖啊?”這位老漢看我問得態度誠懇,他也沒有譏笑我盡說外行話。老漢微微一笑地說:“鱔魚都是雌性的,根本無雄性的。”“那鱔魚怎么繁殖后代呢?”“鱔魚生長成熟后,每當深夜11時至1時,是子時陽生時辰,鱔魚肚皮朝天,就相似人煉‘胎息’,即丹田區域‘臍呼吸’。鱔魚繁殖后代,就是天地陰陽氣合,是通過鱔魚自身腹部胚胎機制而完成的。”老先生一席談,真正是勝讀十年書。 呂純陽《敲爻歌》講:“金丹是混合乾坤日月精”,“混合”就應當講是指“化合”,即陰陽氣化所產生的無窮回天之力。陰陽化,萬物長。民國期間有位道家“內丹學”修煉高手,名趙避塵,又名千峰老人。他著作《性命法訣全書》,在這部丹經中,對陰陽氣化生長萬物講得很透徹明白。“汝是春種禾苗子粒,種在地內,迨至天地氣一合,然而禾苗發芽,歷經若干時日,開花結果,此雖是地內生,……實天地真陽之氣化而成。此禾苗無有天上真陽之氣不會生,無有地內真陰之氣不會長。合真陽真陰之氣禾苗才能結果身。結果既有形之物,皆天地陰陽氣化生。……修道也以此煉之,可得真神。用自己真陰真陽,經過火候次序,打鐵不離砧,講道不離身。”《鐘呂傳道集》講:“用陰陽升降之理,使真火真水合二為一,煉成大藥,永鎮丹田”。《太極祭煉內法》講:“一切氣,一切精,一切力,一切脈,一切筋。……皆從此生,言十二經脈,皆丹田生,散而為四肢百賅也”。中國道家煉“內丹”是付出沉重的代價,有很多歷史上有名的丹家默默無聞,將自己的身體進行養生科學實驗,道家在煉外丹中不少丹家丟了性命。煉“內丹”是在煉外丹失敗的基礎上而始創煉“內丹”。英國劍橋大學的著名教授李約瑟博士,他稱中國道家煉“內丹”是“生理煉丹”。清朝著名丹家李涵虛,他確實破天荒地對煉“內丹”即煉“金丹”下了一個新結論:“真靈實體從虛無中胚胎”。在《道論》中說:“細胞是外陰內陽的空間結構”。實際上到清朝以后中國道家修煉“內丹學”,(即煉“金丹”)已有新說。為此我著《中國道家“內丹”修煉學》中講,服氣通經,胎息氣化,始創氣化經脈,啟動胚胎機制,生命再造的內丹學。中國道家修煉“內丹學”煉氣高層功夫“胎息”,啟動人體胚胎機制,丹田成了煉成自身萬能大藥的工廠比外國早幾千年。中國道家修“內丹學”,煉“金丹”我并不是說與當今醫藥工業最新成果“萬能胚胎干細胞”相提并論,但從其治病療效上看有異曲同工之妙。《氣海求真集》講得好:“人體有一個萬能制藥工廠”,我要在這里聲明,這一偉大發現,如果有一天提名評選諾貝爾獎的話,其得主,應該是中國,因為中國這個思想源于兩千多年前的道家”。 《黃庭經》中所講:“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蓄氣以成真”。這個“真”字的真諦,就是通過修煉“內丹學”煉成人身自有“萬能大藥”,而建成以丹田為中心,自動調控中心,自行修復有序生命再造系統,而達到強身祛疾,開慧增智,道德高尚,延年益壽的目的。 黃庭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