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潔瓊:善于用腦身心健,科學鍛煉長壽星 雷潔瓊,1905年生,社會學家,廣東臺山人,曾任大學教授,民進中央主席,北京副市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在參政的女性當中,我國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雷潔瓊不僅年齡最長,而且是集專家、學者和政務于一身的佼佼者。雖說在1998年召開的九屆人大雷老已不再擔任副委員長了,但她仍在關注著國際國內的形勢,關注著她所關心的事情。與其說她是在離職休養,毋寧說她是“離而不休” ! 出乎人們意外,雷老1998年3月九屆人大退下來以后,自己主動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別的,而是在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之際訪問了他的家鄉,先到了淮陰,又到了淮安。對于她,這無異于是圓了一個夢,表達了她對心目中最敬佩的一個人物的深深懷念。 雷老1905年出生在廣州一個前清舉人家庭。如今已是百歲的老人。但雷老還是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談鋒頗健。尤其是她那帶有濃重廣東口音的普通話,激昂有力。 談及自己的身體狀況時,雷老稱:“已作過例常檢查,一切正常。” 身材勻稱的雷老,體重保持在54公斤左右,血壓也幾十年保持穩定。醫生認為,雷老的聽力和60歲的人一樣。她的視力也正常,讀大學時戴了300度的近視鏡,現在還是這個度數。現在只是根據醫生的建議補點維生素,基本不服藥。 雷潔瓊幼時身體并不特別好,瘦弱且多病。正是這個緣故,她在廣州女師上學時就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積極參加鍛煉。不僅積極報名參加學校舉辦的籃球、排球比賽,還學會了騎自行車,加強平時的鍛煉。 現在,雷潔瓊仍保持多年養成的生活規律,每天早晨五點醒來,很準時,但醒后她并不立即起床,而是靠在枕上閱讀文件、報刊,白天參加一些社會活動,一天的活動總是排得滿滿的。 她的飲食習慣也是幾十年一貫制,早餐喜歡喝小米和玉米面粥,午餐只吃一碗面條或米粉,晚餐則吃米飯、炒菜。她不喜歡大油大葷食物,口味清淡,而偏愛新鮮蔬菜。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即使參加宴會,也不多進食,且從不飲酒。雷老說:“老年人過年和青年人不一樣,老年人在這時要和自己的平常一樣,切不可食用較多的油膩葷菜,最好是平時怎么吃就怎么吃,要適當的注意休息,不要因為過年改變自己良好的生活習慣,過了一年又老了一歲自然要比原來更注意才是,絕不可因嘴傷身?!?/SPAN> 幾年前,因為她健康長壽,所以曾有人問她如何養生的。她當時回答了三句話:“不抽煙,不喝酒,不鍛煉?!痹谟行﹫罂l表了她這三句話后,很多人非常驚訝,尤其是第三句。因為雷老很喜歡體育運動,當學生時曾是籃球運動員,后來既游泳,也騎馬,她對體育界老前輩馬約翰教授號召“鍛煉身體,以更好為祖國服務”積極支持;即使在晚年也常常做力所能及的輕微運動。在她三條“養生之道”中,怎么會有“不鍛煉”這條?她明確答復:是外界誤解了。她所說的“不鍛煉”,是針對當時流行的偽科學。她認為科學的體育鍛煉是有益健康的。 在談及她采用什么鍛煉方式時,雷老說:“我現在很少做身體鍛煉,畢竟年紀大了,一點活動也是運動量很輕微。”她沒有條件像有些老人那樣去打拳、練功。然而,她也有彌補的辦法:利用外出視察的機會鍛煉。無論到車間還是到田野,她都步行,時間多在一個小時左右。雷老90歲去承德視察時,曾一口氣登上了外八廟中普陀宗乘之廟的254級臺階,破了原登此廟的最高齡老人85歲的記錄。 雷老那敏捷的思維,如果不是聽她親口所說絕不會相信她已是百歲高齡。雷老說:“動腦也是一種鍛煉,是另一種形式的鍛煉。不能簡單地把鍛煉身體理解為肢體的運動,其實,腦力的鍛煉也是身體鍛煉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雷潔瓊雖已進入百歲的高齡,雖然走路不如以前敏捷,寫字不像過去利索,然而她每天的生活依然那么規律,從不吃補品,也不服用安眠藥,這大概就是她長壽的“秘訣”吧。 [短評] 雷潔瓊與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樣,她有一顆憂國憂民的心,時時關心國家大事。她提出的“不抽煙,不喝酒,不鍛煉”,值得我們仔細品味。不抽煙、不喝酒是大家都知道的健康之道,但所謂的“不鍛煉”是有選擇地適時鍛煉。一個人的個體狀況有差別,因此在選擇鍛煉時要因人而異,才能一概而論。中醫認為:“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行傷筋”。所以,我們中老年在選擇鍛煉時,一定要適可而止,量力而行,反對過勞,以免傷正。只有根據個人的不同年齡、體質、環境等因素,適時鍛煉,方能延年卻病,取得長壽。 |
|